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助動詞“可”“能”“可能”的形成看詞義的演變

        2019-02-10 04:11:34梁清
        現(xiàn)代語文 2019年11期
        關鍵詞:助動詞

        梁清

        摘? 要:作為動詞的“可”“能”和“可能”都可表“許可”義,以這三者發(fā)展為助動詞的過程為例,探討詞義演變的途徑和結果。發(fā)現(xiàn)意義相近或相同的詞,詞義演變的過程以及虛化的結果不一定相同;雙音節(jié)詞的詞義演變不是單個語素意義演變的簡單相加;詞義的演變往往是語法化、主觀化、隱喻、推理、句法位置、句式、語境等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關鍵詞:“可”;“能”;“可能”;助動詞;詞義演變

        詞義演變是詞匯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前人往往關注詞義演變的途徑和機制。蔣紹愚(2016:177)提出七種詞義演變的途徑:引申、擴大和縮小、義位間聚合或組合關系的影響、縮略、語用推理、語法化以及語境吸收,其中引申是演變的重要途徑。具體到某個詞的詞義演變途徑可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幾種途徑共同起作用;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它們詞義演變的途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現(xiàn)代漢語中的“可”“能”“可能”都可用作助動詞,它們都從動詞演變而來,三者在詞義演變的過程和途徑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基于此,本文嘗試從漢語的語言事實出發(fā),以“可”“能”“可能”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它們?nèi)绾螐膭釉~逐漸演變?yōu)橹鷦釉~。同時,結合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從中窺探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其詞義演變的途徑是如何的。下面,我們就對“可”“能”“可能”的演變過程加以描寫和分析。

        一、可

        (一)動詞“可”

        “可”作為動詞在先秦已經(jīng)出現(xiàn),最初義為“許可、肯定”,可以單獨作謂語,也可以帶賓語。例如:

        (1)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涼曰不可,覆背善詈。(《詩經(jīng)·大雅·桑柔》)

        (2)制曰:“可?!保ā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

        (3)庭玉他日或可予斯言,或笑而哀之。(元代劉塤《隱居通議·詩歌一》)

        “可”作為動詞在先秦已經(jīng)出現(xiàn),使用的時期也比較長?,F(xiàn)代漢語說成“許可、同意”。

        (二)助動詞“可”

        “可”的助動詞用法在先秦已經(jīng)出現(xiàn),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表示能夠做某事或發(fā)出某種動作的能力;另一類是表示應該做某事或執(zhí)行某個動作,含有人的主觀認識和判斷。

        1.可1:表示能夠做某事或發(fā)出某種動作的能力。例如:

        (4)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5)人之性,善可變?yōu)閻?,惡可變?yōu)樯?。(漢代王充《論衡·率性》)

        (6)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宋代林逋《宿洞霄宮》詩)

        可1的用法是從動詞可v發(fā)展而來的,當動詞可v帶謂詞性賓語時,可1處于助動詞的位置,意義也有所改變???與動詞可v的區(qū)別在于:動詞可v表示“許可、肯定”,跟在后面的成分可以是體詞性的,也可以是謂詞性的;助動詞可1表示“能夠、可以”,跟在后面的只能是謂詞。動詞可v表示具有“知”的能力,助動詞可1表示具有“行”的能力。

        可1在現(xiàn)代漢語里仍然會說“可”。例如:

        (7)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仿佛可用手去摸觸。(沈從文《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

        2.可2:表示應該做某事或執(zhí)行某個動作,含有人的主觀認識和判斷。例如:

        (8)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史記·陳丞相世家》)

        (9)先帝舊典,未嘗有此,可皆斷絕,以覈真?zhèn)巍#h代蔡邕《陳政事七要》)

        (10)但可敕會取艾,不足自往。(《三國志·魏志·鐘會傳》)

        可2是從可1演變而來,從有能力做某事引申為應該做某事,這是由隱喻引起的推理。當某人具備能力實現(xiàn)某個行為動作時,這是人(S主語)自身能夠做到的;但是具備某種能力,不代表必然去做。在某種條件下,當S主語認為應該利用已有的能力去實施某個動作行為時,可2體現(xiàn)了說話人的認識和判斷,主觀性較強???和可2的區(qū)別在于:可1是主體能夠做某事,可2是主體必須做某事(經(jīng)過說話人的判斷后),可2的主觀性比可1強。

        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不用“可”表示“必須”義。

        綜上,可以看出“可”從動詞發(fā)展為助動詞的脈絡,在詞義的演變過程中,主觀化和語法化都在起作用。它們之間的關系可表示如下:

        可v→可1(能夠、可以)→可2(應該、應當)

        二、能

        (一)動詞“能”

        動詞的“能”(表示“有能力做某事”義)從名詞的“能”(表示“能力、才能”)演變而來?!澳堋庇米髅~,例如:

        (11)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尚書·說命中》)

        (12)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墨子·尚賢上》)

        通過認知的隱喻,從“才能、能力”到“有能力做某事”,名詞的“能”演變?yōu)楸韯幼餍袨榈摹澳堋薄T跐h語詞類轉(zhuǎn)變和詞義演變中,通過引申的方式實現(xiàn)名轉(zhuǎn)動十分常見。

        “能”用作動詞,義為“有能力做某事”,可以單獨作謂語,也可帶賓語。例如:

        (13)維此圣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詩經(jīng)·大雅·桑柔》)

        (14)范宣子謂獻子曰:“鞅乎!……吾朝夕顧焉,以相晉國,且為吾家,今吾觀女也,專則不能,謀則無與也,將若之何?”(《國語·晉語八》)

        (15)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數(shù)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史記·項羽本紀》)

        (16)婦人能蠶桑,家道當不窮。(元代趙孟頫《題耕織圖》詩之十八)

        動詞“能”常用作否定形式“不能”,用在反問句中。

        現(xiàn)代漢語中也用“能”表示有能力做某事,一般不帶賓語。如:“我能,我上!”

        (二) 助動詞“能”

        助動詞“能”在先秦已經(jīng)出現(xiàn),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表示具有發(fā)出某種動作行為的能力;二是表示擅長、善于;三是表示能夠做某事;四是表示某種條件下的邏輯關系;五是表示可能。

        1.能1:表示具有發(fā)出某種動作行為的能力

        它出現(xiàn)的條件是:S=人或生物,V=人或生物生來就能發(fā)出或通過學習后能實現(xiàn)某類行為,V是類指性的。

        能1從動詞能v發(fā)展而來。二者的區(qū)別是:動詞能v表示“有能力做某事”,跟在后面的成分可以是體詞,也可以是謂詞;助動詞能1表示“能夠”,跟在后面的成分只能是謂詞性的。動詞能v表示有“知”的能力,助動詞能1表示有“行”的能力。有時二者很難區(qū)分,但這也是詞義演變的常見現(xiàn)象,因為詞義的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總會存在中間地帶,造成詞義難以截然分開的狀態(tài)。例如:

        (17)乃罪多參在上,乃能責命于天?(《尚書·西伯戡黎》)

        (18)乃元孫不若旦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尚書·金縢》)

        (19)時軍中謠曰:“姚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見賊不能斗,總由曹新婦?!保ㄌ拼鷱堹|《朝野僉載》卷四)

        (20)歲余,兒能食,乃不復至,遂以為己子。(北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三九四)

        如果S=非生物,V=非生物自然能發(fā)出的,也是類指性的,那么,此時的能1助動詞的性質(zhì)會更強些。例如:

        (21)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易經(jīng)·系辭下》)

        蔣紹愚(2007)指出,在《朱子語類》中能1能夠與“會”替換使用,“會”也表示具有發(fā)出某類動作的能力。例如:

        (22)且如乾施物,坤不應,則不能生物。既會生物,便是動。(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六十九)

        能1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會說“能”。

        2.能2:表示擅長、善于

        《玉篇·能部》:“能,工也,善也?!蹦?表“擅長、善于”之義的用法見于先秦。例如:

        (2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24)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禮記·中庸》)

        能2由能1發(fā)展而來。能1表示具有某種能力,能2將這種能力充分發(fā)揮,使之成為專長(即擅長、善于)。在語境中體現(xiàn)為,“能”前面可以有程度副詞“極”“甚”“頗”等。例如:

        (25)曹操用兵,煞有那幸而不敗處,卻極能料。(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六)

        (26)但云,其游程門之久,甚能言程門之事。(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九十七)

        (27)林和靖《贈人》詩云:“馬從同事借,妻怕罷官貧?!鳖H能狀寒廉態(tài)。(宋代黃徹《?溪詩話》卷二)

        與動詞能v相比,能1和能2的動詞性大大減弱,它們后面一般只能跟體詞性成分。這說明動詞能v能夠單獨充當句子的謂語中心,而能1和能2必須結合后面的謂詞性成分才能構成句子的謂語部分。與動詞能v相比,能1和能2的語法功能有所改變,從助動詞的語法意義看,它們都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客觀屬性或能力,不包含人的主觀認識和判斷;從主觀性的角度看,貌似難以將它們歸入助動詞的范疇,但二者確實呈現(xiàn)出與動詞能v的差異性,它們處于從“動詞——助動詞”的過渡階段,或許可以將它們看成助動詞范疇中的非典型成員。

        現(xiàn)代漢語中能2也說“能”。例如:

        (28)你呀!你太能了?。唷秳?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

        3.能3:表示能夠做某事

        它出現(xiàn)的條件是:S=人或生物,V=人或生物發(fā)出某種具體動作,V是非類指性的。

        “類指性”和“非類指性”是能1與能3之間的區(qū)別。那么,什么是“類指性”和“非類指性”?蔣紹愚(2007)用現(xiàn)代漢語的例子做了生動說明。這里我們借鑒其要旨說明二者的區(qū)別。在現(xiàn)代漢語的一般語境中,“開車”是類指性的,通常不是指開某輛車,而是指開所有的車,所以是表示一種能力。“能開車”表示具備“開車”的能力?!伴_門”是非類指性的,通常是開某一扇具體的門,所以不是表示一種能力,而是表示某種具體的動作,“能開門”表示臨時的具體的“開門”的動作。

        如果“能”后面的動詞是類指性的動作,它著重表達動作主體客觀具有發(fā)出這種動作的能力;如果“能”后面的動詞是非類指性的動作,說明這個動作只是臨時的具體的動作,著重表達動作的主體能夠發(fā)出這一動作行為,此刻的“能”就含有說話人的主觀認識和判斷。如“人能笑”是類指性的,表示人具備笑這種能力,這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當說“小張能那樣笑”或“小張真能笑”時,就明顯含有說話人的主觀色彩。當“能”后面的動詞由類指性的擴展為非類指性的時候,我們認為能1演變?yōu)槟?。由于含有主觀性,能3已進入助動詞的范疇。能3表示能夠做某事,例如:

        (29)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史記·淮陰侯列傳》)

        (30)設使有困病垂死,而有能救之得愈者,莫不謂之為宏恩重施矣。(晉代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釋滯》)

        (31)經(jīng)云“南方者火之精也。”雖星星之火,能燒萬頃之田;乃三炁之威,能變百端之火。(明代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一回)

        能3可以與“會”換用,這種“會”表示能夠做某事。例如:

        (32)學者只此兩端,既能博文,又會約禮。(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三十三)

        4.能4:表示某種條件下的邏輯關系

        它的出現(xiàn)條件是:S=非動物,或泛指人們,或某種事情。V/A=出現(xiàn)某種情況或某種變化。當S具備某種條件,V/A就會出現(xiàn)這種結果。例如:

        (33)若有曉諸法所來,其菩薩大士便能分別一切眾生境界本末。(西晉竺法護譯《持人菩薩經(jīng)》卷二)

        (34)若能如是凈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宋代釋延壽《宗鏡錄》卷八十七)

        (35)因彼有大法力故,自然能破除邪網(wǎng)。(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九)

        (36)田夫笑曰:“堂堂男子,不能自資,而問吾求食耶?吾等乃村農(nóng),飽食方能荷鋤,焉有余食及于他人?”(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一回)

        (37)要我開關,非得廬陵王親自前來,方能相信。(清代佚名《狄公案》第五十六回)

        與能4一同出現(xiàn)的有“則、便、自然、方”等;還往往與表示條件的“若能……,則能……”“若……,便能……”“因……,自然能……”等聯(lián)合使用,更突出S在具備某種條件下,V/A就會出現(xiàn)的某種結果。

        能3到能4由隱喻推理形成,我們以例(36)進行說明:說“能荷鋤”,表達某人有能力實現(xiàn)“能荷鋤”這個動作,這個“能”是能3;說“吾等乃村農(nóng),飽食方能荷鋤”,表達在某種條件下才能夠出現(xiàn)“能荷鋤”這個結果行為,“能”是能4。根據(jù)認知推理,既然用“能”表示有能力實現(xiàn),那么有條件實現(xiàn)也可以用“能”,這是從具體的能力遷移到在較為抽象的條件下能夠?qū)崿F(xiàn)的結果,這種推理使得能3演變?yōu)槟?。能3和能4都包含了說話人的主觀認識,但是能3是對某種客觀現(xiàn)實的判斷(即S能夠做某事),能4是對某種邏輯關系的認識(即在某種條件下S能夠出現(xiàn)某種結果),所以能4的主觀化程度高于能3。

        5.能5:表示可能

        它的出現(xiàn)條件是:S=非動物,或泛指人們,或某種事情。S后面可以是V/A,V/A前通常有否定詞“不”“未”等,或有表疑問的“如何”“怎么”等。例如:

        (38)每思物極則反,疑不能久,常欲紀述其事,以為他時談藪。(唐代孫棨《北里志·序》)

        (39)開元二十二年正月,制以籩、豆之薦,或未能備物,宜令禮官學士詳議具奏。(《舊唐書·禮儀志五》)

        (40)輸租償債兩無用,此物如何能養(yǎng)家。(明代余永麟《北窗瑣語》)

        (41)每與人曰:“兒父在時,亦未能有此樂也?!保ㄇ宕阉升g《聊齋志異·陳云棲》)

        (42)李國元說:“師父,你廟中韋馱是泥胎,怎么能偷東西?”(清代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九回)

        能5和能4的區(qū)別在于:能4表示在某種條件下,一般會出現(xiàn)某種情況或結果,有必然性;能5表示在某種條件下,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或結果,有或然性,也就是說能5可以說成“可能”,而能4不能。能5前加“不/未”“如何/怎么”等,也把“出現(xiàn)某種情況或結果”的可能性予以否定;有時語境也提供了表示或然性的證據(jù),如例(39)中的“或”。此時的能5深刻體現(xiàn)說話人的主觀認識和判斷,主觀性最強。所以,能5是助動詞范疇中最典型的成員。

        動詞“能”演變?yōu)橹鷦釉~的過程,如下所示:

        三、可能

        (一)動詞“可能”

        “可”和“能”連用的動詞“可能”,義為“可以做到”,表示可以做到某事、達成某個目標,屬于廣義的[+許可]義。

        通過語料考察發(fā)現(xiàn),在唐代以前,動詞“可能”的用例較少,多數(shù)單獨作謂語,很少帶賓語;而且往往以否定形式“不可能”出現(xiàn)。例如:

        (43)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禮記·中庸》)

        (44)叔孫昭子之不勞,不可能也。(《左傳·昭公五年》)

        (45)養(yǎng)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呂氏春秋·孝行》)

        唐代之后的用例也不多,而且一般不帶賓語。例如:

        (46)每覽史籍,至藺相如降屈于廉頗,輒絕嘆以為不可能也。(唐代房玄齡《晉書·劉毅傳》)

        (47)仲淹語人曰:“上用我至矣,然事有后先,且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能也。”(宋代楊仲良《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三十八)

        (48)胡氏曰:“庶,可能也,而難于富,以誅其財也;富可能也,而難于教,以無其道也?!保ㄋ未鯌搿锻ㄨb地理通釋》卷四)

        (49)今觀此陣,旌旗雜亂,隊伍交錯,刀槍器械無一可能勝吾者,始知前日之言謬也。(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

        基于動詞“可能”的用例有限,且常常獨立作謂語,不帶賓語,我們判斷動詞“可能”演變?yōu)橹鷦釉~“可能”的可能性很小。

        江藍生(1990)指出,唐代“可”作為副詞,表推度詢問語氣;副詞“可副”所接的動詞多是“能”和“是”。我們認為,助動詞“可能”的用法由此而來,下面將進一步分析。

        (二)助動詞“可能”

        “可副+能”義為“能否、會否”,表推度詢問。一般位于動詞之前,與其構成謂語中心。

        唐宋時期,“可副+能”多出現(xiàn)在詩詞中,一般是多動詞句。例如:

        (50)可能更憶相尋夜,雪滿諸峰火一爐。(唐代齊己《聞沈彬赴吳都請辟》詩)

        (51)感此因問天,可能長不雨?(唐代白居易《夏旱》詩)

        (52)可能知我心無定,頻裊花枝拂面啼。(唐代吳融《山禽》詩)

        (53)公曰:“君必神仙,可能下降而共飲乎?”(宋代陳葆光《三洞群仙錄》卷八)

        (54)不知可能收留歸宅,作婢妾使喚否?(宋代洪邁《夷堅支志己》卷二)

        (55)閱人政爾亦多矣,有客可能如此不。(宋代趙蕃《贈王進之》詩)

        “可副+能”的語義逐漸凝固為“能否、會否”,而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動詞前,處于助動詞的位置上,加之多動詞句的句法環(huán)境,可以認為“可副+能”已經(jīng)凝固成詞,我們將其稱為可能1。

        明清時期,可能1大量出現(xiàn),并且往往出現(xiàn)在反問句中,句末有否定詞“否”,語氣詞“么、嗎、乎、呢”等。例如:

        (56)處士笑云:“可能待客否?”(明代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三回)

        (57)因見朝事紛紛,晝夜不安,未得一樂,卿等可能致朕一樂乎?(明代無名氏《英烈傳》第一回)

        (58)你既會文墨,可能當面做詩一首?(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59)但不知二百塊的價錢,可能讓點?(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百回)

        可能1在反問句和句末帶有疑問語氣詞的語境中,推度詢問的意義有減弱的趨勢。一個句子中有多個表示同一語法意義的語法形式,經(jīng)過一段并存時期,根據(jù)語言的經(jīng)濟性原則,終將由省力且顯赫的語法形式來表達該語法意義。在反問句的語境中,疑問語氣詞是表詢問的主要方式,可能1在反問句中表推度詢問的意義逐漸變成表推測的可能2。也就是說,可能2在反問句的語境中逐漸形成。例如:

        (60)你的官廳,可能比我先師的簽押房大。(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十二回)

        從“能否、會否”義的可能1演變?yōu)椤翱赡堋绷x的可能2,是隱喻的語用推理在起作用。如例(56)的“可能待客否”詢問“能不能待客”,“能不能”也表詢問,有肯定與否定兩種可能,具有或然性,體現(xiàn)說話人的主觀估計。這與“或許、也許”不確定義的可能2語義相近相通,容易發(fā)生隱喻的推理;而且“可能”常位于謂詞性成分前,即助動詞的句法位置,為演變?yōu)榭赡?提供了條件??赡?也包含人的主觀性判斷,因此也屬于助動詞的范疇成員。

        現(xiàn)代漢語中“可能”用作助動詞有兩個意義:能否、會否;也許、估計。

        助動詞“可能”的演變路徑,如下所示:

        可副+能→可能1(能否、會否)→可能2(也許、估計)

        四、結語

        通過分析助動詞“可”“能”“可能”的形成,發(fā)現(xiàn)語義相近的詞在詞義演變的過程中,演變的途徑和結果以及引起演變的機制并不相同?;诖?,我們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詞義相同,詞義演變的方向和結果并不完全相同?!翱伞薄澳堋眲釉~義都屬于廣義的[+許可]義,演變的意義起點相同,由于語法化的程度不同,二者虛化的方向不同:1.動詞“可”經(jīng)過一步演變?yōu)橹鷦釉~可1(能夠、可以),在隱喻推理和語境的作用下,進一步演變?yōu)榭?(應該、應當)。2.“能”的語法化程度較高,詞義演變的路徑較為復雜。從動詞“能”到助動詞“能”,分兩個方向發(fā)展出五個助動詞用法:能1(具備某種能力) →能2(擅長、善于);能1→能3(能夠做某事)→能4(某種邏輯關系)→能5(可能),五個“能”的助動詞性質(zhì)體現(xiàn)出層次的差別,越靠近演變的后端,助動詞性質(zhì)越顯著。“可”和“能”二者演變后的詞義也有所區(qū)別:助動詞“可”表“應該、應當”;“能”表“能夠、可能”。

        第二,助動詞“可能”的詞義演變,與“可”“能”的詞義演變不同,也不是二者的簡單相加。助動詞“可能”來自“能否、會否”義的可能1,不是來自動詞義的“可能”,這與“可”“能”不同。

        第三,在“可”“能”“可能”演變?yōu)橹鷦釉~的過程中,有多種因素在起作用:語法化、主觀化、隱喻和推理、語法位置的改變、后面的動詞由類指性變?yōu)榉穷愔感?、疑問句式、否定表達以及語境等都起了作用。就此而言,在運用外來語言學理論探討漢語語法、詞義的演變和發(fā)展時,既要吸收這些理論的精華為我們所用,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研究漢語;也要結合漢語的實際,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發(fā)展理論和創(chuàng)新理論。

        參考文獻:

        [1]董秀芳.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江藍生.疑問副詞“可”探源[J].古漢語研究, 1990,(3).

        [3]劉堅,江藍生等.近代漢語虛詞研究[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4]蔣紹愚.從助動詞“解”“會”“識”的形成看語義的演變[J].漢語學報,2007,(1).

        [5]蔣紹愚.漢語歷史詞匯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6]史金生.語法化的語用機制與漢語虛詞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7.

        [7]王寧,黃易青.詞源意義與詞匯意義論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4).

        [8]朱冠明.情態(tài)動詞“該”的來源——附論“可能”[J].漢語史學報(第六輯),2006(年刊).

        A Study of the Semantic Change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uxiliaries

        “Ke(可)”,“Neng(能)”,“Ke neng(可能)”

        Liang Q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Ke(可)”“neng(能)”and “ke neng(可能)” all have the meaning of “permission”, and have evolved into auxiliaries. However,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meaning and the result of bleaching are different.“Ke(可)” has evolved into auxiliary “should” in two steps; “Neng(能)” has undergone five steps to evolve into an auxiliary with the meaning of possible, from verb to atypical auxiliary, then to typical auxiliary. And the “ke neng(可能)” does not simple add to the meaning of “ke(可)” and “neng(能)”, it's meaning and structure develop reanalysis. The path of the evolution of word meaning isnt single. It is the result of multiple ways such as grammaticalization, context absorption, and pragmatic reasoning.

        Key words:“ke(可)”;“neng(能)”;“ke neng(可能)”;auxiliary;semantic change

        猜你喜歡
        助動詞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助動詞”相關語法知識集錦
        助動詞的用法
        維吾爾語助動詞及其用法
        北方文學(2018年2期)2018-01-27 13:46:55
        語法學堂 助動詞怎么"助"?
        先秦出土文獻助動詞研究綜述
        如何補充反義疑問句小議
        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角度論will和shall的用法
        將來時助動詞語義- 語用界面意義研究
        外語學刊(2011年2期)2011-01-22 03:40:57
        小“do”大用
        亚洲狼人社区av在线观看| 在线麻豆精东9制片厂av影现网 |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欧美人与动zozo| 少妇被粗大猛进进出出| 亚洲精品大全中文字幕| 欧美性猛交xxx嘿人猛交|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久久日韩一区综合| 日韩AV无码乱伦丝袜一区| 国产精品又爽又粗又猛又黄|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杨幂| 国产中文色婷婷久久久精品|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92内射|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一区两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的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日本熟妇中文字幕三级| 今井夏帆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熟女五十路|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语对白黄色| 久久综网色亚洲美女亚洲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加勒比|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美女被躁到高潮嗷嗷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国|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高清视频|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