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真,韋慶,唐毓宜
(廣西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ê喎Q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臨床上常見疾病,隨著檢查技術(shù)的不斷提升,對并發(fā)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確診率也明顯增加,但在臨床上仍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情況,為了提高對COPD合并PE的診斷正確率,提高診療質(zhì)量,救治患者生命,本文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COPD并發(fā)PE患者116例,并篩選30例漏診或誤診的病例進行原因分析。
所有病例均來源于本院呼吸內(nèi)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116例,并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為首診入院,入院時未診斷合并有PE,但經(jīng)對癥治療后,結(jié)合病情進展并全面輔助檢查,補充合并有PE者30例,即漏診或誤診的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為1:0.57,男性多于女性,年齡為51-83歲,平均(65.9±3.8)歲。合并下列基礎(chǔ)?。焊哐獕翰?例、高脂血癥5例,冠心病及糖尿病各4例、胸腔積液5例;單純以AECOPD為基礎(chǔ)者未合其他疾病病者6例。
(1)確診的116例AECOPD合并PE的患者中,AECOPD的診斷依據(jù)參照中華醫(yī)學(xué)會呼吸分會制定的關(guān)于COPD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1]。(2)對于入院時接診醫(yī)生初診未查出PE合并者,經(jīng)結(jié)合輔助檢查分析或上級醫(yī)生查房完善檢查后補充診斷為PE,為漏診或(和)誤診。(3)所有的漏診或誤診30例患者均在24h內(nèi)給予及時確診和救治,病情得到控制,癥狀也有不同程度的緩解。
該組30例中,呼吸困難加重16例,咯血5例,胸痛8例,暈厥1例,同時合并三種癥狀(呼吸困難、胸痛、咯血)5例。查體:有17例呼吸>24次/min,心率>100次/min;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5例,6例出現(xiàn)發(fā)紺并肺部可聞及濕啰音,4例出現(xiàn)雙下肢水腫。
胸部CT示:18例肺紋理增粗、紊亂,3例心影增大并右下肺動脈增寬,4例膈肌提高,4例單側(cè)胸腔積液。心電圖檢查示:竇性心動過速16例,肺性P波8例,右束支傳導(dǎo)阻滯6例,非特異性ST-T波改變3例,室性期前收縮1例,呈典型SIQ ⅡT Ⅲ改變1例;血氣分析:Pa02≤60 mmHg20例,Pa0261-79 mmHg6例,Pa02正常4例;心肌酶異常增高28例;D-二聚體陽性23例。
入院后均首診為AECOPD,經(jīng)一系列措施治療后,疾病情況并沒有改善,懷疑有PE的可能,行肺動脈增強掃描、對血清D-二聚體進行再次檢測,確診為AECOPD合并PE;確診后19例予尿激酶溶栓及肝素、華法令抗凝治療;另外11例只予肝素、華法令抗凝治療,在治療2周后,患者臨床癥狀、血氣分析及其他生化檢查指標(biāo)均明顯改善。
COPD患者因長期慢性缺氧使肺毛細血管內(nèi)皮受到損傷,紅細胞凝集致血液高凝,也可是心肺功能差、活動減少、靜脈回流慢,導(dǎo)致PE發(fā)生。褚曉波[2]對由于AECOPD死亡的40例患者尸體解剖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存在肺細小動脈原發(fā)性血栓形成的病例占89.8%,然而在生前有很低的確診率。盡管PE臨床表現(xiàn)無特異性,但是患者大都存在呼吸困難、心悸等癥狀,年輕患者中胸痛癥狀比較常見,多因此在心內(nèi)科就診,排除冠心病后,對患者進行PE檢查即可確診。所以在對年輕患者進行診治時,醫(yī)生要考慮是否有PE的可能。老年患者中,常見的癥狀為呼吸困難,其具有較少的臨床體征,給接診醫(yī)師的診斷造成一定的困難。所以如果其血氣分析結(jié)果提示缺氧且伴有輕度CO2分壓降低,則需警惕PE的可能。
(1)實驗室檢查:①血氣分析:為篩查PE的方法,可呈現(xiàn)低氧血癥、低碳酸血癥及P(A-a)O2增大;②D-二聚體[3]:在PE特別是肺血栓栓塞癥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92 %-99 %),但是有比較低的特異性,如果檢測值<500 ug/L,基本上可以將急性肺血栓排除;③DNA測定法:在對血漿DNA濃度進行測定時,采用免疫電泳計數(shù)法,有82 %的敏感性,85 %的特異性,在PE發(fā)生后1-2 d就呈現(xiàn)出陽性,有8-10 d的持續(xù)時間。
(2)心電圖檢查:PE多呈一過性的心電圖改變,常為V1-V4導(dǎo)聯(lián)T波及ST段抬高,電軸右偏、肺型P波異常等,一些患者可出現(xiàn)典型的SⅠQⅢTⅢ,急性PE心電圖的改變程度往往和臨床癥狀缺乏一致性,對于這一點要尤其注意。以往有人將PE心電圖改變稱為“雙刃劍”,用得恰當(dāng)則對診斷有利,用法不當(dāng)很容易出現(xiàn)誤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
(3)影像學(xué)檢查:①胸部X線片:該項檢查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低,典型的會出現(xiàn)區(qū)域性肺血管紋理稀疏、纖細,肺透明度增加,沒有受到累及的部分可呈現(xiàn)紋理增粗,若大范圍受到累及,則可出現(xiàn)肺動脈高壓征象。②肺動脈增強CT掃描:作為目前對PE診斷最安全、快速且具有較高敏感性的影像檢查手段,不僅能夠?qū)Ψ窝軤顩r明確顯示,而且能夠明確顯示出其他肺部病變,可作為疑似PE者首選的檢查項目,其特異性達96%,敏感性達94%,對主干、葉、段肺血管血栓敏感,對肺段以下的血管栓塞則敏感度不高。③肺動脈造影:此種檢查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分別達到94%和96%,被認為是對PE進行診斷的“金標(biāo)準(zhǔn)”,因其是有創(chuàng)性檢查,因而僅用于高度懷疑的病例診斷[4-7]。④超聲心動圖:PE的超聲心動圖特征有右心室擴大、右心室比左心室增寬,近端肺動脈擴張增大、三尖瓣反流、右心室流出道湍流、下腔靜脈增寬等,上述征象并不能作為PE的最終診斷,只起到很大的提示作用。
PE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輕者癥狀僅勞累后氣短,重者則有呼吸困難、暈厥、休克甚至突然猝死。其發(fā)病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以55-65歲多見,多數(shù)情況下PE發(fā)生有高危因素并存。在本組病例中,合并有兩種以上高危因素5例。因此在接診時以呼吸困難為主訴,合并胸痛、暈厥,特別是有不對稱雙下肢水腫者,且不能用心、肺等其他病癥解釋者應(yīng)考慮PE的可能,一旦懷疑PE,應(yīng)果斷選擇診斷程序進行相關(guān)檢查[8,9]。通過對30例漏診或誤診病例的臨床分析,筆者認為,減少誤診或者漏診首先要提高對PE的認識,其次要了解PE的臨床表現(xiàn)如下肢無力、靜脈曲張、不對稱性下肢水腫、原有疾病突然加重、外傷后呼吸困難、胸痛、咯血、暈厥等;不能解釋的休克、低熱、血沉增快、黃疸、紫紺等;懷疑心衰但強心治療效果不佳,胸片或CT片有圓形或楔型陰影,肺掃描有血流灌注缺損及原因不明的肺動脈高壓及右心室肥大等,都應(yīng)考慮PE,盡量減少漏診或誤診,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殘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