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榮學
實際中衡量社會綜合發(fā)展水平和醫(yī)療結構醫(y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4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進一步降低4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保證兒童健康,本研究將對2013年1月-2017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兒童死亡情況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干預措施,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5 425例,其中包括娩出后有呼吸、心跳、肌肉收縮、臍帶搏動四項生命指標之一的新生兒。納入標準:年齡0~4歲。排除標準:研究期間昏迷者;中途轉院或出院者。其中包括女2 625例,男2 800例;年齡0~4歲,平均(2.2±0.5)歲。家長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
依據《4歲以下兒童死亡檢測方案》標準,針對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0~4歲死亡兒童進行個案調查,并對兒童死亡報告卡進行填寫,統計不同年度兒童死亡率、死亡原因、死因構成。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3-2017年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中,1~4歲兒童死亡率、0~4歲兒童死亡率均明顯降低,不同年份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5年筆者所在醫(yī)院共死亡0~4歲兒童62例,其中23例(37.10%)為嬰兒,32例(51.61%)為新生兒,7例(11.29%)為1~4歲兒童??梢姽P者所在醫(yī)院降低兒童死亡的重點人群為新生兒。
表1 2013年1月-2017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死亡情況
表1(續(xù))
近5年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主要死亡原因為早產及低出生體重、肺炎、先天性心臟病等,但各年構成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一直居于前2位的分別是早產及低體重、肺炎。近5年出生窒息未下降,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明顯上升,意外窒息有所下降,見表2。
表2 2013年1月-2017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死因構成
3.1.1 死亡狀況 2013-2017年,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死亡率逐漸降低,由2013年的1.56%,降低至2017年的0.80%。其中嬰兒死亡率下降至1.14%,符合《兒童發(fā)展綱要2011-2020》的要求。2013-2017年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死亡率逐漸降低,除人民生活改善等因素外,婦幼衛(wèi)生項目工作的實施和推廣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4歲以下死亡兒童中37.10%為嬰兒,51.61%為新生兒。說明筆者所在醫(yī)院在降低4歲以下住院兒童死亡率中,應將新生兒作為關注重點。
3.1.2 死因構成 2013-2017年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死亡主要原因是早產及低出生體重、肺炎等,和發(fā)達省市早產及低出生體重、溺水有一定差異,可能是因為本地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相對落后,民眾醫(yī)療保健意識有待強化,造成當前4歲以下兒童死亡主要原因仍包括肺炎[1]。新生兒死亡主要原因包括早產及低出生體重、肺炎、先天性心臟病、出生窒息,近幾年無顯著改變[2]。
3.1.3 醫(yī)療保健服務 實際中降低兒童死亡的關鍵是,在生病期間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生病期間均獲得有效治療,但部分兒童仍因病情危重而死亡。
3.2.1 降低住院0~4歲兒童死亡的關鍵是采取多種措施 筆者所在醫(yī)院0~4歲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肺炎,實際中應強化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引導孕婦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使其健康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得到有效改善,減少低出生體重或早產的發(fā)生率。當前筆者所在醫(yī)院已經廣泛應用窒息復蘇技術,但仍有很多新生兒因窒息而死亡,是住院0~4歲兒童重要死亡原因,這和復蘇操作不規(guī)范關系密切,所以應當針對產科、兒科醫(yī)生窒息復蘇技術培訓,使其能夠正確運用相應技術,以減少新生兒窒息死亡率。另外,強化婦產科醫(yī)護人員對新生兒、圍生期胎兒的監(jiān)護能力,及時處理宮內缺氧及其他異常,可有效降低新生兒死亡[3-4]。
3.2.2 在醫(yī)療機構廣泛應用兒童疾病綜合管理技術 通過有效應用兒童疾病綜合管理技術,能夠降低減少常見疾病引發(fā)的兒童死亡,其能夠有效評估兒童腹瀉、肺炎等常見疾病,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分類和治療。同時積極開展常見疾病的診治和健康教育,科學實施喂養(yǎng)指導,提升合理用藥水平等,可能是疾病臨床治療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可明顯減少4歲以下兒童死亡[5-7]。
3.2.3 降低出生缺陷,減少兒童死亡 實際中應當積極開展優(yōu)生優(yōu)育宣傳,強化婚前保健,對葉酸投服進行普及,開展產前診斷和篩查,推廣新生兒疾病篩查和遺傳病診斷,以有效減少先天異常兒童出生,進而降低因此引起的兒童死亡[8-10]。
3.2.4 強化宣傳,減少意外 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0~4歲兒童死亡原因包括交通意外、意外窒息等,所以為減少非疾病原因造成的兒童死亡,應當積極開展兒童監(jiān)護人的安全教育,使其強化對兒童安全的認識,并能夠在發(fā)生溺水等危險后進行有效救治,以有效降低意外事件造成的死亡[11-14]。
4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衡量社會發(fā)展水平和醫(y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實際中需采取多方面措施,強化兒童疾病管理水平,降低出生缺陷,積極進行兒童安全宣傳,提升醫(yī)療機構和社會民眾對兒童健康和安全的認識,保障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