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王官集鎮(zhèn)九城村小學 王道同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仍然大量采用傳統(tǒng)傳輸式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輸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估算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見的能力,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而傳輸式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思維相對被動,且學生沒有估算意識,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更多生活實踐案例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常見的事物景象讓學生展開估算,例如教學樓的高度、教室地板磚有多少塊、一斤雞蛋有多少個。讓學生首先根據個人思維習慣,對這些具體的數量單位進行預估,隨后教師再采用實際測量的方式驗證學生的估算準確性。這樣可以擴展學生估算意識中所需要的單位數量關系和不同事物的基本性質,使學生對數量關系有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估算意識本身是學生邏輯思維的一種體現,并不是要求學生隨機想象出一個數字,而數學教學主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估算意識與教師的教學內容息息相關,教師要通過教學內容將數學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再利用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發(fā)掘與估算相關的例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根據題目條件進行估值計算。隨后在學生估算完成后,教師可適當地將生活中常見的估算方法穿插到課堂教學中,并為學生講解,以實現學生主觀思維上對數字的敏感性,培養(yǎng)學生數感,提高其量化能力。
小學生對外界環(huán)境的敏感程度更高,教師可以設置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而面對小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敏感程度不高,但是卻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活經驗的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建立生物化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細致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行為特點和愛好,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從而根據不同學生特點來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情景。其次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用教學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估算興趣。再次,學生的估算能力并不是教師通過教學就可以有效提高的,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估算機會和自我發(fā)揮空間,讓學生進行多次估算練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成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的教學目標。
在數學教學中,估算意識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能力,教師要在小學教學中對學生的估算意識進行培養(yǎng),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手法不斷提升學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小學數學的綜合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