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路
摘 要: 本文將以二十世紀美國新表現(xiàn)主義藝術家埃里克·費舍爾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根據他藝術生涯幾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來分析他的藝術理念,并通過費舍爾所處時代背景與成長環(huán)境,探究二者對費舍爾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作品的影響。并且揭示出費舍爾的藝術在美國新表現(xiàn)主義畫家中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探究費舍爾的藝術理念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 埃里克·費舍爾; 藝術創(chuàng)作理念; 時代感 ; 題材
1 打破禁忌攜帶的緊張
童年的成長環(huán)境,成年后的放縱生活以及后來的旅行都對他的繪畫理念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在性解放運動之前的美國社會是非常保守的,即使在性解放運動之后,人們雖然可以公開談論關于性的話題,但是很多關于性與禁忌的問題還是不會公開于大眾,人們似乎還是在這樣的問題面前帶有緊張感。費舍爾的早期作品中,有很多是關于性與禁忌的描繪,畫面中的人赤身裸體的在私人空間或公共場所,看似戲劇的場景中,帶有著強烈的緊張感,費舍爾的繪畫就是想打破這樣的緊張,讓人們能直面這樣的問題。他的早期代表作中,有兩幅畫完美的詮釋了他的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夢游者》和《壞男孩》。
2 直面欲望性別等人們無法逃避的問題
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所處時代的背景以及從童年到成年的成長經歷。按照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所說,人的創(chuàng)傷性經歷,特別是童年的創(chuàng)傷性經歷對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悲慘的童年經歷,長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滿,心里都會有個洞,充斥著懷疑、不滿足、沒有安全感……,不論治療身體還是心理上的疾病,都應考慮患者童年發(fā)生的事。那些發(fā)生于童年時期的疾病是最嚴重、也是最難治愈的。創(chuàng)傷性經歷對人格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無論是藝術家,詩人,音樂家,電影導演等等,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作品中似乎都或多或少帶有這樣的經歷或者經驗。童年的成長環(huán)境更加深深的影響一個人的發(fā)展。例如泰戈爾的詩,川端康成的文章,黑澤明的電影,巴赫的音樂,費舍爾的繪畫也不例外。七十年代的美國面臨著種族問題,女權問題,人權問題。童年的郊區(qū)生活,中產階級的家庭,母親的醺酒,直到意外去世,對費舍爾有著極大的影響,以至于后來成年的他在大學退學去參加嬉皮士運動,一度陷入頹廢。雖然美國社會的經濟飛速發(fā)展,中產階級的生活得到改善,社會的包容性極大,但是面對如此多的問題與矛盾,還是影響了很多人的生存狀態(tài),此時的費舍爾在這樣諸多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作品必定傳達出所處時代的樣貌。他用看似隨意的大筆觸,強烈的光影對比,仿佛寫生一樣的真實感來感染觀者。他的畫面尺幅都比較大,里面人物和真人等大小,讓觀看者有代入感,仿佛置身其中。而他用特殊的視角描繪普通人的生活,生存狀態(tài),是美國普通中產階級家庭的真實寫照,很多戲劇化的場景雖然是他虛構的,但是這些看似虛構的場景,聚會,都來源于他童年成長的切身經歷。他看到的是人們在得到物質層面的滿足時,卻越發(fā)的表現(xiàn)精神層面的空虛,心靈深處充斥著矛盾與痛苦。
3 藝術必須反映藝術家所生活時代的真實
在費舍爾的畫面中總是能感受藝術家的精神狀態(tài)與身體狀態(tài)是那么的充滿激情與活力,他似乎在傳達給觀眾一種生命與生活的強烈情感。畫家就是希望用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要讓其觀看者也感受到繪畫的這種強硬的生命力?,F(xiàn)代藝術的出現(xiàn)使藝術家更多的開始關注身邊的生活,開始真實的反應藝術家對世界的認識與看法。費舍爾曾表示希望他的繪畫能真正讓人有所感受與體會,讓人們真正的參與進來。這就是他要畫這些最富戲劇性的人和事物的初衷,它觸及情感狀態(tài)、心理、欲望、需求、性別認同等這些所有人都必須直接要面對的問題,這些都是不可逃避的問題。藝術的根本問題變?yōu)閷徱曊鎸嵉氖澜?,看清事物的本源,費舍爾的繪畫理念更是堅定的要反應所處時代的真實感。費舍爾認為藝術應該是藝術家借用藝術手段去表達對世界的認知,是關于愛的創(chuàng)造。藝術不是高冷無情的,藝術有感情有溫度,是反映藝術家熾熱的情感,是藝術家把自己的思想理念傳達給觀看者的方式,藝術應該是親密的分享,而不是疏遠的,孤立的??v觀費舍爾的藝術創(chuàng)作理念,從早期的關注自己身邊的中產階級的生存狀態(tài),到后來的關注人性,人權,種族問題,到再后來的旅行繪畫,費舍爾的藝術觀念一直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他的繪畫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而時代人們中所面臨的矛盾,困境等一系列問題,都在費舍爾的理念中轉變?yōu)閮?yōu)秀的藝術作品。
費舍爾通過對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深刻描繪,揭露了人們在物質生活掩蓋下的精神空虛,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人性的冷漠無情,脆弱和虛偽的批判。關于種族問題,人權問題的揭示來削弱人們之間的界限。我們通過費舍爾的作品看到了美國社會各階層在面對困難時候的處境,藝術家突出了這種存在現(xiàn)實社會的矛盾,也表達了自己身處這樣的社會中的無奈。
4 結語
費舍爾用繪畫把自己的藝術理念真實的再現(xiàn),他的作品中帶有的理性批判精神,對于新表現(xiàn)主義繪畫以及美國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讓·鮑德里亞,劉成富等譯.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H·H阿納森著,曾胡等譯.西方現(xiàn)代藝術史·八十年代.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
[3]布萊恩·沃利斯,宋曉霞等譯.現(xiàn)代主義之后的藝術——對表現(xiàn)的反思.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4]羅伯特·休斯,劉萍君等譯.新藝術的震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