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冰可,謝國強,薛中立,黃群,張亞林,雷凱,王斌強,張西嶺*
(1.江西省九江農業(yè)科學院,江西 九江 332101; 2.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棉花研究所,江西 安陽 455000)
為了驗證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1]在九江地區(qū)的適應性,示范和推廣雜種優(yōu)勢強、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抗逆的標準化雜交棉品種,2017年在九江農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進行了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比較試驗,通過集成新品種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為其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支撐。
試驗在九江農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九江市柴桑區(qū)馬回嶺鎮(zhèn)劉家村進行,試驗田土壤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油菜。
供試棉花品種共5個:中棉所55、中棉所63、中棉所66、中棉所71、贛雜棉11號。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種子由中棉種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贛雜棉11號從種子企業(yè)授權的九江市種子門店購買。
試驗以品種為處理,以贛雜棉11號為對照(CK)。小區(qū)面積85 m2,采取隨機區(qū)組設計,重復3次,每小區(qū)種植6行。
試驗于4月28日直播,播前每667 m2條施復合肥(含N、P2O5、K2O 48%)20 kg做底肥,7月15日每667 m2追施復合肥30 kg、尿素15 kg做花鈴肥。分別于6月20日和7月18日進行整枝,8月15日打頂,化學除草2次,病蟲防治12次,化學調控1次。
在棉花苗期,5月份天氣晴好,出苗整齊,長勢較好;蕾花期,6—8月雨水增多,尤其是6月底7月初的連續(xù)暴雨,對棉花生長影響較大,棉株倒伏嚴重;吐絮期,9月份陰天居多,棉株整體長勢較好,棉花產量與正常年份基本持平。
由表1看出,株高中棉所55最高,為126.5 cm,中棉所63最矮,為120.9 cm;果枝數(shù)以中棉所66最多,為20.4臺,中棉所71最少,為18.3臺;單株成鈴數(shù)中棉所55最多,為27.9個,中棉所63最少,為19.9個;單鈴重以中棉所66最重,為6.74 g,其次是中棉所55的6.70 g,中棉所63最輕,為6.31 g;衣分以中棉所55最高,為44.86%,贛雜棉11號最低,為42.13%,其余3個中棉所品種均在42.5%以上。
表1 4個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農藝形狀表現(xiàn)
由表2可以看出,全生育期以中棉所55、贛雜棉11號最長,均為135 d,中棉所66較短,為132 d,均屬中早熟品種。由表3可以看出,中棉所4個品種出苗整齊,苗期生長勢強;中棉所55、中棉所71在花蕾期、吐絮期生長穩(wěn)健,果枝亦舒展發(fā)達,其余品種長勢較好,但整齊度一般。
表2 4個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生育期表現(xiàn)
表3 4個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各個生育期 長勢表現(xiàn)
注:生長勢、整齊度用 1、2、3、4、5 表示,分別代表差、較差、一般、較好、好。
由表4可以看出,中棉所55籽棉、皮棉折合667 m2產量最高,分別達到232.4、104.3 kg,比對照贛雜棉11分別增產14.7%和22.1%;中棉所63位居第2,分別為206.3、89.1 kg,比對照贛雜棉11號分別增產1.8%和4.3%;其余中棉所品種與對照品種差別不明顯。
表4 4個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豐產性表現(xiàn)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中棉所55籽棉、皮棉產量最高,生長勢、結鈴性、吐絮、豐產性、適應性等方面均表現(xiàn)優(yōu)異,可在在九江地區(qū)大力推廣種植。此結果僅為1 a試驗數(shù)據(jù),還有待進一步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