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職業(yè)教育中的學生管理工作受到教育部門的廣泛關注。職業(yè)院校的學生作為特殊的受教育群體,其思想、性格、行為方式等都有著自身的特點,對五年制高職學生進行溝通和教育的問題一直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學生;溝通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9-002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17
眾所周知,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因考試失利、家長指責、內心自責、教師批評而極度缺乏自信,且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控能力較差,甚至部分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已經“習慣”了家長和教師的批評教育,極度厭惡家長和教師的大道理。有的學生還會拒絕與家長和教師溝通,這無疑給職業(yè)教育增加了難度。本文針對以上問題,談談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溝通與教育。
一、通過日常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性格特點
五年制高職學生,初中畢業(yè)就離開父母,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系列的難題,班主任教師要主動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并給出合理的建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同時,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言談舉止入手,多方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真摯的情感,用心的觀察,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并正確引導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逐漸擺脫與教師交流時的抵觸心理,從而減少與學生溝通時的阻力。
二、調整與學生溝通時的出發(fā)點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方式應該結合職業(yè)院校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教師應該調整與學生談話時的出發(fā)點,不要將自己置于學生“對立”的位置。從言語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在與其交流,與其一起尋找解決問題、改正錯誤的方法,而不是在向其“興師問罪”。與此同時,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的觀點,讓學生能夠以放松的心態(tài)面對教師,更愿意向教師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要給予學生解釋的機會
當學生犯錯的時候,多數(shù)教師會選擇私下與學生談話。教師與學生的談話,不僅僅是對學生施以說教,更多的是從學生的語言中增加對學生的了解。因此,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不要直奔主題,將大道理擺出,評價其行為,而應先給學生解釋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否則學生會因為教師的言行瞬間修筑起一道“心靈防線”,從而使談話陷入僵局。
學會傾聽是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的基礎,優(yōu)先給予學生解釋的機會,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事情的原委,充分表示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解釋來調整自身的情緒,發(fā)泄自身的不滿,從而減輕對談話的抵觸情緒。
四、借助信息化手段與學生溝通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微信、QQ等通訊工具的普及,師生之間的溝通也突破了傳統(tǒng)的面對面交流的局限。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通知日常教學、班級管理信息。許多學生不喜歡與教師當面交流,喜歡借助信息化聊天工具向教師表達自身的想法,甚至可以通過“悄悄話”匿名發(fā)送信息給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因此,為保證師生之間順暢的溝通交流,教師要盡可能地及時回復學生的信息,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關懷。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化聊天工具主動與學生交流,既可以避免學生因與老師面對面交談而產生緊張情緒,又方便教師隨時隨地與學生聯(lián)系,從字里行間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
五、選擇合適的時機與地點面對面溝通與教育
面對面溝通是師生之間最基本的溝通方式之一,班主任除了經常與班干部溝通,還會經常對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進行溝通與教育。與后者的溝通尤其需要選準時機。職業(yè)院校中一些性格叛逆的學生對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式”“說理式”教育早已習慣,甚至有些學生索性練就了“屏蔽信號的本領”,根本不把老師的教育放在心上。因此,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對職業(yè)院校學生進行面對面教育,盡可能避開學生情緒焦躁的時候,且多從行為、言語中為學生考慮,這樣的面對面溝通與教育,往往會事半功倍。
不僅如此,溝通地點的選擇也直接影響到與學生的溝通效果。職業(yè)院校的學生本身多注重技能操作,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難免會犯錯。但是學生的自尊心較強,如果在公眾場合被指出錯誤,即便是學生認識到自己錯了,也會因為丟失了面子而抵觸老師的教育。所以,教師應盡量避免在公眾場合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最好是課后將學生叫到辦公室,心平氣和地與學生面對面地溝通,不要張揚,以免引起其他學生的圍觀。
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地點面對面溝通與教育,一方面,有助于教育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職業(yè)教育的特殊背景,提出了通過日常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性格特點、調整與學生溝通時的出發(fā)點、要給予學生解釋的機會、借助信息化手段與學生溝通以及選擇合適的時機與地點面對面溝通與教育五點具體建議,與大家分享,為職業(yè)教育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楊珺玨.中職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藝術與溝通技巧闡述[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9).
[2]王文波.試析中職班主任與學生溝通藝術[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5(12).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胡佳睿(1990.7— ),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