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一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問題,同時也困擾著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計算能力是學習理科科目的基礎,除數(shù)學外,物理、化學這兩門學科中也有非常復雜的計算考查,計算能力有欠缺,肯定會影響理化的學習。
關鍵詞:數(shù)學;計算能力;計算考查
筆者在18年的教學生涯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眼高手低,懶得計算,每一次考試,總是說時間不夠用,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計算能力較差,嚴重拖延速度。中考中的數(shù)學題涉及有計算的約90分左右,只有考查定義的題目、作圖題、幾何壓軸題中不需要計算,其他題目都需要計算,而且最后幾道題目往往是復雜的計算。所以,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用心琢磨研究,加強學生的計算練習,是我們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中之重。
一、 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
數(shù)學中沒有粗心一說,只有會與不會。在讓學生自我分析錯題原因時,比較常犯的錯誤有“題目看錯抄錯”“書寫潦草,寫得模棱兩可”。如:把加法看成減法,符號漏根,16抄成61等等,分析原因,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實則粗心就是知識掌握不到位,讀題能力和運算能力亟須提高。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
二、 怎樣提高計算能力
(一) 巧改原題,變中取勝
作為教師,應該課下功夫用足,備教材,備學生。尤其注意學生在計算中常犯的錯誤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課堂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多出一些學生常犯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
(二) 活頁檢測,當堂批改
過去我們用作業(yè)本,先布置好作業(yè)學生課下完成,然后由組長收取交給課代表,課代表再交到辦公室,教師批完后再由課代表發(fā)下去,下一節(jié)數(shù)學課教師指導改正。這種做法學生學習效率先不必說,每次都有一部分學生交不上,有的完成了沒交,有的直接不做,再有下節(jié)課講評,效率大大降低了。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總結出經驗,現(xiàn)在也在本校推廣,就是脫離作業(yè)本,用活頁紙,當堂達標測試,教師邊巡視邊找典型批改,批不完成的學生間互批,當堂完成講評,下課后統(tǒng)一收取,教師再檢查學生作業(yè)。這樣,學生的計算錯誤被當堂指出,并及時用紅筆改到活頁紙上,效果顯著。
(三) 良好習慣,在于培養(yǎng)
1. 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
每次的作業(yè)或測驗后的試卷分析中,我要求學生做下面兩件事:統(tǒng)計由于計算錯誤而失的分數(shù)和找出錯誤所在并分析錯誤原因。通過統(tǒng)計及對出錯原因的分析,讓學生發(fā)現(xiàn)哪些計算題是由于馬虎、字跡潦草、不檢驗、不化簡等一些不良習慣造成的。例如一道考驗計算能力的期末考題:
學生應努力做到慢審題,快做題。功夫用在平時,在練習中總結經驗,如看清運算法則,理清先后順序,盡量演草筆算,爭取準確率。
2. 錯題需要整理。
每個學期,我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厚的筆記本,每周至少整理5道錯題,尤其是因計算失誤導致做錯的題目。學生考完單元測試,總是說這里沒看清,那里算錯了數(shù),但每考一次就錯一次,原因很簡單,就是不重視計算帶來的錯誤,這很重要。越小的問題越要整理,計算失誤的原因總結到錯題筆記上,等每次大考來臨時,讀一讀,可以避免很多失誤。教師布置的錯題筆記千萬要定時收取,否則,不檢查就等于沒布置,一般一周我檢查一次,全批,同時也加重了數(shù)學教師的負擔,但對于學生來說,這真是一個提高計算能力的好方法。
(四) 課堂競爭,提高興趣
當講到代數(shù)計算課時,一堂好課就是讓學生進行大量練習計算,教師切忌講得過多,占用大量時間,這是對學生有害的。為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我通常搞一些小的數(shù)學活動,那就是計算比賽,課堂限時練,制造緊張感,并適時進行語言及物質獎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競賽活動中,一定重點關注那些掌握較差的學生,對他們及時指導鼓勵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也可以寒暑假中每天布置5道計算題,讓家長把孩子完成的題目發(fā)到班級群中。數(shù)學教師要從各種學生出過錯的題目中挑選,每天堅持,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總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數(shù)學教師的用心付出,認真?zhèn)湔n,上好每一堂課是前提,緊張而有活力,學生喜歡上你的課,能感受到你的用心,那我覺得你的數(shù)學課就肯定很棒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高更不在話下。
作者簡介:
顧東升,山東省日照市,日照市北京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