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瑩 (江蘇啟東市寅陽小學)
小學語文閱讀知識結構雖然簡單,但是鑒于學生的閱讀習慣、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具體如何利用思維導圖,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任何一名有經驗的教師都能秉持“人本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讓我們看到了教師的教學智慧,看到了學生思維的多元性,展現(xiàn)了課堂的精彩紛呈,每一個思維導圖都能讓學生收獲不同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啟迪智慧,培養(yǎng)能力。具體來看,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靈感源于思想的碰撞,而思想的碰撞取決于不同思想行為之間的深度交流。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下,師生間可以一起討論和分析閱讀知識,在既定思維框架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群文閱讀認知,從而讓學生的群文閱讀經驗和群文閱讀技巧越來越豐富。
思維導圖并不是讓學生簡單的重復教師的教學思路,而是形成屬于自己的群文閱讀風格。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學生就有一種群文閱讀思路和方法,即使閱讀相同內容,其主觀感受上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群文閱讀需求,如此一來學生的群文閱讀興趣也就更高。
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秉持“人本教學”理念,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但是每個人的課堂角色定位還是有些不同,正是由于這些不同,讓教師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下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據(jù)此,本文將根據(jù)課堂角色定位的不同分析思維導圖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具體如下:
有些教師擅長以課堂提問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這種引導方式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同問題的引導下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繼而獲得知識。這種課堂角色定位讓教師更加靈活的運用思維導圖將教材中不同的閱讀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
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好地發(fā)揮教材功能,需要設置一個單獨的大問題,采用思維導圖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討論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依據(jù)思維導圖解決問題,擴大自己的閱讀量,繼而提升閱讀質量。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時,教師設置一個大問題“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和壯麗的奇觀?”根據(jù)這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由點到面,涉獵《變色龍》《黃山奇松》等其他文章,由于學生涉獵廣度不同,其思維導圖也必然有所不同。
有些教師擅長以課堂解答者的身份幫助學生解惑答疑,這種引導方式與問題引導正好相反,是通過學生自學提問,然后教師領著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下,教師則需要先通過合理架構,統(tǒng)整主題閱讀制作自己的思維導圖,然后讓學生按照思維導圖進行閱讀。如此,學生就會在不自覺中形成新的閱讀思路,也會產生許多問題,此時教師通過解答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原有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學和做》時,教師以《學和做》作為閱讀主題,將“學”“做”作為思維導圖的起點逐步拓展教材里的文章,然后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在閱讀中學生必然會產生閱讀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加入教師的思維導圖中,并通過深度閱讀解答問題,如此,教師的思維導圖就能因為學生而不斷豐富,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到此,學生的思維導圖也建立起來。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讓學生的群文閱讀方法變得多樣,群文閱讀興趣越來越高,教師的課堂角色定位更加靈活。鑒于思維導圖的重要應用價值,教師需對其進行深入而系統(tǒng)的研究,同時不斷吸納新的教學理念和經驗,從而提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成效。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尚有很多不足之處需各位讀者朋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