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英
(重慶市酉陽民族小學,重慶 4098000)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教學的目的不是教會學生應對考試,而是授予學生學習的能力,挖潛學生未開發(fā)出的潛能,進而在未來提高整個國家人民的素質。而當今,我們很多教師和學校教育還是以分數(shù)來衡量,成績定義學生的成敗,其實這是教育的悲哀。成績固然重要,只能是教育的外在表現(xiàn)之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深層次的能力才是至關重要的。
小學語文綜合性極強,是貫徹其他學科的紐帶,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窗口,是知識海洋的源泉,是科學文化大廈的基石,也是人類社會重要交際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小學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尤其在素質教育的提倡下,更加注重學生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能力,在做數(shù)、理、化題目過程中,遇到實際應用的問題時,題目中每個字都認識,就是找不到考點。其實這類題目的本身不是難點,難點在于題目長,找不到中心思想,所以讀了半天不知所云。這就說明扎實的語文功底是至關重要的。學好語文課,理解能力必然變強,其他學科自然受益于良好的語文基礎,也自然變得易學易懂,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的學習確實甚為重要[1]。
語文本身就是一種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重要標志。而語文教學則是學校教學重要的課題,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如果接受良好的語文教育,無形中會有效地促進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取得巨大成功。因為語言是人類社會聯(lián)系的樞紐,也是人類文化的載體。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合理應用祖國的文字,使小學生既有初步聽、讀、說、寫的能力??梢姡囵B(yǎng)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應在聽、說、讀、寫四方面下功夫。因此,將各種方法應用于語文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學習教材,學生學習老師。可想而知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一定受到局限。所以一定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樹立“學生是主體,老師是客體,轉化角色”的教學理念,構建和諧、開放、自由的教學氛圍。課堂中,老師要“放低姿態(tài)”,以朋友的身份參與,而不是以領導的模式進行溝通,教學中在可控的情況下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在放松狀態(tài)下主動的接受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暢所欲言,而教師應該循循善誘,用愛和真誠去啟發(fā)學生,用包容和換位思考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犯錯行為,絕不能挖苦、指責、刺激學生,而使之失去自主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其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授人以漁。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的課堂,才會逐步讓學生拾起學習的自信心,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的[2]。
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是學生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因為知識是固定的、抽象的,而想象力則囊括整個世界。這表明了想象力的內涵在人類文明進化中何等重要,如果缺乏想象力,科學就不會生根發(fā)芽,何談開花結果,文明之路何談一脈相承。那么我們如何將想象力通過語文教學植入到學生們“身、心、靈”當中呢?
首先,離不開豐富的教學素材,用教學素材誘導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這里提倡教師在教學中多利用教材、教具、圖片、模型、多媒體、實物以及學生的情感體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感知力,慢慢積累豐富的感性認知,這樣想象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質的提升。
其次,知識面擴展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重要條件?,F(xiàn)在,很多教師只是為了講課而講課,照本宣科,這樣無論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其實這是教學的最大忌諱。教學活動中,應充分利用教材,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溫故知新,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創(chuàng)造性訓練,進而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講解《龜兔賽跑》時,領會課文寓意后,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去激勵學生們去展開想象:兔子不服氣,再跑一次;烏龜驕傲自大,得意忘形等等角度,去傾聽孩子們的故事,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詞,多給學生們鼓勵,這樣孩子們積極性就更高了。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過于求同,是阻礙學生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最大障礙。創(chuàng)新思維換個角度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找不同,別出心裁。課堂中應給與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和空間,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換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而逆向思維,就是朝著固有思維習慣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從而得到意外的理解和答案。在教學中,可以將學到的知識因果互換,鼓勵學生順瓜摸藤,鍛煉學生的反著想問題,這樣不但對知識認識深刻,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3]。
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更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搖籃。語文教學中,教師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去澆灌祖國的花朵,腳踏平凡的崗位,全心全意去建筑祖國的大好河山。未來世界競爭的本質就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如果小學語文則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那么創(chuàng)新能力則是國家發(fā)展最根本的動力源泉。所以,必須通過語文教學的各種舉措去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勇于開拓新的進步階梯,去發(fā)現(xiàn)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