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小留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菏澤 274006)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歸屬于內分泌系統(tǒng),該病具有病程周期長、治療困難、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等特點;并且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和飲食結構的不斷轉變,導致該病發(fā)病率明顯增加,現已成為威脅全社會的基礎性嚴重疾病。準確診治糖尿病至關重要,可明顯改善患者預后并提高起生存質量。眾所周知,臨床主要通過監(jiān)測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標來判斷糖尿病,但臨床研究發(fā)現:臨床指標檢測水平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實際診斷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隨著我國臨床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檢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深入研究,發(fā)現糖化血紅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可以較為直觀的反映機體糖代謝情況[1]?;诖?,本文旨在研究臨床診斷糖尿病時應用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的價值,特選取我院90例人員展開此次研究,先做報道。
抽選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內我院接收的45例糖尿病患者設置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段內我院體檢的健康人員45例設置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n=45):男/女(25:20),年齡48-75歲,平均(61.55±10.23)歲;觀察組(n=45):男/女(22:23),年齡48-76歲,平均(61.77±10.47)歲。對比分析90例研究人員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觀察組45例患者均符合WHO對糖尿病制定的相關標準。②病歷資料齊全者。③所有患者均對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并經過本院倫理組委會上會研究并批準。
排除標準:①心臟、肝臟、腎臟存在重大疾病或嚴重衰竭者;②精神疾病、認知障礙、溝通障礙、語言障礙較嚴重者。③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免疫功能異常者。④機體呈應激狀態(tài)者。⑤近期內接受過降糖類藥物治療者。
90例人員均實施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檢測。第二天清晨8:00空腹狀態(tài)下,各抽取2份靜脈血液(3 mL),一份做抗凝處理,另一份不做;而后指導患者口服75g葡萄糖,于2 h后再采1次血;其中做抗凝處理的血標本用來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空腹血糖 FBG、餐后2 h血糖2 hPG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糖化血清蛋白使免疫抑制比濁法;上述所有均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做分析[2]。
(1)對比分析兩組血清C肽檢、空腹、餐后2 h血糖檢測結果。
(2)對比分析兩組空腹、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清C肽檢測結果。
觀察組(n=45):空腹血糖(12.36±2.22)mmol/L,空腹血清C肽(1.47±0.45)μg/L,餐后2 h血糖(19.52±4.55)mmol/L,餐后2 h血清C肽(4.66±0.66)μg/L;對照組(n=45):空腹血糖(4.23±1.22)mmol/L,空腹血清C肽(0.55±0.36)μg/L,餐后2 h血糖(6.56±1.22)mmol/L,餐后2 h血清C肽(2.22±0.55)μg/L;經對比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水平均較對照組高,上述數據對比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 異,P<0.05;t=21.5297、10.7093、18.4554、19.0519。
觀察組(n=45):糖化血紅蛋白(12.56±2.25)%,空腹血清C肽(1.44±0.45)μg/L,餐后2 h血清C肽(4.26±0.85)μg/L。對 照 組(n=45):糖化血紅蛋白(4.55±1.36)%,空腹血清C肽(0.85±0.22)μg/L,餐后2h血清C肽(2.11±0.45)μg/L。經對比,觀察組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指標關系呈呈正相關;上述數據對比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t=20.4378、7.9014、14.9959。
由于現階段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逐步轉變,導致糖尿病的那個慢性基礎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攀升趨勢。糖尿病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病理特征較為顯著(血糖呈慢性改變,機體缺乏胰島素,水電解質、糖、蛋白質、脂肪紊亂),并且隨病情發(fā)展后期還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因此盡早診斷治療較為重要[3]。目前臨床診斷糖尿病主要通過檢測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等方式進行,該項措施操作簡單、便于判斷,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陷;其中空腹血糖指標主要反映患者即刻葡萄糖水平,并且容易受機體干擾,從而導致無法準確判定病情。所以目前臨床已將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作為檢驗糖尿病最常用的診斷指標。其中血清C肽作為胰島素B細胞的分泌物,受蛋白酶分解的影響從而產生血清C肽,以“等分子數”的形式進入機體血液內,可較好的反映機體胰島β細胞功能是否正常[4-5]。糖化血紅蛋白屬于血液內紅細胞與葡萄糖結合產物,其中血紅蛋白內糖基化部分可較好的反映機體近期內血糖狀況。大量臨床研究證實:糖化血紅蛋白可直觀的反映機體血糖狀況,并且受個體生物差異影響較小,短暫性的生活方式改變對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干擾性小,所以被廣泛應用與糖尿病監(jiān)察中[6]。有規(guī)律的對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可幫助醫(yī)護人員診斷疾病并評估治療療效。同時多個時間點內監(jiān)測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可明顯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在臨床診斷糖尿病時應用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效果顯著,準確率較高,臨床應用價值較廣,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