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應該努力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做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人。以誠相待、以誠感人、以誠引人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備手段。
關鍵詞:學生;成長;知心人
1 案例事件
2017年11月24日,我忽然接到所帶班級的一位班委反饋,班上的張三同學已收拾全部行李,并且已經離開學校,說要退學回家,而此時已是下午六點多。一說X同學,我的腦海里立馬回憶起該生的基本情況:本地人,父母離異,父親對其從未理會,來學校讀書完全是母親一手操辦,但其對所學專業(yè)十分反感,曾多次在宿舍表達不想繼續(xù)在所學專業(yè)繼續(xù)深造的意思。收到反饋的第一時間聯系該生時發(fā)現電話已經關機,而家長也反饋并沒有見到學生回家,經深入了解,該生此次擅自離校出走導火線是向母親提出退學申請遭到反對并且與其母發(fā)生爭執(zhí)后一氣之下離校出走。經過輔導員、家長以及多方的輾轉努力,終于在當晚的十點多在張三的朋友家見到了其本人。經過輔導員與學生家長的耐心勸導,該生最終放棄退學的念頭,繼續(xù)留在學校學習。為此,該生家長十分感激,送來一面錦旗,上書“園丁勵志栽桃李,伯樂成心育英才”,以此感謝輔導員對其子在校期間出現厭學情緒以及離校離家出走的行為及時進行干預,避免了由此引發(fā)的系列問題。
2 具體措施
2.1 迅速展開調查,了解事件真相
由于事情緊急,為了更好掌握張三同學的情況,第一時間我馬上與張三同學所在宿舍的班干部聯系,了解他近期的一些異常舉動。從學生那里了解到,張三同學近期比較沉默,對宿舍同學組織的活動也很少參與,基本上一有時間不是在玩手機就是在玩網絡電腦游戲。對專業(yè)很不感興趣,上專業(yè)課的時候永遠都是坐在最后一排,有時候還在課堂上睡覺,對專業(y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要么不交,要么就是抄襲宿舍同學的。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張三同學對專業(yè)知識一竅不通,加上經常被專業(yè)課老師批評,因此時常流露出退學的念頭,但迫于母親的壓力,只能在學校呆著。直到實在待不下去,在一次與其母親的電話中終于發(fā)生的激烈的爭吵,并離校出走。在了解情況后,我馬上與張三同學的母親聯系,將其子離校出走的情況向其反饋,并詢問是否了解其去向。張三同學的母親在聽到其子離校出走后,十分緊張,央求輔導員發(fā)動學生幫其一起尋找。
2.2 及時進行干預,防止意外事件發(fā)生
經過多方查找,得知張三同學有可能在其朋友家中,在與其母親聯系后,分別找張三同學的相關朋友詢問他的去向。通過不懈努力,于當晚十點多鐘將該生找到。找到該生后,我立即電話聯系其母親,要求她到約定的地方會面,同時與其達成協(xié)議,見到張三同學后,不能一味責備他,將具體事宜交予我來協(xié)調。然而,一聽說母親要過來,張三同學的情緒立即變得十分激動。我深知,如不能在其母親到來之前取得他的信任,那么這件事情恐怕會越鬧越大。在我耐心勸說下,張三同學的情緒有所緩解。在談話中,張三同學多次流露出其母親管教非常嚴,尤其在與其父親離婚后,更是如此。甚至每天穿什么,做什么事情,包括高考填報志愿、選擇大學都他母親一手操辦,從來不征求他的意見。從得到的信息綜合起來可以確定,這屬于典型的逆反性心理現象。談話到后面,張三同學一再因為其離校出走的事情對我表示歉意,同時也十分感謝我對他的關心。在取得張三同學的最初信任后,我把其母親為什么對其嚴格要求的原因分成幾類與張三同學進行了交流,談話中我發(fā)現張三同學并不是抗拒其母親對他的嚴格要求,而是抗拒母親永遠把他當成小孩子來看待。在等待近一個小時后,張三同學的母親終于騎著電車趕了過來。此時會面現場靜悄悄的,母子二人誰都沒有開口說話,我知道雙方都在找臺階下,只是不知道如何開口。于是,我決定單獨與張三同學的母親交流,將與張三同學談話中得到的信息告訴她,并要求她不能當面再批評張三同學,待雙方的情緒都緩解下來后再好好談談。之后,我又回到張三同學身邊,做其思想工作,讓其自覺向母親道歉,再詳談學業(yè)的問題。隨后張三同學走到其母親身邊,并準備向他的母親道歉。但是出乎我和張三同學意料的是,其母親竟然主動向張三同學先道歉了,聽到母親道歉的瞬間張三同學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一個勁的流眼淚,直到此時,我一直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他們母子進行了比較順利、溫情的交流后,張三同意暫時與母親一同回家詳談學業(yè)去留問題。鑒于張三同學的特殊情況,我當場向直屬領導申請批準張三同學3天假,讓他回家與家里人深入交流、考慮清楚后再返校上課。
2.3 真誠關懷,妥善解決問題
在張三同學返校前,我每天都會打電話向其母親了解他的情況,每次電話里張三同學的母親對我都十分感激,說我挽救了她和她兒子。在張三同學返校后,我約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談話中,作為輔導員的我對他擅自離校及平時的一些表現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又對其能及時改正錯誤進行了表揚,并鼓勵和引導他正確面對學業(yè)困難的問題。
我深知,鑒于張三同學目前的表現,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該生很有可能會再次萌生退學的念頭或者出現降級,甚至不能畢業(yè)的情況。我與家長就如何幫助張三同學轉變學習態(tài)度和提高學習效率進行了協(xié)商,一致認為只要用心引導和不斷的鼓勵,該生還是有希望順利畢業(yè)的,但前提是必須要改掉上課不認、下課玩手機、玩游戲的不良行為。作為輔導員,我深知要讓一個學生少玩或者不玩手機和網絡游戲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我與張三同學做了一個約定,即他每天必須堅持去教室上課,按要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后允許他玩一個小時的網絡游戲。之后,我請張三同學所在宿舍的宿舍長幫我關注他是否按照約定去執(zhí)行,同時請舍友共同幫助他改掉一些壞習慣。據宿舍長匯報一開始張三同學還能堅持,但是一段時間后張三同學就放棄了原來的約定,原因是專業(yè)課程學不會,難度太大,而手機及網絡游戲的誘惑一直在,所以干脆繼續(xù)沉迷到網絡游戲的世界里。在了解他的表現后,我及時與張三同學再次進行談話,對于批評他表示會盡量改正,并承諾不會再出現類似的情況。經過不斷努力,張三同學的學習成績穩(wěn)定提升,每學期的期末考試都能考及格。其母親在得知張三同學的巨大改變后,特地送來一面錦旗,上書“園丁勵志栽桃李,伯樂成心育英才”,感激學校對其子的細心、耐心教育。
3 案例反思與工作建議
3.1 因材施教,不帶“有色”眼鏡
輔導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堅持不能放棄每一個學生。學生由于個體情況不同,因此在學習生活中會出現一些差異,有表現十分優(yōu)秀的,有表現一般般的,有表現很槽糕的,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尤其對心理異?;蛘邌斡H、離異家庭的學生更要以心換心,并且要做好絕對的尊重和保密工作,將日常的教育工作做扎實、做到學生的心坎里。
3.2 以誠相待,對得起學生和家長的信任
對問題的引導要講究策略。每一個學生都可能會有思想偏激的時候,對這樣的學生一定要與之建立充分的信任感,盡量與家長構建暢通的交流渠道,重視與家長的交流,取得家長的信任,發(fā)揮家長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讓學生與家長相信輔導員是真正為他們著想的。因此在與這部分學生的交流當中要注意方式方法,給他們以應有的尊重,對于自己的承諾一定要做到,絕對不能食言。
3.3 持之以恒,以誠化人
做學生思想引導工作要有耐心。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缺乏自信,自控能力不足但自尊心又極強,對周圍人的評價非常敏感。因此在做這一部分同學的思想工作時會出現不斷反復的情況,有時甚至會出現倒退的現象,這就需要輔導員不僅要恩威并施而且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做學生知心朋友,真心實意為學生著想。真正扎實做好學生的點燈人,在學生成長成才的道路上為學生點亮自信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作者簡介
李雙芝(1988-),女,廣西貴港市人,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