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悅明
摘要:“加強…力度”是典型的詞組搭配不當。這一不當搭配已成為主流句式之一,病句已發(fā)育成語病,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力度只能用大小而不能用強弱表述,正確的搭配應當是“加大…力度”。語病污染了漢語言環(huán)境,危害當代、遺害后世。要正本清源,增強責任意識,樹立正確語言觀,從我做起,敬畏漢語,遵循語法規(guī)則,還漢語言一片藍天。
關鍵詞:“加強…力度”;高級語病;詞組搭配;漢語言環(huán)境;正本清源
一、應當重視的高級語病
當前,“加強…力度”的表述句式,在各類媒體、官方文件乃至社區(qū)通知中,是使用頻次最高的詞組搭配,已成為主流句式之一。人們在司空見慣的使用和接受著,卻渾然不覺這組搭配居然是明顯的語病。說它是高級語病,是因為推出和使用這一語病的不是知識低端人群,而是高級知識分子、文字工作者。
此類表述如:加強教育力度、加強管理力度、加強打擊力度、加強對特殊群體的保護力度等等。俯拾皆是,舉不勝舉。
既然它已經(jīng)是廣為使用傳播的一種句式,那么就遠遠超出了單純病句的范疇,發(fā)育成了語病,我們就得以語病來看待它了。這么明顯的語病,充斥于主流媒體、管理階層,不能不讓人詫異,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語病的病癥所在
我們知道,通常說的力度就是指用力的大小,即開展某項工作所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及精力的大小,可以加大或減小,卻不能加強或減弱?!岸取边@個字太有魅力,任何一種存在,只要與它組合,就限定了衡量表述的詞組只能是大小高低快慢等等,與強弱不再搭界。比如高度、速度、溫度、濕度、強度、硬度、光潔度、精細度乃至難度、舒適度、滿意度等等。
因而,“加強…力度”是典型的詞組搭配不當。正確地搭配應當是“加大…力度”。
三、語病泛濫的原因
求新求大,語不驚人死不休,為填新詞強說愁,刻意歸納提煉結果是弄巧成拙。比如:為了營造所謂對偶、對仗、排比的語境,或是堆砌幾個整齊劃一的句陣,或是拼湊“幾個加強”等等,就硬生生把不該“加強”的“力度”強行捆綁在一起。
寫稿的制造語病,審稿的不加深究草草放行,讀稿的讀多了讀慣了也就想當然地接受了,覺得這句子就應該是這樣,于是也就這么說這么寫,于是這語病就堂而皇之的進入了大雅之堂。
四、語病泛濫的危害
語病暢行,污染了漢語言環(huán)境,影響整個民族的語言素養(yǎng),一旦這樣的語病被“約定俗成”了,那么這語言畸形便被固化下來,其結果是中國人不會說中國話了,危害當代、遺害后世,應當徹底糾正。
五、正本清源,還漢語言一片藍天
正本清源,清除語病,保護漢語言環(huán)境,還漢語言一片藍天,是全民當為必為之要務。而首當其沖的是文字工作者。
1、增強責任意識。文字工作者要虛心學習,努力加強漢語基礎知識修養(yǎng),為讀者做出表率,為讀者負責。
2、樹立正確的語言觀。文字工作者要以通俗為美、達意為旨,摒棄新詞崇拜、大詞崇拜,杜絕生硬拼湊,去除刻意堆砌。
3、從我做起,清除病語。清除語病,人人有責。專家權威、公眾人物的語言,要對全民負責,對維護漢語言環(huán)境負責;每個中國公民都要從我做起,敬畏漢語,遵循語法規(guī)則,規(guī)范使用漢語,拒絕語病。
結束語:
“加強…力度”已成為時下最大的高級語病,污染了漢語言環(huán)境,危害嚴重,應當徹底糾正。只要人人從我做起,正本清源,就一定能夠還漢語言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