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斌
(青川縣建峰鄉(xiāng)中心小學校,四川 廣元 628115)
一線從教多年,我們像擺渡人,駕知識之舟送走一屆又一屆學生。我們對每屆學生也有清醒認知:幾十人的班級,再差,也總有幾個優(yōu)秀的;再好,也總有幾個差勁的。這正如人的十根手指伸出總有長短。剛從教時,我們很功利:對成績差點的,總是恨鐵不成鋼——批評、責備,偶爾還伴有懲罰??墒菑慕叹昧耍悴虐l(fā)覺,我們曾經(jīng)認為差的,好多走出社會后反而混得風生水起,而且對你尊敬有加。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再也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我們所認為的的差生,相反我們應更加關愛他們,讓他們在學生時代健康成長。
怎樣關愛他們,讓他們更健康的成長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教師要在人格上一視同仁。教師不是為成績而生存的,教學業(yè)績對一個教師固然重要,但他不是全部。教育學生首先是成人,然后才是成才。優(yōu)生固然是教師掌上明珠,差生何嘗不是他們父母的心頭肉呢?孩子父母們都渴望孩子在學校受到優(yōu)待。我想我們教師看待優(yōu)生與差生,正如看待松柏與灌木一樣,松柏成才可以做擎天之柱,但灌木卻也可以涵養(yǎng)水土,美化環(huán)境,成為柴禾。他們沒有本質(zhì)不同,只有分工各異。紅花當然美麗,可是沒有綠葉的襯托它也會顯得單調(diào)。由此,對待優(yōu)生與差生,我們教師一定要平等看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深入了解,區(qū)別對待。和學生相處久了,你仔細觀察,你會發(fā)覺學困生“學困”原因各異。有的是學習習慣差,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不做筆記;有的是懶惰,課堂聽講,但課后不完成作業(yè),不復習;有的是學習方法問題,聽課做筆記很認真,但做事總是舍本逐末,影響知識消化吸收;還有少部分智力存在問題。學困原因不同,我們教師采取方法不同,只有對癥下藥,效果才明顯。
第三,培養(yǎng)耐心,用愛的源泉澆灌。學困生接受知識教育慢,犯的錯誤次數(shù)多,需要我們有更多的耐心與愛心。對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我們要反復提醒,有時是眼神,有時是動作,總要想方設法讓他注意力回到課堂,經(jīng)常檢查他的筆記,促使他不分心;對于懶惰的學生,我們要寬嚴相濟。懶惰的學生最會給自己找理由,我們要給他們講業(yè)精于勤的道理,而且要經(jīng)常抽查他們的筆記,督促他們的作業(yè),對他們不完成作業(yè)一味給自己找理由的行為,我們必須適度懲戒,強力促使他們改正;對學習方法不科學的學生,我們要不厭其煩的指點他們,讓他們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對于智力原因?qū)W生,我們要適當降低要求,給予更多關愛??傊?,學困生的教育,我們要花費大量力氣,要費更多口舌,還要降低我們的期望值,對學生每一點進步我們還必須及時鼓勵,不讓他們產(chǎn)生厭學情緒,讓他們感覺是沐浴著愛成長。
第四,設置作業(yè)有梯度,讓學困生拾級而上,體驗成功的愉快。作業(yè)設置,有知識的、能力的、提高部分。針對不同學生,我們要求他們完成不同習題,這一過程他們都必須努力,當辛苦之后終于體驗成功,無形中效激發(fā)了他們的斗志,從而有信心踏上以后征程。
學困生的教育費時費心費力,很容易激起教師情緒震蕩,這種時候我們更需冷靜。我們可以把教育他們看作是攀越一座險峰,當我們教育成功了,就如同登頂后閱覽了無限風光,那是令人多么欣喜的事情。黃山松生長耗時很長,也很難成棟梁之才,但他們盤曲虬枝卻成了令世人驚羨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