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樂民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對于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情感教育融入語文教學過程中去,在這一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便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實施中具有的意義
1.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
就小學生來講,他們的年齡都比較小,所以他們會以極大的好奇心去面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內心也充滿著對知識的渴望,并想要對周邊的事物進行積極的探索,但是小學生沒有過多地接觸社會,認知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參與實踐的程度較淺,不能進行有效的自我控制,這樣一來,便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課堂中去,使得學生的情感發(fā)展能夠受到老師積極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逐漸加強自身的自控能力。除此之外,小學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從而讓小學生的情感世界變得更為豐富。當前情況下,學校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2.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小學生的情操
情感教育具有陶冶小學生情操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語文教材所包含的情感因素,通過其引導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情感體驗,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由于小學生在心理與心智方面的不成熟,使得他們對于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由此教師需要在語文的教學中,增加情感教育的內容,從而促進小學生主動思考。
3. 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
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情感世界都是非常簡單的,沒有過多的想法。面對現(xiàn)在這個信息化的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會對小學生的思想造成嚴重的沖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小學生本身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對學生施加情感教育,使得學生的心靈能夠得到有效進化,使得小學生從小就能夠樹立起正確、積極的思想觀念,不僅如此,小學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比如,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起課堂中的空余時間,讓學生聽一些優(yōu)美的詩歌朗誦,使學生在這樣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情境
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情境是落實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情感體驗比較膚淺,并且非常不穩(wěn)定,很容易動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從語文教材的文本出發(fā),開發(fā)其中的情感因素,有效地借助多媒體來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促進良好教學氛圍的產(chǎn)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有睿智的目光,從課文內容中尋找動情點,能夠有技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與課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相融和碰撞,從而達到情感共鳴??偠灾?,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情境,能夠更好的調動小學生情感以及形象思維,有利于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2.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只是一味的關注語文知識點和解題模式的傳播,從而影響了小學生開放思維的建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落實情感教育,不僅要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精神,使其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比如競爭與合作的教學方式適用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有利于引導小學生建立團結、合作、競爭的意識。在語文課堂中組織的競爭合作活動,讓學生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與各個小組開展競爭,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力,促進學生深入討論語文課本知識,使小學生獲得合作與競爭體驗,從而形成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
3.豐富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情感教育,能夠營造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一方面,教師要積極發(fā)現(xiàn)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教育內容,并根據(jù)此內容的教育點選擇合理的課外內容,從而選擇符合小學生情感發(fā)展需求的內容,促進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落實。比如,在講解《理想的風箏》這一課時,“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拐,還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边@一句情感教育價值較大。教師可以從主人公的“堅強,勇敢”入手選擇課外故事,豐富教學資源,落實情感教育;另一方面,教師要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讓學生融入到一個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中,使其自主做自己感情的主體,從而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挖掘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因素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情感因素類型有很多,比如親情、友情、愛國之情、民族感情,以及對偉人的贊揚等,這些情感因素對小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深入透徹的挖掘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古詩、詩歌的情感,找出其中所蘊含的深層次內涵及其教育意義,并在其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從而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規(guī)范與計劃,使課本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從而更好的促進小學生智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交流。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不僅符合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還能夠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的了解文章內容。構建教學情境、挖掘情感因素等方式都能夠促進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