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瑄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18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漸發(fā)展起來,按其發(fā)展程度的不同可以將它劃分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手工工場以及機器化大生產三個階段。
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資本家們大肆掠奪農民的土地,使自身資本的積累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但這種野蠻的發(fā)展方式,卻使得農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被迫淪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面對生存的壓力,他們進入工場開始了悲慘的打工之路。在工場里,這些生產資料的占有者,將等級權利發(fā)揮到極致,拼命地壓榨工人的勞動和血汗。隨著原始資本的不斷積累,階級結構開始出現(xiàn)兩級分化,一級是擁有特殊權利的生產資料占有者,另一級則是失去生活資料的無產者。在有產者不斷積累物質財富的同時,無產者也開始陷入了民生困境。
在資本獲得了一定的積累后,資本家們開始利用手中積累的財富進行擴大再生產,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迅速發(fā)展到了新的階段,即資本主義的手工工場階段。在這一階段,資本家們改進了生產方式,并且建立了頗具規(guī)模的手工工場,使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進入了鼎盛時期。由于手工工場的出現(xiàn),一些小手工業(yè)生產者破產失業(yè),也被迫淪為了無產者的一員,開始到資本家們的工場中進行手工生產。在這一階段,社會階級結構的分化變的更加嚴重。資本家們通過壓榨更多勞動者的剩余價值,獲得了豐厚的物質財富,而先前不完全的工人階級卻逐漸淪落為為資本家服務的完全工人,生活狀況也變得更加艱難。
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爆發(fā),生產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手工生產方式快速轉變成了工業(yè)機器的大生產,由此,資本主義進入了機器化大生產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生產力的發(fā)展并沒有改變工人階級受剝削、受奴役的地位,反而使他們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境地,苦不堪言。由于資本主義雇傭制的存在,工人的勞動變成了“異化勞動”,即“工人生產得越多,他能夠消費得越少;他創(chuàng)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痹跈C器化大生產這一階段,工人階級和資本家的矛盾日益激化,經濟危機一觸而發(fā),經濟危機期間,工廠倒閉,工人失業(yè),社會經濟一片混亂,致使無產階級的生活變得更加貧困。
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考察,發(fā)現(xiàn)了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導致民眾生活貧困的重要原因,由此,他開始關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并在對資本主義民生狀況的分析和批判中孕育了自己的民生思想。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社會階級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一個工業(yè)資本家的階級,但是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數遠遠超過前者的工業(yè)工人階級”。這些工人階級自產生之日起,就一直過著非人的生活,強烈的民生訴求促使他們不斷與資本家進行爭取自身權益的斗爭。
在十九世紀初期,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物質財富,他們加大了工作量,延長了工作時間,讓工人階級白天在工廠工作,晚上回家工作,使得工人階級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要超過十幾個小時,長期生活在非人的處境之中。為了擺脫資本家的壓迫與奴役,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工人階級開始進行反擊和抗爭。起初,他們采取了毀壞機器的形式,對機器和機器制造廠進行大肆的破壞,希望借此方式,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蛇@樣的行為并沒有使他們擺脫民生困境,反而遭到了資本家的報復,受到了更加殘酷的剝削。隨著工人階級思想覺悟的不斷提高,他們意識到光靠個別工廠和工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他們開始聯(lián)系各個地方的工廠和工人,一起與壓迫他們的資本家做抗爭,以此獲得更多的民生權利與發(fā)展條件。到了19世紀30年代后期,工人階級的力量不斷增強,隊伍也不斷壯大,他們逐漸認識到資本主義私有制才是造成他們貧苦的源頭,由此,他們將斗爭矛頭轉向資本主義制度,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罷工和武裝起義。雖然這些斗爭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但卻是無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新開始。
一系列工人運動的爆發(fā),讓馬克思深切體會到了工人階級強烈的民生訴求,由此,馬克思對如何幫助他們爭取更多的生存權利、改善非人的生活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通過對這個問題的不斷認識,馬克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民生思想。綜上所述,可以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不斷擴張和工人階級產生的強烈訴求是馬克思民生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 注 釋 ]
①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53.
②《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8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