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科的主要教學任務(wù)之一。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一直為較好地完成這一教學任務(wù)而不懈地努力。然而,目前初中生整體的寫作狀況并不樂觀:有的作文語言枯燥、內(nèi)容空洞;有的作文層次不清、描寫不具體;有的學生不知所措,難以下筆……要想改變這些現(xiàn)象,并無捷徑,關(guān)鍵要靠平時加強多元訓練,引導學生注意知識的日積月累,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那么我們需要從哪些方面訓練,對學生進行引導與培養(yǎng)呢?現(xiàn)聯(lián)系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語言是文章的最基本的細胞,題材是文章不可或缺的血肉。學生作文語言枯燥、內(nèi)容空洞,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語言積累不夠。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加強語言積累方面的訓練。
為此,我首先要求學生要完成印發(fā)的《讀書筆記本》的任務(wù),按照課文的順序逐課逐項地摘錄,完成每課的“優(yōu)美詞匯”“經(jīng)典佳句”“精彩片段”“寫作特色”“句段仿寫”等欄目。每天語文科代表統(tǒng)一時間或自主選擇時間摘錄、背誦,變書本知識為學生的語言積累。其次組織學生去學校圖書室借閱語文書刊,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去學校閱覽室閱讀報刊時間和一次班級報刊交流閱讀時間,確保學生課外語言積累的資源與時間。同時要求學生從這些課外閱讀中找“為炊”之“米”,把較美的詞語、精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典型的事例、寫作的藝術(shù)特點等摘錄下來,分門別類地整理成一個個知識系列。為促進學生這些知識的內(nèi)化,我還每三周組織一次課外閱讀知識交流會,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寫文章就像蓋房子,房子要一層層地蓋,文章要一段一段地寫。學生作文層次不清、描寫不具體,我就利用小作文本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開展單層意思的簡短語段的訓練,即單項訓練。如一篇命題作文的開頭或結(jié)尾,一個肖像、一段對話,一個細節(jié)、一種心情,一個片段、一個場面逐個地練,再訓練將兩個層次的話銜接成一大段話。這種單項訓練猶如給文章這座房子備好了磚瓦,從而為寫整篇文章夯實了基礎(chǔ)。
當然單項訓練也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設(shè)法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寫作,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作文的欲望。如每一屆新生的第一次作文,我總要對他們展開“猜猜他(她)是誰”的肖像描寫訓練,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對班級新同學展開觀察描寫。過程分為“謎面”和“謎底”兩部分。即先讓同學當堂讀所寫的“謎面”,然后讓大家掃視全班同學找“謎底”?!爸i底”又分兩部分,由于多數(shù)同學之間相互不認識,因而猜的同學只要說出描寫的是幾排幾座的同學,然后再請被描寫的同學說出自己的名字,并對自己作一個簡要的介紹。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寫人物時要注意抓住外貌特征,介紹自己時要注意突出個性特長等作文能力,又熟悉了同學,融洽了感情,活躍課堂氣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為新學年作文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
在以上實寫的基礎(chǔ)上,我又進一步提高單項訓練的要求,展開“虛寫”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如以“等待”為題,讓學生寫一句或一段富有哲理的話,結(jié)果學生們多是妙語連珠。有的同學說:“等待是失望前自我安慰的寧靜。”有同學說:“等待是心帶著希望去休息的家”等等。這些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以簡馭繁的作文能力,又使學生在訓練中得到積累,為一篇完整的優(yōu)秀作文的出爐創(chuàng)造了條件。
語文閱讀教學一個重要的任務(wù)就是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寫作,所以讀寫結(jié)合是學生認知的一個必要的客觀過程。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告訴我們,學生寫作必須從讀中學。
一些學生作文不知所措,難以下筆,其主要原因就是作文思路打不開。我們有寫作經(jīng)驗的人總有這樣的體會,當寫作思路打不開的時候就去閱讀別人寫的同類文章,待有靈感時立即去創(chuàng)作,實在不行就仿寫。所以對于缺少寫作經(jīng)驗,思路不暢的初中學生來說,引導學生從讀中學,其主要方法就是要引導學生在讀后仿照文章的寫作思路去寫。
為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我引導學生仿照課文去寫,也可仿照課外讀本去寫,也可仿照優(yōu)秀作文等刊物里面的文章去寫。如在學生學了人教部編版語文七上第一單元后,我引導學生去寫春、寫冬、寫夏、寫秋,學習了《背影》一課后我也讓學生寫自己的父親,自己的親人……這樣的仿寫多了,假以時日,學生的思路也就開闊了,熟能生巧,自然學生整體架構(gòu)文章的能力也就有了,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也就指日可待了。
多年來,我通過以上多元訓練,學生的語言豐富了,思維敏捷了,“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