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托旺
【內(nèi)容摘要】文章主要分析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方式,從熟悉掌握文言文,培養(yǎng)學生語感;逐步分析關鍵語句,篩選有效信息;及教師和學生實現(xiàn)互動,共同探討結論等方式,有效開展文言文教學,進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式
開展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語言儲備和規(guī)范使用語言,還是為了能夠有效積累學生的文化積淀,促使學生的文化底蘊更為豐富,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不僅傳承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是把語言形式變得更加典雅凝練。所以,有效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zhì)量十分重要。
一、熟悉掌握文言文,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根據(jù)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由于文言文和現(xiàn)代社會之間相隔較遠,在文言文教學中有很多學生都沒有針對學習文言文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出現(xiàn)厭學等現(xiàn)象。因此,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育工作人員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可以通過反復閱讀的方式促使學生掌握文言文,當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知識之前,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色和寫作風格,進而促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語感,加深學生印象。比如:當學生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小石潭記》這一章節(jié)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在上課之前進行檢查每名學生針對該篇課文的預習情況,其中包含作者名稱、寫作背景以及字詞等,確保學生能夠全方面的投入到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給學生播放課文的錄音,讓學生根據(jù)錄音的閱讀方式掌握整篇文章的主要脈絡,從而掃除所有字詞讀音的問題,當學生清晰掌握整體脈絡之后,再讓學生大聲朗讀整篇課文,促使整個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進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二、逐步分析關鍵語句,篩選有效信息
在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當學生已經(jīng)針對文言文課文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逐步深入分析文言文中的關鍵語句,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實際水平給學生講解文言文知識點,尤其是在對實詞和虛詞等方面的講解時,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學會篩選有效信息,準確找出文章的主線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主旨句。同時,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敢于質(zhì)疑和創(chuàng)新,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以此來有效提升學生的文言文水平,從而在解文言文題目時,能夠得心應手。比如:當學生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送東陽馬生序》這一章節(jié)知識點時,首先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進行熟讀課文,通過自己閱讀課文后總結第一段的中心思想,那么在這個時候,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就能夠得出第一段主要是講解了作者艱苦求學的經(jīng)歷,以及在艱苦條件下的勤奮和用心;其次,再讓學生試著把第一段內(nèi)容劃分成為五個層次,逐步總結每一個層次所表達的含義,并且還需要找出能夠概括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詞語。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充分掌握整篇課文內(nèi)容,還能加大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自信心。
三、教師和學生實現(xiàn)互動,共同探討結論
為了能夠在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有效加深學生對整篇文章內(nèi)容的了解,就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qū)崿F(xiàn)有效互動交流,在互動探討的過程中,主要探討的核心點大部分都是課文所描繪的景色,所敘述的事情以及所抒發(fā)的情感等。因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一定要準確掌握文章的核心,防止在探討中出現(xiàn)偏離主題等問題,同時,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讓學生自主探究,自己則起到指導的作用。比如:當學生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湖心亭看雪》這一章節(jié)知識點時,主要是以金陵客的一句話“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為教學的突破口,為學生提出問題句子中“此人”所指的什么樣的人,那么通過閱讀之后的學生必定會輕松的回答到“志趣相投、喜歡賞雪”等,然后教師在針對學生提出“舟子有無閑情雅趣?由何處可知?”這一問題,學生可以根據(jù)文章中“舟子喃喃語: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其中可出現(xiàn)兩個“癡”字能夠看出舟子的不解,認為舟子感受不到雪景美在何處。在文章末尾處的“舟子喃喃語”有效從側面把作者知音難覓的感慨襯托了出來。教師若是長時間運用這種文言文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欣賞到文言文存在的美感,更是能深刻體會到文章中的意蘊,進而掌握作者在寫作當中存有的技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式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深入探索文言文教學的主要方式,從熟悉掌握文言文,培養(yǎng)學生語感;逐步分析關鍵語句,篩選有效信息;教師和學生實現(xiàn)互動,共同探討結論等方式,有效開展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參考文獻】
[1]蔣光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及策略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2):64.
[2]農(nóng)天森.淺析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7(12):27.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jīng)鍪星f浪縣臥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