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紅,黃 潔,程喜榮*
(江蘇省第二中醫(yī)院,1.耳鼻喉科;2.護理部,江蘇 南京 210017)
喉氣管狹窄是各種原因造成的喉氣管軟骨支架畸形,塌陷或缺損,喉氣管黏膜瘢痕形成或黏膜下組織增生導致呼吸困難的一種疾病[1]。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呼吸困難和發(fā)聲障礙,危及生命。據(jù)狹窄的程度、部位、病因及患者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最終解除喉氣管狹窄,為患者建立通暢氣道。選取我科收治的喉氣管狹窄患者3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聲門下狹窄,阻塞面積超過80%。術后實施集束化氣道護理,解除呼吸困難,提高生存質(zhì)量,具有典型的臨床指導意義。
選取2019年5月~6月我科收治的喉氣管狹窄患者3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男性,年齡12~36歲,1例患者為車禍外傷給予氣管切開接呼吸機輔助呼吸,氣管堵管后呼吸困難,不能拔管。電子喉鏡檢查發(fā)現(xiàn)聲門下0.2 cm至氣管切開上方肉芽增生糜爛,頸部CT示環(huán)狀軟骨板骨折伴左側(cè)環(huán)杓關節(jié)脫位可能,行喉氣管瘢痕切除術+氣管成形術+T管植入術。1例患者為車禍外傷致行氣管插管,拔管后呼吸困難,行支氣管鏡檢查發(fā)現(xiàn)聲門下3 cm處氣管狹窄,行球囊擴張術后再次出現(xiàn)胸悶,再次行支氣管鏡球囊擴張術+氣管切開術+T管植入術。另1例患者為火災導致氣道灼傷,氣管切開術后,氣管拔管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并進行性加重,行氣管支架植入術,術后5個月出現(xiàn)呼吸喘鳴,運動后加重,伴胸前隱痛,CT示氣管支架移位至右主支氣管,給予氣管鏡下行球囊擴張術后將氣管支架提至聲門下,3例患者術后呼吸平穩(wěn)。
聲門下氣管狹窄,由于病變部位高,手術難度及風險大,通過有效的護理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集束化護理”是指一組護理干預措施,每個元素都經(jīng)過臨床正式能提高患者結局[2]。
1.2.1呼吸觀察
所有患者床邊備氣管切開包及負壓吸引裝置,給予氧氣吸入,監(jiān)測患者呼吸和血氧飽和度,一旦出現(xiàn)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低于90%,啟動呼吸困難風險預案。支架置入術后,術區(qū)及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可能引起呼吸困難,需加強呼吸情況監(jiān)測。
1.2.2體位護理
術后避免手術傷口牽拉,特別是術中實施瘢痕劃痕減張的患者,術后保持頭低頸前屈位,避免頭部后仰動作。
1.2.3氣道濕化及霧化
由于支架及T管的放置影響氣道纖毛活動,導致支架遠端分泌物的積聚和阻塞。T管支管堵管前,給予持續(xù)氣道濕化和霧化。T管支管堵管后給予霧化吸入4-6次/日。2例患者夜間刺激性嗆咳比白天厲害,晚上睡前給予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刺激性嗆咳明顯減輕。
1.2.4吸痰護理
根據(jù)T管的型號選擇大小合適的吸痰管。成人T管直徑10~12 mm,兒童T管直徑6-8 mm[3]。采用非零負壓,淺吸引方式,減輕氣道水腫和嗆咳。李莉莉[4]等研究顯示非零負壓吸痰可以有效減少吸痰對呼吸道黏膜損傷,降低肺部感染。T管的特殊結構,吸痰時,T管上端和下端都需要吸痰,防止痰痂形成。
1.2.5 T管支管堵管及消毒
全麻清醒后行T管支管堵管,防止T管內(nèi)痰痂形成。T管局部傷口消毒2次/日,痰液或者分泌物污染時,及時消毒。消毒時避免暴力牽拉導管,防止導管斷裂。
1.2.6 飲食護理
術前評估吞咽功能,防止術后出現(xiàn)誤咽。T管上端位置過高,超過杓狀軟骨,會厭不能完全遮蓋聲門,可引起誤咽和嗆咳。本組1例患者T管上端位于聲帶和室?guī)еg,吞咽功能部分受限,指導患者進行點頭樣吞咽功能鍛煉,未出現(xiàn)誤咽。
1.2.7 并發(fā)癥觀察與護理
1.2.7.1 出血
術后12~24小時監(jiān)測患者有無咳出新鮮血液或者傷口持續(xù)滲血,出現(xiàn)以上情況及時通知醫(yī)生有效止血。
1.2.7.2 肉芽增生
T管植入后最常見并發(fā)癥。一般調(diào)整T管位置或更換粗細合適的T管并去除肉芽[1]。本組1例患者T管上端位于聲門下2 mm,術后四天喉鏡檢查發(fā)現(xiàn)T管上段肉芽增生,行肉芽切除術,并將T管上移至聲帶和室?guī)еg,術后一個月復查喉鏡,T管上下端無肉芽增生。
1.2.7.3 支架移位或脫落
當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劇烈咳嗽,氣道異物感時懷疑患者可能出現(xiàn)支架移位??尚行夭縓線檢查。明確診斷后,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劇烈咳嗽和用力排便,擇期手術。支架置入術后要定期進行胸部X線檢查或纖支鏡檢查,觀察支架放置情況。
喉氣管狹窄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焦慮。T管放置3~12個月左右,告知患者及家屬T管帶管期間注意事項,多飲水,防止痰痂形成。避免劇烈活動,防止T管脫位及肉芽增生。一旦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立即至醫(yī)院就診。定期跟蹤隨訪,保證T管安全留置。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提升,呼吸機輔助通氣技術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喉氣管狹窄的發(fā)生率也明顯增加[1]。加強護理人員的氣道評估和護理水平,根據(jù)T管放置位置,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和功能鍛煉,可以有效較少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