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瑛瑛,謝國星,祝愿
(江西省惠民醫(yī)院肛腸科,江西 南昌 330046)
肛周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以瘙癢劇烈、對稱性、多形性為主要特點,且治療難度大,存在較大的復發(fā)率,因此易發(fā)展為慢性病變。本病病機復雜,機制尚不明確,目前認為屬于Ⅳ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治療方面多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外用及抗組胺藥物干預,但抗組胺藥物效果有限且不良反應大。激素制劑長期應用則可產(chǎn)生激素依賴性皮炎,引起皮膚萎縮、粗糙,不利于疾病康復[1]。為了提高臨床療效,相關(guān)中醫(yī)藥臨床研究報道不斷涌現(xiàn)。青鵬軟膏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抗炎的功效,對于瘡瘍、濕疹等疾病治療有較好療效。中醫(yī)認為濕熱下注是發(fā)病的關(guān)鍵,本研究將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因慢性肛周濕疹于本院就診的89例患者納入研究并據(jù)隨機分組,觀察苦參湯坐浴聯(lián)合青鵬軟膏外用治療的效果。
1.1 臨床資料 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本研究所有因慢性肛周濕疹就診的患者進行分組,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就診,共89例,均經(jīng)醫(yī)學倫理會審核并知情同意。對照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齡29~74歲,平均(43.81±7.46)歲。病程6~91個月,平均(39.42±8.03)個月;觀察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齡26~73歲,平均(42.19±7.85)歲。病程6~88個月,平均(39.83±7.91)個月。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于本院就診并接受治療,確診慢性肛周濕疹[2](血虛風燥、濕熱下注型),皮損為不超過10%體表面積;②近期正服用其他治療藥物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失禁性皮炎、肛周膿腫等疾病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過敏體質(zhì)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擦凈皮損處皮膚后涂抹青鵬軟膏(西藏奇正藏藥藥業(yè),批號20151009)少許于患處,涂抹均勻,動作輕揉,每次涂抹時間2 min。觀察組:聯(lián)合苦參湯坐浴,方由苦參、黃柏、金銀花、地膚子、蛇床子、白鮮皮、百部各25 g,明礬、生地黃、大黃各10 g等藥物組成。制備:將除明礬以外所有藥物加水浸泡30 min,文火煎煮2次,每次30 min,將兩次煎煮所得藥汁混合,濃縮且定容至1 000 ml,將明礬加入其中,溶解并攪拌均勻,每次治療時取藥汁500 ml,坐浴20 min,溫度以皮膚不覺灼熱為宜,每天2次,兩組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情況,選取瘙癢、丘疹、紅斑、鱗屑等癥狀,均對病情采取3級評估。紅斑:0,不存在紅斑;1,可見紅斑,顏色呈淡紅,量少,僅局限分布;2,紅斑顏色較顯眼,散在分布;3,顯著發(fā)紅,肛周大片存在。瘙癢:0,患者皮膚無瘙癢;1,肛周皮膚輕度瘙癢,不需要搔抓;2,瘙癢存在,但尚可忍受,有時搔抓;3,瘙癢嚴重,經(jīng)常搔抓。丘疹:0,不存在丘疹;1,可見小丘疹,僅局限分布;2,丘疹散在分布;3,丘疹肛周大片存在。鱗屑:0,不存在;1,鱗屑面積不大于25%皮損;2,鱗屑占26%~50%皮損面積;3,鱗屑占51%以上皮損[3]。②臨床療效:據(jù)總癥狀積分降幅判定。治愈:上述癥狀消失,總積分降幅≥90%;顯效:上述癥狀基本消失,可維持正常工作及生活,總積分降幅<90%,≥70%;有效:癥狀改善,總積分降幅<70%,≥30%;無效:各癥狀未改善[4]。③復發(fā)率:治療后對患者進行持續(xù)12個月隨訪,觀察復發(fā)率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結(jié)束所得數(shù)據(jù)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總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總癥狀積分具可比性;治療后兩組總癥狀積分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總癥狀積分更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總癥狀積分比較(分,±s)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minutes,±s)
表1 兩組總癥狀積分比較(分,±s)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minutes,±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后4.81±1.32a 2.07±0.46a 13.164<0.05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組間)P值例數(shù)44 45治療前9.04±1.73 8.93±1.59 0.507>0.05
2.2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42/45),高于對照組的77.27%(34/4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01,P<0.05),見表2。
表2 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n(%)]
2.3 復發(fā)情況比較 觀察組總復發(fā)率13.34%(6/45),低于對照組的34.09%(15/4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17,P<0.05),見表3。
慢性肛周濕疹是一種由多因素引發(fā)的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疾病,目前認為遺傳因素基礎(chǔ)上,受到環(huán)境及體質(zhì)影響引發(fā)的遲發(fā)型超敏反應是發(fā)病的關(guān)鍵。慢性濕疹多由急性濕疹治療不徹底發(fā)展而來。糖皮質(zhì)激素及抗組胺藥物的應用可取得一定療效,但長期激素外用可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而增大治療難度,抗組胺藥物則效果有限,并且不少患者可在停止治療后病情反彈[5-7]。
表3 復發(fā)情況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s[n(%)]
中醫(yī)認為本病重要病機是血虛風燥,熱毒內(nèi)蘊日久不愈可損傷陰血,陰血不能濡養(yǎng)肌表則皮膚脫屑甚至皸裂;血虛風盛則皮膚瘙癢,久病瘀血內(nèi)存,故而皮膚肥厚;而肛門處下焦,濕性粘滯,易侵犯下焦,加之肛周皮膚受到糞便刺激且難以保持干燥,從而引發(fā)濕熱邪氣,最終形成血虛風燥、濕熱下注證[8]。青鵬軟膏具有散瘀消腫、消腫止痛功效,是常用的藏藥制劑,由余甘子、亞大黃、棘豆、安息香、麝香、寬筋藤、毛訶子、鐵棒錘等藥物組成。研究表明,亞大黃富含蒽醌類物質(zhì),可有效抑制大鼠蛋清性、甲醛性足跖腫脹,且可預防炎癥反應引起的肉芽腫增生;麝香富含多肽蛋白,可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減輕組織水腫;余甘子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于細菌、真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9]。王國穎[10]采用青鵬軟膏治療慢性濕疹效果顯著,療效與單用派瑞松軟膏外用相當,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我們發(fā)現(xiàn)青鵬軟膏單用時效果有限,尤其對于肛周濕疹患者而言難以有效清除濕熱病邪。苦參湯是治療本病的常用方,方由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蛇床子、白鮮皮、明礬解毒消腫、化濕止痛;黃柏清熱燥濕;百部殺蟲止癢;熱邪日久不去可加重陰液虧虛,導致氣血虧虛,生地黃既可清解里熱,又可涼血散瘀,避免邪熱入里;大黃通腑泄熱,并有涼血止血功效。
觀察組聯(lián)合苦參湯坐浴,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瘙癢、丘疹、紅斑、鱗屑等總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則高達93.33%,證實了其顯著療效;病情反復,復發(fā)率高是慢性濕疹的重要特點,本研究對患者進行持續(xù)12個月的隨訪,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總復發(fā)率更低。中藥坐浴是熱療和藥療的完美結(jié)合,可通過蒸騰的藥氣熏洗患處,促進關(guān)節(jié)局部血液,起到活血消腫、疏通腠理作用,從而促進疾病的康復。綜上,本研究認為苦參湯坐浴聯(lián)合青鵬軟膏外用治療慢性肛周濕疹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