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玉 王常玨
(湖北商貿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即通過大量的講解、練習和教師不斷的糾正,使學生形成對英語的語言感知。但是在大量的講解和練習中,學生的語言學習往往是被動的,學生難以主動進行語言的輸入學習。針對這一現(xiàn)象,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急需改革。
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多元互動指的是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雙主體,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通過在課堂、課下、網絡環(huán)境中,設計有情境的,有挑戰(zhàn)的師生、生生、人機間的英語互動活動中發(fā)展語言能力。
(一)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包括課堂互動和課下互動兩個方面。按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應該綜合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譯5大技能,使其5大技能都能達標。大學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練習語言技能的主要場所。因此,即使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也應該重視課堂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運用英語表達,多開展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在講授課文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環(huán)境的優(yōu)勢,有針對性地布置預習任務。通過“教學平臺”的超級鏈接,發(fā)布與課文背景知識相關的視頻,和主題相關的討論話題。教師讓學生課前上中國大學慕課網預習相關知識點,比如句子翻譯,段落翻譯等,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設置形式多樣的課堂任務來檢驗學生的預習和知識點掌握情況,并設計開放式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另外,師生課下互動是指教師在課下與學生進行的在線答疑和指導。
(二)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包括課上、課下學生之間的教學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合作互動小組,比如合作學習小組的聽、說合作,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音頻,要求學生不做筆記,集中精力聽懂大意;教師播放第二遍,學生邊聽邊記下語篇中的關鍵詞語;聽后小組成員間互相討論,合作理解大意,討論復述聽力原文的內容,最后推薦一位同學作為小組的代表口述小組合作完成的復述內容。生生互動不限于課堂上,也可以在宿舍、操場或任何有互聯(lián)網的地方與同學進行互助式學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社團活動,如英語角、英語劇場,多參加校內校外的演講、朗讀、英語辯論大賽,盡可能地多參與英語交流的機會,讓學生樂在其中,自發(fā)的學習英語。生生互動學習模式對于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在小組活動時,鍛煉了分工、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提高了社交能力。
(三)人機互動
除了自主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課后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手機上學習也是一種新的趨勢。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智能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及,大學生習慣用智能手機進行社交和娛樂。不少大學生甚至在課堂上用手機上QQ聊天或玩游戲影響教學效果。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手機上進行英語學習。學生可以在手機上安裝訓練閱讀、聽力、口語和詞匯的應用程序,通過每天閱讀1-2篇英文文章,做一篇聽力訓練題或背10個英文單詞來養(yǎng)成利用零碎時間學習英語的習慣,在日積月累中提高閱讀、聽力和詞匯量,從而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生進行人機互動自主學習時,由于學生容易被聊天信息或游戲分散注意力,教師應該隨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度,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多元互動教學模式通過課堂和課下多元互動,幫助學生掌握多元認知策略(制定學習計劃)和社交能力,但是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努力來應對新的挑戰(zhàn)。
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教師除了要熟悉教材,梳理出知識點,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還要對不斷更新的網絡資源進行挑選,并及時更新教學素材,優(yōu)化教學設計,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的興趣和英語程度設計不同的互動話題和互動活動,制定完善的評價方式。其次,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組任務環(huán)節(jié),有的組員基礎較差,自覺性也不夠,渾水摸魚,每次總結發(fā)言的幾乎都是固定的某個同學。因此互動式學習需要學生不斷提高自我監(jiān)督意識,相互協(xié)作、相互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