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繆
(麗水學院 民族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葛藤語箋》是日本江戶時代大學問家、著名禪師無著道忠晚年集大成的禪語考釋著作,春光院藏本是無著道忠的手稿本,也被認為是《葛藤語箋》最好的本子。無著道忠的手稿字跡不好辨認,加之用漢語文言寫就,研究內(nèi)容又是漢語口語,因而很難引起日本學者注意,就連本子的發(fā)現(xiàn)都要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該本子一直無人對其加以點校,好在王閏吉教授的《〈葛藤語箋〉校釋》[1](以下簡稱《校釋》)彌補了這個缺陷,為我們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王閏吉教授多年來圍繞無著道忠的手稿深入研究,先后在《中國語文》《語言研究》《漢語史學報》等刊物發(fā)表了一系列唐宋禪錄詞語考釋與研究的論文,頗受學界重視?!缎a尅非把圆糠謱o著道忠的生平事跡和研究綜述、《葛藤語箋》的版本和禪語考釋體例及其學術價值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與研究,這也是作者對無著道忠和《葛藤語箋》研究系統(tǒng)性的總結和進一步提升?!缎a尅纷鳛樽髡叨嗄陙淼男难Y晶,出版后頗受好評,總體而言該書在以下三方面具有顯著特色。
(一)保持原著原貌。無著道忠是日本禪宗史上首屈一指的學問家,一生著述豐富,共有374部911卷巨著留存于世?!陡鹛僬Z箋》是眾多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在古籍??睂W研究、傳統(tǒng)訓詁學研究、近代漢語虛詞和方俗語研究、辭書研究以及漢學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學術貢獻。無著道忠的《葛藤語箋》手稿本也完好存世,《校釋》選用此手稿本為底本,在校釋過程中盡可能地保持了原著文字、格式體例原貌和手稿的文獻價值。
1、《校釋》力求保持原著文字原貌?!陡鹛僬Z箋》用漢語文言寫就,不少俗字跟現(xiàn)今簡化字完全相同的字,但又因底本為手稿,通假字、古今字、俗體字繁多,如“斈”“斍”“輭”等,此外還有超大字庫也無收錄而只得另造的字,如“”等?!缎a尅烦话愕浼S谜呒邦l繁使用者不一一出校外,一律按原字型過錄并在首見處出校說明。
2、《校釋》力求保持格式體例原貌。例如,《葛藤語箋》詞條一般都用粗體單獨成行,一字占兩豎格突出顯示,《校釋》也盡力保持這一特色,為求整齊統(tǒng)一和檢索方便,都單獨成行并加詞條號【】。再如,《葛藤語箋》用“丈”標示引書頁碼,①日文“丈”音同“張”,一本書抄錄或刻錄多少張紙,一般說多少“張”或多少“紙”,“張”或作“丈”。所引書證一般都標出卷目章節(jié)頁碼,而引用文字省略中間部分,用“乃至”“至”,用小字書寫,一行分成兩行書寫,相當于省略號,《校釋》對此皆不妄改。而《葛藤語箋》中留空、書名的雙豎線、人名地名的單豎線、改錯更正符號的小紅圈、用于代替書證中詞條的代替號“—”等,《校釋》有所改動,但都有說明。
(二)詳加考校注釋。《葛藤語箋》的通假字、古今字、俗體字特別多,《校釋》除一般典籍常用者及頻繁使用者外,參閱《漢語大字典》及臺灣《異體字字典》以及其他多種古今字典,全部作了考校,并在首見處做出了考校說明。
《葛藤語箋》以引書證義為主,引用了大量日本和中國內(nèi)外典籍,《校釋》對其全部引書在第一次出現(xiàn)處作了簡要注釋。每處引用都對照中國國內(nèi)通行版本,不同之處也出注作了說明?!缎a尅啡珪灿脮栆蝗f多處,都一一進行了甄別,同一本書也有不同的名稱,每個不同的書名也都有注釋,如《葛藤語箋》中書名《八方珠玉》,書中又作《八方珠玊》《八方珠玉集》《珠玉》《拈八方珠玉》。書名的《校釋》非易事,其中有不少中國散失的書籍,也有不少在日本也不存了的日本書,考校起來難度較大。
底本部分漫漶不清的文字,參照各種典籍都盡力加以考校,并出校說明校補意見。如“連腮一掌”條:“掌頰及腮,故云連腮。”“及”字看不清楚,據(jù)無著道忠《虛堂錄犂耕》補正。底本確有錯訛或脫衍的,都盡力予以校改刪補,并出校說明,如“活鱍鱍地”條:“今以宋僧語錄上,比羅什之經(jīng)論,不啻玉石。宋之儒者,亦學僧家作語錄,正猶以俚音市語而變易乎正音?;蛞环街Z,不可通于他方;一時之言,不可施于后世。如吃緊、活潑、便辟、近理,今不可知為何物語?!薄吧稀薄氨惚俳斫瘛薄昂挝铩痹臑殛I文,今皆據(jù)《四庫全書·丹鉛續(xù)錄》補。
(三)方便查閱?!陡鹛僬Z箋》共11卷,其中正文10卷、目錄1卷。原稿目錄對正文有分卷,而正文并沒有標明卷名,《校釋》依據(jù)無著道忠原目次在正文一一補上,方便讀者查閱。此外,《校釋》保留了《葛藤語箋》很多特殊符號和體例標記,比如段落標記或引書標記“○”、目下的子詞目或對比詞目的文字框等,又對每個詞條添加了“【】”符號,頁碼的小括號,等同于省略號的“乃至”“至”的小括號等,這對查閱同類別的資料也提供了方便。
《校釋》附《葛藤語箋》引書目錄,同一種書名不同稱呼都放在一起。附錄了詞目音序索引和筆畫索引,檢索起來十分方便。
《校釋》對書中“和語物遠志麻宇也”“和辯弓矩陁利”之類標記日語,除在前言、校釋說明中作了簡介外,正文未對其進行詳解。此類話語使用固有詞匯讀音的漢字來標記日語,屬于古代日語漢字的假借用字,一般日本人都難以理解,對國人來說也只能識其字而不得其意。據(jù)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類標記日語加以補釋。本文將結合《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按照書中標記詞將這些日語分為“ 和 語 ”“和諺”“ 和 點 訓 ”“和辯”“ 和 名 ”“和”“無標記”七類,補出其對應的現(xiàn)代日語寫法、假名及中文意思。
1、照顧
《古宿錄》十九(十一丈)《楊岐錄》曰:“一日八人新到。師問:‘一字陣圖,作家戰(zhàn)將何不出陣輿楊岐相見?’僧云:‘和尚照顧話頭?!痹圃?。○《虛堂·報恩錄》(十七丈)曰:“開爐上堂。云云。日短夜長,各自照顧?!敝以唬骸昂驼Z付氣也。”……①為節(jié)省篇幅,詞條不完全引用。未引部分加上省略號,下同。
《禪宗大詞典》[2]504“照顧”釋為“小心,注意”,《漢語大詞典》“照顧”條無此義項[3]9812。無著道忠說“和語付氣也”,正是中文“小心、留神”的意思?!案稓狻比照Z原為“気を付ける(きをつける)”。②括號內(nèi)標注現(xiàn)代日語假名,下同。無著道忠是目前所見最早揭示“照顧”這一詞義之人。
2、脫空
《正宗贊》一(廿五丈)《陳尊宿傳》曰:“脫空謾語漢?!薄鹬以唬骸安珦Q寓像曰脫空。有外相而內(nèi)無實,故妄談謾語曰脫空。和語波利奴妓?!薄?/p>
“脫空”,《禪宗大詞典》釋為“說謊話,虛妄不實”[2]417,《漢語大詞典》釋為“落空,沒有著落;弄虛作假”[3]9280。無著道忠說“妄談謾語曰脫空”,比《漢語大詞典》解釋更為準確。和語“波利奴妓”,為現(xiàn)代日語“張り抜き(はりぬき)”,意同“張子(はりこ)”,中文譯為“徒有其表之物”,即“脫空”的本義“有外相而內(nèi)無實”。
3、折合
《碧巖錄》七(六丈)第六十三則《頌》:“下語曰:‘作什么折合?’”忠曰:“和語事乃閑遠合世留也?!薄?/p>
“折合”,《禪宗大詞典》解釋為“了結,結果”“應對,對付”[2]506,《漢語大詞典》無這些義項,只有“折算、換算”[3]8360的意思,《諸錄俗語解》③桂洲道倫,湛堂令椿著,日本大藏院藏江戶時代手稿本。釋曰:“折は物の軽重多少を斷する。合は軽重多少を比べる。折合は何を品にても代物にて過不及なきように等用のつばめを合わす。進物の品を料物にて贈る。折儀と云う。馬代樽代の類。”①中文翻譯為:“折”意為判斷物品的價值多少,“合”意為比較物品的價值多少?!罢酆稀币鉃橛玫葍r物品替代。用金錢替代等價物品贈送他人。亦寫作“折儀”,“馬代樽代”之類。按:馬代,日本室町·江戶時代,幕府舉辦慶祝儀式時,武家用金銀替代進貢的馬匹;樽代,訂婚或者搬遷時,用錢作為禮物替代送的酒。意思也是折算。無著道忠這里所說和語“事乃閑遠合世留”為日語的“品価を合わせる(しなかをあわせる)”,翻譯成中文也有“折算”之意。禪語中“折合”的意思還有待進一步考釋。
4、打疊
“打疊”,《禪宗大詞典》釋為“掃除,收拾”[2]71,《漢語大詞典》釋為“收拾,安排”[3]8320。和語“物遠志麻宇”,日語“物を仕舞う(ものをしまう)”,中文即“整理收拾東西”。
5、捱得
○《虛堂錄》三(五十五丈):“捱得期滿。”……○《余冬序錄》 四十八(六丈)曰:“唐人詩中字音,有以‘十’讀如‘諶’,‘依’讀如‘捱’,如‘醉依香枕坐’,烏皆切?!敝以唬骸昂驼Z毛多禮加加留也,此方可解得捱字?!?/p>
“捱得”,《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無著道忠認為“和語毛多禮加加留也,此方可解得捱字”,“毛多禮加加留”對應現(xiàn)代日語“憑れかかる(もたれかかる)”,中文為“憑靠、靠”的意思。
6、無端
忠曰:“無端緒也,和語和計毛奈幾也?!薄稹督o聞·前集》六(九丈)曰:“守大怒其無端?!?/p>
“無端”,《禪宗大詞典》釋為“平白無故地,沒來由”[2]429,《漢語大詞典》釋為“引申指無因由,無緣無故”[3]9749,無著道忠釋為“無端緒”,對應和語的“和計毛奈幾”,即現(xiàn)代日語的“訳も無き(わけもなき)”,“無理由,莫名其妙”之意。
7、索性
《會元》十八(十五丈)《性空章》云:“雪竇持禪師偈曰:‘咄哉!老性空剛要喂魚鱉,去不索性去只管向人說?!薄稹短烊玟洝芬唬骸八餍苑畔律竭吽?,做一個萎萎隨隨無出豁漢?!庇志牛骸吧缴疄槟銖念^說破?!庇郑骸凹昂醭鎏ブ?,索性認著喚作我身。”○忠曰:“和語出精之義。”……
“索性”,《禪宗大詞典》無釋,《漢語大詞典》釋為“干脆,直截了當”[3]13265,無著道忠引《五燈私考》一山注曰:“索性,盡情義。又盡底義。索,盡也。”和語“出精”,即日語“精を出す(せいをだす)”,中文“盡情、盡力”之意。
8、咄咄咄力□希
《云門錄》上(卅七丈)《偈頌》曰:“咄咄咄,力□希,禪子訝,中眉垂?!薄稹短撎谩毩咒洝罚ㄎ逭桑┰唬骸傲?唏,咄咄咄?!薄鹬以唬骸?,當作□。唏,又當作希?!薄稹渡畬殏鳌芬唬ㄊ桑对崎T傳》載此偈作“力?希”,“?”當作“□”。○忠曰:“力□,蓋?析字也。和語慧伊聲也?!薄?/p>
“咄咄咄力□希”,無著道忠曰以“力□”為“?”析字,《禪宗大詞典》“?”釋為“象聲詞”和“嘆詞”[2]191,《漢語大詞典》釋為“拉船纖時的呼號聲”和“猶‘咄’”[3]4009。和語“慧伊”聲為日語的“えい聲(えいごえ)”,即中文用力聲。
9、匹似閑
《碧巖》五(廿二丈)《第四十九則》曰:“匹似閑只以一二分酬他。”……○《余冬敘錄》 四十八(六丈)曰:“匹,讀如譬如。匹如,元是九江人等句?!薄鹬以唬骸昂驼Z那計耶俚左摩也。匹似閑者,似等閑也?!?/p>
“匹似閑”,《禪宗大詞典》無釋,《漢語大詞典》釋為“等閑,平?!保?]948,無著道忠解釋同。和語“那計耶俚左摩”,日語作“投げ遣り様(なげやりさま)”,即中文的“隨便、平?!?。
10、熱不采
《圓悟心要》下(六十四丈)曰:“行棒行喝,雷奔電激,不消個熱不采?!薄稹短撎谩毩咒洝罚ㄘニ恼桑┰唬骸昂蟠鷥簩O誰采你?!薄鹬以唬骸昂驼Z登利阿和奴?!薄?/p>
“熱不采”,《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和語“登利阿和奴”,日語“取り合わぬ(とりあわぬ)”,即中文“不理睬”之意。
11、元字腳
《僧寶傳》(十九丈)《首山念傳》曰:“若論此事,實不掛一元字腳?!薄稹墩谫澟f解》曰:“元字之腳,乙字也。乙者,一也,言一切文字自一始。不掛元字腳者,謂不掛一字也。”○忠曰:“舊解迂曲也。予謂元字之腳者,丿乚也,皆筆畫稀少也。腳者,和語引舍也。不必作一字而解矣?!薄?/p>
“元字腳”,《禪宗大詞典》釋為“指文字言句”[2]492-493,《漢語大詞典》無。無著道忠認為:“元字之腳者,丿乚也,皆筆畫稀少也。腳者,和語引舍也。不必作一字而解矣?!蹦_,即和語“引舍”,日語“引き捨て(ひきすて)”,即“斷舍”。
12、惡情悰
和語胸和留幾也?!稹洞蠡畚鋷臁罚ㄋ氖逭桑┰唬骸皥A悟在五祖時,祖云:‘你也盡好,只是有些病。’云云?!皇嵌U忒多?!圃?。時有僧便問:‘因甚嫌人說禪?’祖云:‘惡情悰?!薄稹短撎娩洝菲摺顿薯灐罚ㄊ苏桑对赜畏巾灐吩唬骸傲R詈瞿曇說脫空,年來分外惡情悰。”○忠曰:“此和語意波惠惡也。”○《正字通·卵·上》(廿七丈):“悰,音叢,情緒也。”
“惡情悰”,《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和語“胸和留幾”,日語“胸悪き(むなわるき)”,為“不愉快”之義。和語“意波惠惡”或通“心波惠惡”,轉換成現(xiàn)代日語為“心ばえ悪しき(こころばえあしき)”,中文意思也是“不愉快”。
13、無碑記
《虛堂錄·頌古》(七丈)《寒山拾得預知溈山來國清受戒頌》曰:“靈山一別無碑記,三度親曾作國王。”忠曰:“和語性根無也?!薄稹赌咸娩洝づe古》(四十丈)曰:“投子云:‘出家兒得與么沒碑記?!?/p>
“無碑記”,《禪宗大詞典》無,《漢語大詞典》釋為“不可勝計,無數(shù)”[3]9744,最早用例為《全元散曲·水仙子·冬》:“墻板般世事無碑記,料想來爭甚的,則爭個來早來遲。”無著道忠釋為“和語性根無也”,和語“性根無”,日語“根性無し(こんじょうなし)”,中文為“沒出息”的意思。
14、討便宜
《大惠書》(十五丈)《答江給事書》曰:“回心向道,學出世間脫生死法,又是世間苐一等討便宜底人?!薄鹬以唬骸氨阋?,猶如和語云仕合也。”
“討便宜”,《禪宗大詞典》無,《漢語大詞典》釋為“指占便宜或取巧”[4]15391。和語“仕合”,日語“自愛(じあい)”,中文意思“利己”。
1、聻
忠曰:“聻,詰問語余聲,猶如和諺‘詰是者’之‘者’字也。然韻書但云“指物貌”,于義未圓?!稹洞蠡畚鋷臁罚ň耪桑┰唬骸胺鹧酆鲋^圓悟曰:‘我舉三句向你。’以手指屈曰:‘此是第二句。第三句已說了?!阕?。圓悟舉似五祖,祖曰:‘也好聻?!薄鹬以唬骸按恕灐窃憜栆?。和語‘者’也?!薄?/p>
“聻”,《禪宗大詞典》解釋為“句末疑問語氣詞,相當于‘呢’”[2]309,《漢語大詞典》釋為“助詞。相當于‘呢’‘哩’”[3]11868,舉例只舉了明代《續(xù)傳燈錄·馮楫濟川居士》一例:“一日同遠經(jīng)行法堂,偶童子趨庭吟曰:‘萬象之中獨露身?!h拊公背曰:‘好聻!’公于是契入?!辈粌H用例偏晚,似乎沒有找到疑問語氣詞的用例。無著道忠批評了以往韻書但云“指物貌”的錯誤,也指出了這里《正字通》“聻,又梵書聻為語助,音你”的問題。和諺“詰是者”之“者”字,即日語疑問句“これは?”(中文:這是?)中的“は”,相當于表示疑問語氣的“呢”;“非詰問”的和語“者”,又“聻,語余聲,如和語言好和和聲也”即如同日語說“いいわ”(中文:好的呢)中”わ”這個語氣詞,相當于中文的強調(diào)語氣“哩”。
2、摘楊花
忠曰:“舍肝要而做無益事也?!薄鸸艁硐鄠鳛樗托姓Z,引折楊柳事。逸堂曰:“和諺左羅婆之義?!保ㄖ勾耍┦且鄿逝f說,龍溪《虛堂鈔》 亦同此說?!秷蠖鳌罚ㄋ氖桑!薄?/p>
“摘楊花”,《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無著道忠解釋為“舍肝要而做無益事也”。逸堂釋為“和諺左羅婆之義”,和諺“左羅婆”,日語“然らば(さらば)”,即為中文“再見”。
覯
《洪武正韻·去·宥韻》(五十一丈)曰:“覯,《說文》:‘遇見也?!对姟罚骸嗉纫娭?,亦既覯止?!b云:‘泛見曰見,接見曰覯?!薄稹秱鳠簟肥耍ㄈ勺螅缎痴隆吩唬骸叭羰窍迍┧颍嗄苡M?!焙忘c訓‘契’,實有‘契’義,而字書無訓?!稹秱鳠簟坟ノ澹ㄘλ恼桑斗ò不蹪隆吩唬骸爸坏乐毕率?,便教地覯取?!薄?/p>
“覯”,《禪宗大詞典》釋為“明了,領悟”[2]149,《漢語大詞典》無此義項[3]14318。無著道忠說“和點訓‘契’,實有‘契’義,而字書無訓”,意思是“覯”日語訓讀成“契”,有“契合”的意思,字書里沒有如此解釋。
1、漏逗
《古宿》十四(廿六丈)?!囤w州錄》下《十二時歌》曰:“雞鳴丑,愁見起來還漏逗?!薄短撎谩毩咒洝罚ㄘヒ徽桑┡e?!鹨萏迷唬骸奥┒?,無檢束也。和辯土利美馱之多也?!?/p>
“漏逗”,《禪宗大詞典》釋為“泄露,泄漏”[2]275,《漢語大詞典》釋為“疏漏,疏忽”[3]8094,無著道忠釋為“無檢束”。和辯“土利美馱之多”,日語“取り亂した(とりみだした)”,中文“弄得亂七八糟、搞得雜亂無章”的意思。
2、手段
《大慧書》三十丈《劉寶學書》曰:“捋下面皮,痛與手段救取這個人?!敝以唬骸昂娃q弓矩陁利?!?/p>
“手段”,無著道忠釋為“和辯弓矩陁利”,即日語“手くだり(てくだり)”,同“手管(てくだ)”,即《漢語大詞典》釋為“方法、本領、技巧、措施”[3]8281等“手段”。
3、放乖
《虛堂·報恩錄》(十六丈)曰:“無端被者僧放乖,卻向侍者處翻本?!焙娃q關幾波奈須也?!鹩滞讹@孝錄》(三丈)曰:“者僧放乖,好輿連腮一掌!”○又同《育王錄》(四丈):“黃面老漢末上放乖?!薄鹬以唬骸按耸欠判幸病5抢P須也?!?/p>
“放乖”,《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臺灣《重編國語辭典》釋為“狡詐、賣弄聰明”[4]。和辯“關幾波奈須”,日語“解き放す(ときはなす)”,中文“放開”之義;“登利波關須”,日語“取り離す(とりはなす)”,中文義“放開”。
4、野狐精
《碧巖》十(六丈)《九十三則》曰:“僧問大光慶道:‘因齋慶贊,意旨如何?’大光作舞,僧便禮拜。大光云:‘見甚么道理,便與么?’僧亦作舞。大光云:‘者野狐精?!薄捅娌ㄓ嫴ㄓ嬛疽?。
“野狐精”,《禪宗大詞典》釋為“野狐貍精怪,禪錄中多用作對不合禪法者的責罵語或機語問答時嘲謔對方的呵斥語”[2]473,《漢語大詞典》釋為“指雖非正宗,但又十分精靈的人”[3]14375,無著道忠釋為“和辨波計波計志伊”,日語“化け化けしい(ばけばけしい)”,中文意思“像野狐貍精一樣狡詐”。
5、大小大
《碧巖》二(廿四丈)《第十八則評》曰:“大小大國師,被他一拶,直得口似匾擔?!薄鹬以唬骸按笮〖按笮〈?,并古德。和辯左婆加利?!庇种野矗骸胺捕终Z有意在一字。誹謗人云生滅,急迫事云有急緩之類不一。今大小亦可言,但大無意于小字也?!薄?/p>
“大小大”,《禪宗大詞典》釋為“偌大,這么大,那 么 大 ”[2]80,《漢 語 大 詞 典》釋 為“ 偌 大 ,多么”[3]3068,無著道忠釋為“和辯左婆加利”,即日語“さばかり”,中文“那么多、那么些”的意思。
1、掛角羚羊不見蹤
《普燈》廿九(廿九丈)《偈頌部·簡臺機送僧造普同塔頌》曰:“珊珊玉骨本玲瓏,掛角羚羊不見蹤?!薄缪?,和名也麻比都之,又加毛之之?!?/p>
“掛角羚羊不見蹤”,《禪宗大詞典》釋“羚羊掛角”為“傳說羚羊夜宿時,角掛在樹上,腳不著地面,獵狗無以尋其跡,比喻禪家啟發(fā)學人領悟禪道,不憑借語言文字、知識見解”[2]269-270,《漢語大詞典》釋“羚羊掛角”為“傳說羚羊夜眠防患,以角懸樹,足不著地,無跡可尋,喻意境超脫,不著形跡”[3]12689,無著道忠釋“羚羊”為“和名也麻比都之”,即日語“山羊(やまひつじ)”,又釋為“加毛之之”,即日語“羚羊(かもしし)”。
2、久日樺來唇
○《古尊宿錄》廿六(三丈)《法華舉錄》曰:“三世諸佛,口掛壁上,天下老和尚作么生措手?你諸人到諸方作么生舉?山僧恁么道,也是久日樺來唇。喝一喝?!薄稹逗兔惥邸范ㄘテ哒桑┰唬骸啊队衿吩疲簶澹☉艋?、胡化二反,和名加波),又云加仁波。今櫻皮有之。)木皮名,可以為炬者也?!薄?/p>
3、樺來唇
《古宿》廿六(三丈)《法華舉和尚錄》:“上堂云:上三世諸佛口掛壁上,天下老和尚作么生措手?你諸人到諸方作么生舉?山僧恁么道,也是久日樺來唇。喝一喝?!敝以唬骸按介_而不得合也?!薄稹逗兔惥邸范ㄘテ哒桑┰唬骸啊队衿吩疲簶迥荆っ?,可以為炬者也。‘樺’注:戶花胡,化二反。和名加波。又云加仁波。今櫻皮有之?!薄?/p>
“久日樺來唇”“樺來唇”,《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無著道忠釋“樺”為“和名加波”,日語“樺(かば)”,中文“白樺”,又釋“樺”為“加仁波”,日語“桜皮(かにわ)”,中文“白樺”古稱。
4、身如椰子大
《聯(lián)燈》廿六(十丈)《洞山守初章》曰:“師謁云門。云云。師于言下大悟。遂云:‘某甲他時異日,向無人煙處。云云?!崎T云:‘你身如椰子大,開得許大口?!薄鸹蛑^椰,和名奈幾,即羅漢樹也??少|(zhì)?!?/p>
“身如椰子大”,《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無著道忠釋“椰子”為“和名奈幾”,即日語“梛(なぎ)”,中文為“羅漢樹”。
5、連架打
《臨濟錄》(卅三丈)《勘辨》曰:“普化常于街市搖鈴云:‘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方八面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薄稹逗兔惥邸肥澹ò苏桑┰唬骸瓣懺~《切韻》云:‘連枷(音加,和名加良佐乎),打谷具也。’《釋名》云:‘伽,加也,枷于柄頭所以撾穗出谷也?!蛟唬骸_枷三丈而用之?!薄?。
“連架打”,《禪宗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均無,無著道忠釋“連枷”為“和名加良佐乎”,日語“連枷(からざお)”,中文為“打谷農(nóng)具”。
暗地里
《虛堂·柏巖錄》(三丈)曰:“暗地里勝他一籌?!啊鹩滞稄缴戒洝罚ò苏桑┰唬骸白灾^暗地里得便宐?!敝以唬骸皾撘病:捅鹊侵径Y須?!?/p>
“暗地里”,《禪宗大詞典》無,《漢語大詞典》釋為“私下里,背地里”[3]7252,無著道忠釋為“和比登志禮須”,即日語“人知れず(ひとしれず)”,中文“暗中、背地里”的意思。
到頭
忠曰:“徹頭也,畢竟義。”……○《四河入海 》一之四(十丈)曰:“……又見于《性理群書》之詩,注:徹底之意也。芳云:次公曰:到頭,恰好也。到頭字,古今未詳,義有數(shù)說:見于脞,或云恰好義,或云畢竟、究竟義。然恰好義未穩(wěn),畢竟義是也。言暫住南冠,欲于南方終身,然卻不到終,復被名還而北歸,故言不到頭也。又或云到頭,尼阿和奴義。此說亦非是?!薄?/p>
“到頭”,《禪宗大詞典》釋為“最終,結果”[2]87,《漢語大詞典》釋為“最后,直到最后”[3]2405,無著道忠釋為“徹頭義”,并指出或云“尼阿和奴義”,即日語“似合わぬ(にあわぬ)”,中文“不合適、不相稱”,“此說亦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