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貴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它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禾嫒酥\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教授的學業(yè)是否復習了?從句子的內容看,它有兩個層次,一是說每天要進行多次的反省,二是說反省的具體內容。首先為人思謀事情盡不盡力。盡心盡力既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行為。盡心盡力、忠心不二便有責任在、擔當在、坦誠在。謀事盡心,才能不茍且,不敷衍,這是為人的基本德性,也是一種光明的人格特質。其次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古人曰“同門曰朋,同志曰友”,這里是有內外之分,但不管內外,對于他們都要講誠信。不能虛假,不能矯飾,更不能玩陰的,弄邪的?!靶拧笔菭顟B(tài),是追求,是筋骨,是人格。“人無信則不立”,人無信則拘囚,信是通達人際關系的橋梁,是事業(yè)發(fā)展的翅膀。再次專指學生的學習。這里的學生我感到不應單單指在校的或者在私塾中跟老師學習的學生,也應包括社會上跟老師學習手藝的人。能夠把老師傳授的不管是知識,還是手藝,認真地加以溫習是一種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知識在反復中得以鞏固,技術在反復中才能精湛。大凡“運斤成風”的巨匠,莫不如此!
強調“日三省”,為什么僅僅強調這三項內容呢?如果我們把他的說法,聯(lián)系起來看就清楚了。這三點是“忠”“信”“學”,這都是孔子特別強調的。我們說儒學就是成人之學,也可以說是“大人之學”“君子之學”,它追求的是一般人進階為“君子”的學問。君子首先的品質就是“忠信”,而要想進階為講忠信的君子,其“學”又是其基礎,而“省”則是關鍵。不省不知錯,不省不知差距,不省不知發(fā)憤,不省不能超越。反省是人格修煉之始。
陶志瓊指出:“教師擁有反思品質,就意味著有變得越來越聰明的可能,就意味著其有追求智慧境界的傾向?!狈此际且环N優(yōu)秀品質,它對我們行為的檢視、矯正有著積極的作用。當我們有了反思的意識,也就打通了個人修養(yǎng)、學識上升的通道。反思,也是一種促使自身健康成長的生命智慧。反思對我們老師的思想進步、修養(yǎng)提升、學業(yè)的進階十分重要,但我們每天應做哪些反省呢?試模仿其言說如下:
吾(師)日三省吾身:德能為師乎?身正為范乎?教而盡力乎?行為懈怠乎?學問有進乎?方法求新乎?態(tài)度和藹乎?引導精準乎?知行結合乎?智慧增長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