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根據(jù)文本內容,設計富有思維含量的評價性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引導學生與教師對話,并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展開思考和解答。而初中英語讀寫課更應通過以讀促寫的授課形式,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實現(xiàn)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前提下,構建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目的。
關鍵詞:讀寫課;思維能力;教學設計
一、 背景
讀寫課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教師和學生都應當高度重視。初中英語讀寫課要求教師通過閱讀課的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讀的策略,而且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搭建寫作支架,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將以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2 Topic 3 Section的閱讀部分為例,闡述思維型讀寫課的教學架構與實踐。
二、 教學分析
(一) 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為Looking different,通過描述及詢問人物外貌、性格、穿著等外在特征和物品所屬來進行本單元的學習。而本話題Section C的主要活動內容為1a、1b、1c、2,其中閱讀部分采用了細節(jié)描寫,突出閱讀文本的主題:We look the same, but we are in different clothes.
(二)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授課對象是初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從小學升入初中,活潑好動,喜歡溝通和交流,對新知識充滿好奇。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注意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具有挑戰(zhàn)性又切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教學任務,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克服膽怯心理,勇于表現(xiàn),大膽發(fā)言。
(三) 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學內容和學情的分析,筆者預設的教學目標如下:
1. 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閱讀能夠理解文章大意。
2. 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分析文章的結構,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找出文章主題句描述。
三、 教學過程
Step 1:Pre-reading
Revision/Warming up 激活背景知識
1. Word competition in 20 seconds to review the colors.
2. Show the picture of clothes, talk about them.
設計意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已有知識。因此,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復習顏色和衣服,以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入課文主題,從語言和詞塊維度為閱讀做好鋪墊。
Step 2:While-reading
引導預測,再次激活學生背景知識
由于圖片過于直觀,教學活動未能最大限度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并激活學生的思維,于是筆者利用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設計導入式問題,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文章預測,導入式問題如下:
1.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mind-map, then guess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Kangkangs good friend.
2. Read 1a and complete the name card.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設計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學生通過閱讀前的預測激發(fā)閱讀欲望,并在閱讀中不斷驗證自己的預測。
教授新詞匯,培養(yǎng)詞匯認知能力
閱讀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分析文本結構、細節(jié)信息、主題意義及語言和表達技巧,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支架,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
1. Guess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 word?
classmate
deskmate? roommate
傳授閱讀技巧,驗證閱讀策略
慧眼識別同義句,句式轉換藏于心
1. Kangkangs new classmate is a? .
A. Chinese
B. Japan
C. Japanese
2. There are? kinds of talking about the wearing in the passage.
He? a purple T-shirt.
T-shirt is red.
are white.
設計意圖:在細讀的同時,教師向學生滲透猜測詞義的方法(構詞法),引導他們運用猜測詞義的閱讀策略,更好地解決閱讀中的語言障礙。
語言運用,培養(yǎng)綜合技能
Step 3:Thinking & Discussing
英語閱讀教學要以活動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優(yōu)化教學設計。
1. Please add a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讓學生思考并討論文章空白部分應該加入哪一句話,以達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共同寫出關健句。)
Im Kangkang. I have a new classmate. He is from Japan. We both have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 . He is in a purple T-shirt and my T-shirt is red. His pants are blue and mine are white. My shoes are blue and his are brown. Guess! Who is he?
2. Show the pictures to consolidate the sentences:
They look the same, but they are in different clothes.
They look different, but they are in the same clothes.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理解文本脈絡,訓練學生整體、系統(tǒng)把握寫作內容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學生完成課文相關任務后,給學生提供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輸出的機會。
重返文本話題,遷移寫作知識
Step 4:After-reading
1. Read and retell the passage.
首先跟錄音朗讀文本一遍,模仿語音、語調,掌握一些朗讀技巧;然后以對話的方式作為信息提示,讓學生復述課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齊讀、朗讀課文的方式,能幫助學生掌握語音、句型。而讓學生口頭復述文本,則是對其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有效訓練。復述涉及詞塊和文本結構,學生需運用分析、綜合、概括等多種思維策略才能把文本主要信息完整地表達出來,既鞏固所學內容,又做到學中用和用中學。
2. Writing:Look at the picture of Tom, according to mind-map and write a passage.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寫的任務,學生內化閱讀文本的寫作架構、文本內容與主題及語言的運用,利用mind-map明晰了如何通過結構的合理安排及語言準確運用,搭建寫作支架,重返寫作話題,并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Step 5:Summary
學習描述新朋友。
His/Her name is...
He/She comes from...
He/She has... and...
He/She is in...
His/Her pants/shoes/T-shirt are...
設計意圖:總結與歸納本課所學內容。一方面,鞏固學生本節(jié)課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另一方面,更是為了了解學生學習成效是否實現(xiàn)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Step 6: Homework
1. Finish Workbook Section C.
2. Finish the writing: write a passage about Tom.
設計意圖:課外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深化。上面的作業(yè)設計是讓學生鞏固語言知識點并對課文進行總結概括,把讀和寫結合起來。
四、 思維型讀寫課反思
1. 讀寫教學設計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在讀寫教學設計中發(fā)展思維能力不是開展了哪些直接訓練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的課堂活動,而是在原有教學設計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延展、深化發(fā)展的階段。
2. 閱讀問題的設計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性
在讀寫課中,根據(jù)閱讀文本設計促進思維能力的問題,是提升學生認知、強化其知識遷移的核心所在。學生只有完成閱讀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輸出,才能更有意識地投入閱讀與寫作活動,并真正提高以讀促寫的思維能力。
3. 讀寫語言活動中的思維提升
基于英語學習本身的特點和讀寫課的教學目標,都是建立在幫助學生拓展、深入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實施對信息歸納、分析、比較、概括等具體的思維活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3]趙旭輝.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12):51-55.
作者簡介:黃馨,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遠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