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欽龍
一、引領學生嘗試觸摸懸掛的小彩旗
目的:學生對懸掛物體很感興趣,躍躍欲試。讓學生以不同的跳躍方式嘗試觸摸懸掛的小彩旗,以提升學生的跳躍能力。
方法:為了提高練習密度和關注學生運動能力的個體差異,筆者選用小彩旗作為懸掛物,將學生分成4排進行練習(圖1-1)。為了關注到每組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制作了3個不同高度的小彩旗(圖1-2),每1個小彩旗高度相差3cm,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要觸摸的小彩旗,這樣不僅能保證每名學生都能觸摸到小彩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還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讓學生不停地努力,挑戰(zhàn)觸摸更高的小彩旗。
二、借用掛圖,了解原地單腳起跳摸高動作
目的:為更加直觀地給學生講解助跑摸高的動作要領,可請美術教師或者學生畫掛圖并向?qū)W生展示(圖2)。在練習中可提煉動作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和掌握動作要領。
方法:利用掛圖講解動作要領,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上1步和上3步單腳起跳的動作方法,重點提示起跳腿充分蹬地、另一腿積極上擺,起跳腿的異側(cè)手臂伸直上舉。
三、觸摸小彩旗,促使學生練習助跑
目的:為了讓學生能輕松自如地助跑,教師不給學生規(guī)定具體助跑步數(shù),而是給學生1個區(qū)間:3~5步,這樣學生就不會將注意力放在“數(shù)步數(shù)”上,而是放在助跑上,提高了練習效果。
方法:教師講解示范,講解重點:起跳腳的異側(cè)手上舉,蹬地有力充分。強調(diào)重點:蹬地充分有力,蹬地腿異側(cè)手臂伸直向上。
四、利用“圖貼”,強化重難點
目的:利用“圖貼”進一步總結(jié)和鞏固動作重點,讓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激發(fā)和鼓勵學生繼續(xù)練習。
方法: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本課的重難點,教師課前給每名學生胸前貼了2個“點贊”圖貼(圖3-1),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將圖貼分別貼到起跳腿和觸摸的手上,以達到提示自己的目的。
為了提高圖貼的使用效果,教師引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如果重難點已掌握,不需要圖貼提示了,就可以將“點贊”小圖送給進步比較大的同伴,以此來鼓勵同伴,促使生生評價(圖3-2)。
五、單腳起跳觸摸“竹娃”
目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教師自制了“摸高器”。利用自制“摸高器”,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潛能,提高練習實效性,為“晉級賽”做鋪墊。
方法:“摸高器”有2面:一面是學校吉祥物——“竹娃”(圖4-1),另一面是用可粘貼的魔術貼自制的“摸高貼”(圖4-2)。將學生分成4組,教師利用學生都較喜歡的“竹娃”,提示突破難點并進行德育滲透教育:“‘竹娃是學校的吉祥物,我們要尊重它,只能觸摸它,試試我們能觸摸到‘竹娃的哪個部位,不能去拍打它?!边@一提示較好地解決了學生起跳點過遠和起跳不充分的問題。
六、巧用“魔術摸高貼”,對比賽進行評價和總結(jié)
目的:利用自制“魔術摸高貼”,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通過比賽,讓學生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關注每一名學生,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成就感。
方法:“魔術摸高貼”的“摸高器”是教師利用雙面粘貼帶做成的。上課之前,教師將帶有學生姓名的小粘貼“名牌”發(fā)給學生,每名學生2個,也就是每名學生有2次機會將帶有自己姓名的“名牌”粘貼到“摸高器”上,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摸高的高度和同伴摸高的高度,從而對自己和同伴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評價,也能很清晰地找到努力的目標(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