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新溝鎮(zhèn)葛橋小學
在課堂上,作文教學方法通常是向?qū)W生提問,然后給學生寫作框架。從過去的經(jīng)驗看,學生對這種方法不是很感興趣,他們對給定主題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寫的作文自然有些僵硬。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生寫作技能之前,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將其放在教學第一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僵化,教師不能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教學,而且學習任務也很繁重。學生在這種氣氛中非常沮喪,大腦通常是空的,很容易保持沉默。對于小學生來說,情況更是如此,他們正處于充滿活力的時期,要平靜下來寫作就更加困難。對此,教師應該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從他們感興趣的地方入手,讓他們注意觀察與分析,做相應的筆記,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培養(yǎng)對寫作的興趣。在指導寫日記的過程中,不應要求小學生寫太多漂亮的句子,只需要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即可。通過這種日記寫作方式,學生可以很好地積累生活中的寫作材料。盡管它不能滿足我們的寫作要求,但可以通過日記記錄所見所聞,從而達到寫作啟蒙的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多年后翻閱日記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有些學生對寫人感興趣,有些學生則側(cè)重敘事,布置寫作任務時,教師不要拘泥于形式,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在課外時間,可以引導學生參加一些與寫作有關的活動。例如,讓學生找筆友寫信溝通,可以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
好文章是通過不斷練習來完成的,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練習寫作,讓他們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寫作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并在寫作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教師提問時,問題最好能使學生眼前一亮,并立即被吸引。作文材料要來自生活,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對學生生活實踐的指導,讓他們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材料才能更豐富,而不是只依靠想象力“畫餅”。學生參加課內(nèi)或課外活動后,可以安排主題為“我的一天”的作文。相同的寫作主題可以與其他學生比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在寫同一題材的差距,在比較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表達能力,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公開朗讀,學生可以提出對作文的見解,并分析結(jié)構(gòu),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這樣做有利于學生不斷學習別人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提高寫作水平。
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寫作時感覺很難,就像嬰兒學習走路時需要幫助一樣,學生寫作文也需要指導。以敘事為例,教師在講敘事的寫作方法時,要告訴學生敘事的幾個要素,讓學生先掌握敘事的能力,然后再為學生提供一些例子。再比如,在人物描寫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描寫的特定方法,例如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周圍的人,寫出人物特征,讓讀者在閱讀文章后知道此人是誰。當然,描寫人物的重點并不在于外貌,而在于靈魂,對情感和內(nèi)心的描寫才是最重要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視心理描寫,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寫作方法,并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結(jié)語:寫作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斷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在此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從學生出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