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 要】 文章闡述了思想政治“金課”的內涵,分析了影響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效果的制約因素,提出了打造思想政治“金課”,提升學生獲得感的主要路徑。要采取中班教學模式,精準滴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實行專題教學,多個教師共同完成授課任務;探索“對分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深度參與;加強師資配備與培訓。
【關鍵詞】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金課”;獲得感;路徑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金課”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就明確了思想政治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戰(zhàn)略地位,也為辦好思想政治課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是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效果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獲得感的多與寡是課堂教學效果的試金石,把思想政治課打造成“金課”是提升大學生獲得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什么是思想政治“金課”呢?教育部2018年8月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中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yè)挑戰(zhàn)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所謂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就是高質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具體內容包涵三個方面,即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中學到了理論、價值觀的教育、方法論的掌握。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是每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
二、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效果的制約因素
1、大班額教學,忽視了學生需求的個體差異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必須要開設的課程,這涉及到“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性問題。目前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五門課程組成,專科學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形勢與政策課。在本??圃盒?,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除了形勢與政策課作為限選修課,其余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是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中國第一大課的說法毫不夸張,有多少大學生就有多少人要必修思想政治理論課。這與專業(yè)課有很大的不同,專業(yè)必修課只局限于某個特定專業(yè)的學生。就全國范圍來講,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小班教學的是鳳毛麟角。絕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是大班教學,幾個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合班上課,甚至是不同院系的學生在一個大班里上課,專業(yè)課又分散成各個專業(yè)上課。有的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是在階梯教室里完成授課的,三百人在一個教室上思想政治課的狀況不是沒有。這么多人在教室里大水漫灌式上課,在學校層面完成了授課任務,但是上課效果會大打折扣。
2、一個授課教師在一個班從頭到尾一貫式教學,形式單調
思想政治理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就拿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來說,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內政國防外交、治黨治國治軍等,這么多領域,一個教師如果從頭講到尾,想把每一部分都講好,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畢竟每個人精通的領域是有限的,結果往往是每一部分的內容都能做基本的講解,而不能做深入透徹的講解,講解的常識性的內容學生都知道,造成課程的吸引力有限,教學效果不好。
3、“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缺乏吸引力
理論灌輸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還是“滿堂灌”式的理論灌輸,這是學生不太容易接受的?!?0后”即將成為在校大學生的主力軍,他們是在網(wǎng)絡信息化浸潤之下成長起來的,其思維方式、行為特征、話語特點、信息接受方式已經(jīng)與“90后”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在小學上課的第一天就接觸到了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的理論傳播的方式不能對信息的接收有更多的刺激?!?0后”大學生一個重要的行為特征就是自我表達,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居于絕對的支配地位,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很少有表達的機會,不能深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一個純粹被“灌輸”的對象。在接受“灌輸”的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灌輸者”都能夠“灌輸”的生動有趣,有很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了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煞費苦心而效果欠佳,往往是“人到了,心沒有到”。
4、師資力量不強
很多高校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配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一些本科院校建設一流馬克思主義學院,為辦好思想政治課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但是仍然有些高校由于各種原因,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配備上還有欠缺。專任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數(shù)量不足,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因此在校內或校外聘請了數(shù)量不少的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專業(yè)背景復雜,有不少兼職教師的專業(yè)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毫無關系。專職思想政治課教師想把思想政治課上好就非常困難,沒有專業(yè)背景的兼職教師走上講臺講思想政治課總的來說與專職教師還是有很大差距。
三、打造思想政治“金課”,提升學生獲得感的主要路徑
1、中班教學,精準滴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要
就目前各高校的實際狀況,實施小班教學還不現(xiàn)實,實施中班教學有較大可能,即授課班級人數(shù)控制在100人以下。“推行中班教學,班級規(guī)模原則上不超過100人。推廣中班上課、小班研學討論的教學模式”,是《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17年本)》中提出的明確要求。即使是中班教學也會對大部分高校的師資是一個挑戰(zhàn)。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不做出一番努力和不加大投入是很難起到成效的。
2、實行專題教學,多個教師共同完成授課任務
一個教師按照章、節(jié)、目從頭到尾的一貫式授課的改變,是打造思想政治“金課”的必然要求。專題化教學實現(xiàn)了把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是對教材內容的重組,把相關的內容和重復的內容整合成一個專題。教師對這個專題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成為這個小領域的專家,既有深度又熟練,把教材官方語言變成口頭語言,把晦澀難懂的理論深入淺出地講解透徹,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內容淺入深出成理論,既能夠把理論用生活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又能夠把生活事例理論化表達,避免死板的強勢灌輸。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在2019年6月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專題教學指南》將教材內容分成二十四個專題,任課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專業(yè)背景,選取自己熟知的幾個專題,幾個教師搭幫在幾個班巡回上課,共同完成幾個班的授課任務。教研室在分課和排課表上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讓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流動起來。
3、探索“對分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深度參與
課堂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用好這個主渠道、主陣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對分課堂”教學法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已經(jīng)在一些大學課堂和中小學課堂應用。對分課堂的核心要義是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把持著課堂,搞“一言堂”,讓老師精講留白,課堂上教師講解占一半時間,留一半時間讓學生參與討論、分享學習所得。這種教學方法符合“00后”的注重表達自我的需求,學生能夠主動深入?yún)⑴c課堂教學,而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僅是一個學習者,同時也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學習成果的分享者。教師變成了課堂組織的主體,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學,低頭族就不存在了,抬頭率問題自然能夠得到解決。
4、加強師資配備與培訓
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17年本)要求,“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設置專職教師崗位,加快配齊建強專職教師隊伍”,這為高校配齊堅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供了政策依據(jù)。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不能夠按照1:350的比例配齊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隊伍的高校并不在少數(shù),聘請兼職教師輔助完成教學任務的選擇。加強對思想政治課專兼職教師的專業(yè)培訓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工作。國家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培訓出臺了很多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財力,效果顯著。教育部在今年4月份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yǎng)規(guī)劃(2019—2023年)》,制定了詳細的培訓途徑和具體措施,有四大部分,一是專題理論輪訓,二是示范培訓計劃,三是項目資助計劃,四是宣傳推廣計劃。需要進一步按照這一規(guī)劃,不斷提升師資水平。
【參考文獻】
[1] 侯長林.論應用型本科高校課堂教學的研究性[J].銅仁學院學報,2019.01.
【作者簡介】
陳 濤(1974—)男,漢族,河南新縣人,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