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紅梅,郭 峰
(山東青島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多是由患者不良生活、飲食習慣造成,在臨床診療過程中發(fā)現多數患者對該病的風險認識不足,血壓的控制率不高于70%,高血壓如得不到有效醫(yī)治會加速冠心病的發(fā)生,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1]。目前臨床上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降壓治療和介入治療,同時配合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在本文中,筆者選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間收治的8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分析探討常規(guī)護理方法和優(yōu)質護理方法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旨在推動臨床護理質量改善。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間接收的8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用隨機分配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40名),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為(51.0±3.7)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為(53.0±4.2)歲。兩組患者均符合臨床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兩組患者也均同意分組護理治療,同時基本信息無明顯區(qū)別,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實驗組采用優(yōu)質護理方法。即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質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
(1)根據患者個體差異,為患者制定可行的護理方案。要求醫(yī)護人員耐心細致的同患者進行交談,從患者家屬及以往病歷中了解患者病情,通過臨床經驗為患者制定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飲食、鍛煉等一系列護理方案[3]。
(2)為患者講解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發(fā)病原因、臨床治療方法、治療案例、并發(fā)癥情況及注意事項等等,讓病人對該病有一個比較基礎的認識,同時堅定患者治療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
(3)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要保持患者病房的清潔衛(wèi)生,日常注意通風,及時更換被褥,保持適宜的溫濕度,為患者的醫(yī)治和護理盡可能提供良好的條件,舒適的環(huán)境也為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提供了基礎護理保障[4]。
(4)根據患者日常飲食習慣,該改變的改變,該調整的調整,特別是加強對鹽的攝入量的控制,同時要清淡、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蛋白食物為主,每日要保證水果、蔬菜的攝入量,同時讓患者戒煙戒酒。
(5)根據患者體重和身體素質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鍛煉計劃,因患者年齡偏大,以散步、快走、太極等有氧運動為主,運動量要在可控范圍之內,避免運動量過大。
(6)如果有患者出現焦慮等不良情緒,要主動和患者多交流多溝通,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發(fā)生的原因,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讓患者積極的面對生活和治療。
(7)要嚴格監(jiān)督患者的用藥,避免患者亂服藥、隨意更換藥以及所謂的偏方。
(8)患者治療結束出院后要叮囑患者及患者家屬用藥、飲食等事宜,提醒患者定期復診[5]。
記錄分析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和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為我院自行設計的打分表,滿分為100分,得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0分到90分為比較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于對比組、研究組患者臨床相關數據進行對比檢驗,若P<0.05,則表明效果差異顯著。
臨床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明顯低于對照組(1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5%,優(yōu)于對照組87.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人群在逐年增加,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具有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對患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诖?,本文選取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間接收的80例消化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用隨機分配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40名),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實驗組采取優(yōu)質護理方法,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6]。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優(yōu)質護理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更為顯著,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故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