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香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北關小學,遼寧 本溪 117000)
如果學生們在年少的時候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他們就會在今后的發(fā)展方面受到影響,所以小學階段對學生們今后的成長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小學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們營造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們都能夠在班集體當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下面本人就與各位小學班主任一同探討這方面的實施策略。
班主任與學生們接觸的時間更長,他們在管理班級的時候要為學生們樹立榜樣力量,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班主任要讓學生們懂得見賢思齊,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這樣學生們的行為習慣就能夠逐漸與學生融為一體。在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教育學生們使用文明用語,關心班集體、團結同學,那么班主任就要以自己為標準,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付出足夠的耐心,為學生們營造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學生們有一個模仿的對象,班主任還要多表揚學生們,如果學生們做得好,那么教師要給予一些獎勵,讓學生們都能夠積極地模仿這些行為,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
班主任要讓學生們明確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并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點,這樣學生們就能夠沿著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努力地提升自己,班主任要帶領學生們認真學習行為守則與行為規(guī)范,并為學生們設計個性化的成長方案,讓學生們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大致地記錄下來,直到學生們能夠非常自然地形成良好地行為習慣,當學生們再次翻看之前的記錄時,學生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的變化,這是一種能力的提升過程,學生們就會知道如何形成一種能力,在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過程中能夠運用這種記錄的方式約束或形成自己的行為。
班主任要走到學生中間,多了解學生們當前的狀態(tài),從細節(jié)之處培養(yǎng)學生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當學生們在參與一些儀式、表演等活動的時候,教師要規(guī)范學生們的禮儀動作,讓學生們的精神面貌展現(xiàn)出來。微笑是最治愈、最有魅力的一個行為,對自己微笑能夠讓學生們的心態(tài)更平和,小學生在考試之前會比較焦慮,那么教師可以訓練學生們微笑的動作,帶領學生們深呼吸,逐漸緩解學生們焦慮的情緒。班主任不僅僅需要教書,還需要育人,他們希望學生們能夠做的更好、不斷完善自己,所以在細節(jié)方面更要引起重視。
家庭氛圍對學生們的影響非常大,學生們在學校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需要家長們在家庭教育當中繼續(xù)保持,這樣學生們的行為才能夠更加固定,而且父母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孩子們,那么班主任就要與家長保持密切地溝通,讓家長們?yōu)閷W生構建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讓學生們能夠接受科學的教育,這樣學生們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效率和質量才會得到提高。學校可以組織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到班級里參觀,走到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當中,了解班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家長們的教育水平。
家長們要積極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對學生們行為訓練進行強化,讓學生們形成這種意識,學生們的行為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學生們學習好的行為需要的時間更長,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們見證他們的成長變化,對良好的行為進行反復地練習和訓練。比如,當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時候要注重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們在學校里會有早讀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在家庭教育當中,家長就要安排孩子們有固定的時間來聽英語,磨煉學生們對英語的感覺,這樣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才能夠有所提高,而且聽英語是需要不斷堅持的,這種習慣需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養(yǎng)成。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生的成長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班主任和家長要重視學生們的這方面發(fā)展,從學生們的實際成長情況出發(fā),為他們設計合理的、個性化的成長方案。在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地融合起來,實行雙管齊下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們不斷堅持,通過他們自身約束力的提升,他們的行為習慣將會更加穩(wěn)定,班主任和家長要給予學生們足夠的耐心,讓學生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