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棠
摘 要:作為一個古老的文化,中國的漢字歷史博大精深。無論是其輝煌的歷史價值還是其廣泛的世界交際價值,均對整個世界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與助力。無論是詩詞歌賦的華麗絕倫、還是當代文學的悠遠綿長,都可以稱之為是中華一絕。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而言,漢字學習能力更是決定了每一名小學生在未來發(fā)展過程中,對于各種學科學習、研究的能力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漢字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能力水平不僅對于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習能力提升以及學習效率挖掘均起到了現(xiàn)實意義,其囊括的漢字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為學生未來邁向更高學府提供了基礎保障。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小學生漢字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展開探析,希望本文的發(fā)表能夠為廣大同行業(yè)從業(yè)教師帶來更多的幫助。
一、小學漢字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作為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古老、最富生命力的文字,漢字不僅經過了多年的演變形成了現(xiàn)階段的簡化字展現(xiàn)與應用??梢哉f漢字作為華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與代碼,肩負著傳承與記錄的巨大責任。與其他國度的文字相比,漢字所蘊含的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引導下,幾乎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通過對漢字的字形、字義、字音等方面來了解到一部文化史,可以說漢字教學不僅是小學階段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重點,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育的起點之一。只有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漢字學習能力,才能夠對整個的華夏歷史傳承和教學質量提升提供重要保障與支撐。
二、提升小學生漢字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對漢字文化的認知水平
在小學階段的漢字文化認知與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的態(tài)度至關重要。必須要求每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都能夠通過多元化、多角度的漢字教學引導,來鼓勵學生們從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中掙脫出來,通過對漢字的外在形態(tài)、內在含義展開細細研讀,以此來對其內在的文化底蘊進行深入了解。這就需要小學階段的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做起、通過對漢字文化韻味的品味和挖掘,來整理成適合學生實際需求與發(fā)展的內容,通過對漢字的趣味解讀來讓每一名小學生都感受到中國漢字文化的源遠流長,同時也能夠在音、形、義等角度來展開解析,更為直接的對中國漢字文化有所掌握,將漢字的學習作為一項有趣的活動來進行。
(二)將漢字規(guī)律與日常生活與教學緊密相連
很多小學生會錯誤的認為,漢字與日常生活的關聯(lián)度并不大。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與數(shù)字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很多學生受到舶來文化的影響頗為重要,在他們尚不成熟的世界觀眾會覺得對外來文化有著比對中國漢字文化更為深厚的喜愛。在這種環(huán)境下,每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妨通過對日常生活、日常教學實踐的引導,讓學生們對外來文化與中國漢字文化,透過規(guī)律的角度來進行認知上的粘合,最終實現(xiàn)既定的漢字學習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對一系列高頻詞語展開分析和研究,通過對漢字的構詞、造字以及使用規(guī)律進行深入剖析,以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來鼓勵學生突破傳統(tǒng)思想的舒服、降低整體的漢字學習難度。由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漢字教學均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過程中,也要站在實際應用的角度來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去接觸漢字、去了解漢字。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而言,教師可以通過鼓勵他們對街邊的招牌、網(wǎng)絡廣告、校內簡報甚至對零食包裝上的漢字進行認知和閱讀,以此來實現(xiàn)生活中認知漢字、漢字中了解生活。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引導下,每一名學生都會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漢字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目標推進。
(三)在漢字學習過程融入人文歷史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漢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與漢字教學相關的歷史文化故事以及文化傳說,通過引導學生在領會華夏文明深遠與廣博的同時,產生一種對傳統(tǒng)文明的認知感和共鳴感。例如在對低年級的學生講解“天”、“地”這兩個字的適合,教師不妨可以通過引入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傳說,來引導學生們明白“天”是對于自然界諸如星辰、日月、雷電以及風雨等現(xiàn)象的歸集,同時“天”從字面上也展現(xiàn)了“人”能夠在“天地”間“頂天立地”的堅守,來創(chuàng)造各種文明。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引導下,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在提升個人漢字學習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對漢字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以此來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通過多媒體教學提升漢字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在這個數(shù)字化進步的時代,小學階段的漢字學習能力培養(yǎng)更是要強調對多媒體教學的引用。特別是對于一些復雜的漢字而言,教師更是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幫助下,來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漢子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進行多音字識別的過程中教師不妨通過設計相關的“找朋友”的游戲,來讓學生們通過對多音字的辨別,來實現(xiàn)多音字的組詞。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環(huán)境來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時刻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教學進度來不斷修正教學計劃,以此來實現(xiàn)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除此以外,小學階段的漢字學習能力提升也要從對其展開客觀的評價入手,對于很多小學語文課堂而言由于缺少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導致了很多學生和學生家長將漢字的系統(tǒng)學習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在這種環(huán)境中,教師則是應當充當起構建評價機構的啟明星,通過對學生漢字掌握水平、掌握質量的評測來強化漢字的人文性教學,最終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提升打造成一種長遠、系統(tǒng)的工作來抓。
三、總結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漢字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離不開每一名教師與學生的密切配合,通過強調對漢字文化學習興趣的深度挖掘,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質量。在新機遇、新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必須要以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來響應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在強化學生與教師漢字文化意識的同時,積極提高小學生對于漢字運用和掌握的水平,為其后續(xù)的發(fā)展和未來邁向更高學府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宋振芳.探究有效提高小學生漢字識記能力的教學對策[J].中華少年,2017(5).
[2]謝靜薇.圖化漢字,簡化識字——淺談提高一年級學生漢字識記率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6(16):25-27.
[3]馬曉宇.識字方法指導,提升識字量的內驅力——淺談提升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量的方法[J].新課程(下),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