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思源實驗學校 李沛怡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當中,語文被稱為三大主科之一,是最為基礎的學科,也是最重要的學科。小學語文的學習內(nèi)容非常簡單,在教材中加入許多富有情感教育意義的課文,為的是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富有感情色彩的學習內(nèi)容是語文這個科目的特點之一,這一點和其它學科是有不同的,作者的表達的真實感情是可以透過文字表達感受得到。大部分小學生無法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因為一般的小學生認知水平較低,人生才剛起步,閱歷不夠,學生因為還小,對這個世界非常好奇,想要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教師要在漫長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進行培養(yǎng),因為情感教育的效果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需要長期去影響,還有注意的一點,小學生情感世界相當單純,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從而避免產(chǎn)生負面的效果。
小學生很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吸引,只有把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才能夠順利推進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在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思考,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育當中,可以利用課堂短視頻輔助教學的方式,去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短視頻有直觀,新奇的特點,順應時代,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這點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認知。
小學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營造有趣的有特點的課堂氣氛,這樣才能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
1.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們的距離,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例如,在進行《烏鴉喝水》教學時,教師可以模仿小烏鴉的聲音講述一段小故事,增強學生的代入感。詼諧幽默的語言,在課堂上可以很快地調(diào)動小學生的感情。
2.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就要組織多樣化的語文學習活動。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分組表演,比賽和朗讀,例如,在進行《烏鴉喝水》《少年閏土》《背影》《父親的菜園》等教學中,學生學習理解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段式朗讀和表演,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讓學生再次加強對課文情感的感受,增強課堂的情感互動,就要在語文課堂上營造妙趣橫生的課堂氛圍。
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在哪里,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只有引起教師與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才能夠想到各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切身融入語文知識的教學情境,最終才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傳遞給學生,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所以,從這點出發(fā),教師最應該選擇合適的情感教學切入點,不要盲目,在語文課本知識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及感興趣的地方,把自己的對課本的理解,和作者的共鳴,傳遞出去,這樣課堂的內(nèi)容才能豐滿起來,才能為以后實施感情教育打好基礎。例如,在教學《精衛(wèi)填?!芬徽n時,教師可以選擇教學切入點,這就要利用到學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神話故事還有人物的向往。學生有了對英雄人物及神秘傳說的向往之情,才可以激發(fā)增強學生課堂學習情感體驗。
溝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人類情感的流露,小學生還處在情感塑造期,語文學科的內(nèi)容優(yōu)勢利于教師塑造學生的情感意識,利于學生的情感教育的加強,利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學習語文,這樣增進了師生的感情,又提升了學生的情感教育,最終把學生引導成為三觀正,思想健康,情感豐富的人,為他們以后成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