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軍
(永豐縣實驗學校,江西吉安 331500)
語文在我國義務教育的背景下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在小學階段小學語文更是最為關鍵的一門學科??梢钥隙ǎ瑢W好語文,對其他科目的理解和閱讀能力,以及對學生的言語分析能力及社交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目前,在新課標背景下,隨著我國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國家正在逐漸重視語文教學的培養(yǎng)。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師生互動應該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根據目前我國的教育現狀,在小學階段,部分學生可能由于家庭情況等原因并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學前教育。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天真愛玩,他們并沒有養(yǎng)成自我約束力和控制力,思維集中能力也較差,所以平日里教師們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師生互動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廣泛積極地開展師生互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推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更使教師能夠更深入透徹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理解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們觀察能力、傾聽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課堂里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們應當提前做好準備,對班級里的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和該學生的性格都應有所了解。這樣有利于教師開展或改進后續(xù)的教學計劃和活動,提出有目的性的策略,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困惑和無助。
要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們首先應該做的是改善師生關系,增加自我親和力。在孩子們進行義務教育之前,忽略學前教育,小學應當是孩子們進入的比較正式的、節(jié)奏較快的小型社會,許多孩子剛剛進入班級時都會有些許不適。所以這個階段的學生們都是一種比較青澀的狀態(tài),就好似進入社會大染缸之前的清水,如果教師沒有擺正和規(guī)范自己的角色和行為,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和害怕的情緒,這樣會導致學生因為老師的情況而對該教學內容產生厭煩情緒,影響學習進度。
教師們在教學之余,應留心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和用心程度,判斷該學生是否會因為自身原因產生厭學情緒。如若是,則教師應想辦法解決這種問題,比如:課下多與學生進行友善的溝通探討,將自己對學生的關心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耐心講解,用平穩(wěn)的情緒解決學生的問題而不是批評和苛責;可在課堂里開展適當的教學游戲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
進行課堂提問,引導學生舉手發(fā)言或提出問題,是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很關鍵的一部分。通過提出問題和引導學生舉手發(fā)言提出問題可以讓教師比較客觀地了解學生對課文或知識的理解程度。在進行課堂引導之前,教師首先應優(yōu)化或強化自身的語言溝通能力,因為目前致課堂上許多學生對舉手發(fā)言或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都有些抵觸和不夠積極。教師一定要耐心和藹。對于被提問者對答如流的情況,教師自然不用過于擔心,只需要提出適當的表揚即可。但是對于回答上有一定困難或者障礙的同學,教師應對其細心講解。因為教師此時所面對的不只是被提問者,還有其他課堂上的同學,如果沒有做好表率,所問的問題刁鉆刻薄,態(tài)度生硬惡劣,會給全班同學都造成一個不好的表率,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們對于上課時回答問題的抵觸性。至于對課堂上溜號或者沒有認真學習的學生,教師應采取比較針對性的策略。
在進行課堂互動和話語溝通時,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多樣性也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溝通方法。在平日里的課堂教學中,對于某些過于內向或者油鹽不進的學生,傳統的溝通方法或許已經沒有用處,多處情況下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與其唐僧念經般地諄諄教誨,不如巧妙地循循善誘,真正地把學生的興趣提起來。而目前增加教學多樣性的方法有這些樣例可供參考:一是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相比于傳統地照著課本講解和板書,對于某些抽象的概念價值或者比較晦澀難懂的散文詩集,在小學生這個年齡段下,沒有一定的社會閱歷,他們是很難理解課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深意和價值觀,進而造成對該文章沒有興趣,在臺下昏昏欲睡,很難跟上老師的思路和進度,影響溝通效果。對于這種情況,教師便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將復雜生硬的文字利用視頻或圖片的形式表達出來。例如“草船借箭”和“破釜沉舟”這些成語,小學生很難理解,這時利用圖片和視頻的表達方式,問題便迎刃而解了。二是多多開展一些課堂專題活動。例如在講某一篇課文時,在講解完畢后,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在組內討論,探討一些對文章內容、中心思想的看法和感受,以及一些自己仍不明白的內容或者是一些對課上老師教學方法的改進等等。相比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探討,組內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討論可以有效避免年齡上的隔閡,學生在面對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和或伙伴時,可以完全放下自己心中的顧慮,暢所欲言,對于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學習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與幫助,甚至完全改善某些學生內向的性格。三是可以利用情景構建,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講解某些話劇內容時,可以在課堂內指派某些學生,分配他們的角色,把所學的課文內容按照課堂話劇的方式重演一遍。這樣的方式對于課堂互動很有成效,學生比較有興趣觀看這樣的表演形式,表演的學生也能身臨其境地體會課文中主人公們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的心理狀態(tài)和感受,有效地體會文章中人們的情緒變化和思想感情,對于學生理解課文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在進行情景構建重新表演時,學生們在進行到某一項內容時,會不自覺地發(fā)現某些問題,從而提問與討論,這對于學生與學生或學生與老師的話語溝通都有很大幫助。
在目前的小學校園里,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占大多數,許多年輕的小學語文教師在畢業(yè)后,面對這些稚嫩的新面孔,還是難免會有些放不開,一旦碰上某些同行教師或校內領導在后面聽課,甚至會進入完全死板的狀態(tài),在臺上一字一句地念課文和教案,完全沒有心思去顧及臺下學生們的狀態(tài),很少溝通,會造成課堂進度的停滯不前。所以,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應學會感情渲染,同時應率先自我代入。比如在講解某些古詩文和詩歌時,教師應聲情并茂,采用抑揚頓挫的聲調去有感情地朗讀一遍課文,然后用充滿情感的語調為學生們講解該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故事內涵。教師首先應做出表率,放得開自己,表現出自己對文學的熱愛或對某些文章的贊美,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放得開自己,才能引導學生宣泄出自己的情感,這對于學生深層次地理解和表達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教師也會借此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對于授課方式的改進也有了經驗。
師生互動對于小學生這個初步進入課堂的群體來說是很重要的,前期的循循善誘和悉心指導會讓小學生逐步放下自己的害羞和膽怯,初步獲得高效的學習方法離不開師生之間的耐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