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
(重慶市巫山縣泰昌初級中學,重慶 巫山 404700)
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想象空間。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日常的知識教學以外,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而教師在課堂上只需要扮演輔導者和約束者即可,不能過多占據(jù)課堂的教學時間,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
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種長遠的教學過程,它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自學空間和時間。初中數(shù)學的知識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內容,除了需要應付中考以外,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一定的影響。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改革深入,對于應試教育和素質方面的教育爭論話題越來越熱烈,當前,很多學者認為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成人的關鍵,而應試教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所以,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應試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規(guī)劃。為此,教育部門已經明確必須要提倡雙重教育,既要提高應試教育,也必須要滲透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幫助,互相競爭,以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思考習慣,以此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其他知識的學習,為后期的數(shù)學知識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第一步。那么,怎樣引導學生進行預習,是教師當前教學的難點。為此,教師應當提前分析課堂的教學內容,制定詳細地教學方案,并分列出預習階段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帶著預習的問題,研究課本知識,并從中找到答案。比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就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物體或者建筑是平行四邊形的?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你們可以動手畫一畫平行四邊形,觀察它們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最后,由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一一告知學生們正確的答案。通過這樣設問的開端方式,引導學生集中思考,分析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教師的幫助以外,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是非常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或者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競爭,在競爭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他學生的長處,以此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既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比如,在進行“軸對稱”教學時,教師能夠以4人一組,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組分別剪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梯形等形狀,然后,讓學生觀察,并分析你們剪出的哪些形狀屬于軸對稱圖片,并說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接著,學生之間開始交流和討論,學生則通過共同思考和分析,得出結論。最終派出一位代表,說出自己小組的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學能力。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堂約束,使很多學習觀念都是比較封閉的,導致學生認為課堂教學知識枯燥、乏味。為此,教師可以將課堂知識以課外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下,學習相關的知識點。比如,在進行“相似三角形”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校園內尋找哪些物體屬于相似三角形,再用尺量出它們的長度,最后,將實際轉換為類似三角形的課堂模型,讓學生分析其中的特點。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利用數(shù)學知識自主思考問題,也能夠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
結語:總而言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課本的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同時,注重日常觀念的滲透,加強學生對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認知。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