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鑫 蘇丹
(佳木斯大學)
文化是一個國家經過多年的熏陶,反映社會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語言則是思想的具體表達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語言和文化兩者是不可分割的。通過語言,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以及社會傳統(tǒng)上的差距。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我們學習外語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在不同文化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所以只有掌握了語言中包含的文化,才能幫助有意出國的同學走出國門,實現跨文化交流。我國雖然在韓語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不管是師資實力問題還是教學方法上仍然有不完善的環(huán)節(jié),這些都對韓語教學產生了一定的阻礙。所以,下面就對韓語教學中文化滲透進行詳盡的分析,并指出了韓語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最后也提出了相應的方法加以解決,希望對韓語教學有所幫助。
我國與韓國兩國之間關系較為密切,與國之間的交流也在蓬勃發(fā)展。因此很多學校順應代發(fā)展要求,開展了韓語課堂,一些服務業(yè)中只有韓語人才精通的語言在我國也讓學生們涉及。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的韓語文化課程中只有是通過相關的講解粗略地了解文化知識,讓同學們學習,這就忽視了文化在實際應用方面的一些問題。還有一部分教師在韓語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教授韓語單詞、詞形、語法、課文等,這樣的方法跟學生最初學習英語時很像,這種“注入式”的教學不容易激發(fā)學生對韓語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浪費了現有的教學資源。學習外語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們領悟和掌握語言系統(tǒng)的正確用法及在社會實際中的語言應用能力,在韓語教學中,教師一旦忽視了文化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際關系等教育,就會使學生們只是記住了韓語,并不了解韓語所表達的真正目的、真正用意,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們正確的在社會中使用韓語,達不到學習的真正目的。另外,還有一些教師認為應該將寶貴的課堂時間用于學習韓語語法規(guī)則和句型講解上,而對韓國的文化、傳統(tǒng)的習俗講解都是次要的,這就導致了學生因為不了解韓國文化背景和文化實際使用情況,使學生們在進行韓語交流的時候不自然地將母語的使用習慣帶入到韓語文化語境中,從而造成了很多的笑話。脫離了韓國的語言文化,比如,連韓國的國歌都不知道,甚至沒有聽過一些韓國地方有趣的故事,不懂得韓國有哪些料理是受人們所歡迎的,這樣的學習會讓學生張不開口,說不出正確的韓語。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沒有達到教學的目的,反而阻礙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引起了不少誤會和誤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穿插一些體現韓語文化的內容,使學生能夠靈活掌握不同文化語境下韓語的表達涵義,讓課堂真正的發(fā)揮它的作用。
韓語教學主要是為了使學生韓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國與韓國都屬于東方文化的文化圈,都受到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然相比于歐美等國家,中韓兩國的在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禮儀習俗等方面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畢竟兩國的語言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在一些生活習慣、習俗、信仰、思想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我國和韓國的距離雖然相隔不遠,在文化上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在韓語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文化歷史教育給學生們普及韓語的文化底蘊,包括韓國的歷史、韓國地理、韓國的風土習慣和生活方式,同時可以加一些文學作品,行為規(guī)范等內容。如果教師在韓語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讓學生們了解到韓國文化,就會導致學生們在韓語交際中出現一些誤會,所以學語言離不開語言本身的文化學習。
教師要確保教給學生的韓語是正確的,跟學生們用韓語交流。讓學生們在生活實際中得到韓語的鍛煉,同時教師要設立不同的情景,對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還要讓學生們了解韓國不同的職業(yè)所用的職業(yè)用語,這樣才能讓學生充分的明白韓語中所表達的內容,想要傳達的信息。為了實現在進行韓語交流時溝通無障礙的目的,需要對韓國的文化進行一定的了解,對對方提出的意圖進行明確的合理的解釋,這樣才能夠設身處地的想為什么要這樣說,所以語言教學中穿插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韓語教學中,由于缺少一些外語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場景受到結構主義的影響在韓語教學時也進行語言知識教育,韓國文化不是太了解,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學生們在學習韓語時不能輕松地掌握韓語知識,也不能進行合理的運用語言文化,因此,在韓語教學中必須加強文化的滲透,這對提高韓語教學效率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韓國、韓文化認知。
1.加強韓語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
教師先要加強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教師不僅要傳遞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這就需要教師本身具備優(yōu)秀的文化素養(yǎng),還要具備其他國家的文化修養(yǎng),為了能夠讓學生們進行有效的韓語語言學習,要豐富其它方面的文化底蘊,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不斷地加強文化素質涵養(yǎng),還要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要在韓國語言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文化教育的滲透,不僅要讓同學們學習日常用語,成語,諺語,詞語等內容進行學習還要讓同學們對韓國國家政治文化、經濟。歷史文化、地理文化,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進行一定的了解。使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電視網絡等手段,讓學生們對韓國的文化背景進行一定的了解。
2.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
韓語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結合教材講解,再積極地拓展其他文化內容,教材是幫助學生們學習韓國文化知識的一些工具,這些教材經過編輯,已經達到了學生們學習韓語文化的基礎,在教材中通常涉及廣泛的內容,包括文化經濟、教育、科技發(fā)展,等等。都有比較多的篇幅去介紹韓國的文化背景,這就加入了一些韓國的文化,課本中所提供的文化材料具有生動鮮明的特點,讓同學們可以對韓國的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師在教授韓國內容時,一定要結合課本,結合材料,這樣學生們可以更好的學習韓國文化。
文化教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要學習外語,不僅僅要學習外國的語言,還要學習外國的知識,韓語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文化知識的教育,加強韓語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們對韓語文化交流的能力,對學生學習韓語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就要求我們教師從自我做起,認真研究韓語知識韓國文化滲透到課堂中。認真研究外語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形勢,與時俱進,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多方面總結出自己教學特有的教學方法,形成自我教學特色,有效的滲透文化教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韓語學習,提高學生們在日常交際中韓語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