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盛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實施以及新課標的逐步推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漸漸成為了各個高中學校的一項重要教育任務,而其中的德育部分更是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這同時也就對具體班級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高中班主任就需要在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給予學生德育諸多關注,以借助不斷改善的德育策略助力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綜合提升。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策略
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高中班主任就需要基于素質教育理念以及新課標要求轉變自己的教學管理思想,將學生德育當做重點納入自己的班級管理活動當中,進而不斷基于所教學生的具體思想道德狀況進行策略研究與改進,以最終有效提升班級學生的整體思想道德素質。
一、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
一直以來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師都是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教育模式,沒有貼近與學生的距離,并不能夠對教師的德育工作有認同感,反而會讓學生有一種不切實際的不真實感。教師應當力求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符合時代特點的新型師生關系,在與學生們相處時一定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做到不歧視成績不優(yōu)秀的學生和年齡較小的學生。教師在心理上要相信學生并對每一位學生充滿期待,做到沒有舊觀念的歧視,讓學生處于一種與自己平等地位的溝通方式,才能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殷切期待。讓學生能夠與老師打成一片,才能夠讓學生向老師打開心扉,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沒有顧慮,否則學生害怕老師或者不敢向老師吐露心聲,教師就無法明白學生的心里,從而無法正確開展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二、德育工作需要與時俱進
時代發(fā)展到今天,隨著如今西方思想的沖擊,對國外的向往,當今學生對國家的概念逐漸淡化,所以愛國主義教育是毋庸置疑的成為當今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點之一,也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教育方向。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結合當期的時代特點,調整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內容、目標,使之與當今社會的主流思想與時代發(fā)展脈絡相吻合。如果想要讓高中德育工作要與時代同步,就首先要培養(yǎng)具有現代人格的高中生。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夠像過去的那樣的工作方式,不能夠以學生是否犯錯,犯了多大的錯誤就以此來定性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不能將其視為衡量一個學生德育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據。所以德育工作不是以簡單的單方面因素或者主觀臆斷來決定的,而是需要建立一套獨特的德育評估體系,并通過這個體系監(jiān)控高中生思想道德的變化趨勢,同時針對一些與眾不同的問題,單獨看待集中研究再找到解決的方案。
三、將傳統(tǒng)的說教教育轉變?yōu)殡[性教育
(一)重視班級環(huán)境建設對于德育實效性的影響
想要體現出班級管理工作德育的實效性,首先就要從班級環(huán)境的建設入手突出主觀教育意圖,在實踐中高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引導學生動手進行黑板報的制作與設計來將一些名言、警句進行展示,在圖文并茂的作用下來發(fā)揮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具體環(huán)境物質形態(tài)的有機融合力量,將班級管理工作的德育實效性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滲透,為每一名高中生日后的發(fā)展與進步提供基礎保障。
(二)從自身形象出發(fā)打造良好的德育導向
與其他階段教師一樣,高中階段的班主任同樣也需要通過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來將個人的形象形成一種榜樣,來無時無刻的對學生們產生影響。正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不僅思想上十分叛逆,而在行動上也非常容易收到外界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班主任更是要從自我做起為學生帶來良好的行為指引,通過重視教育、尊重學生的角度來獲得學生的雙向尊重。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行為指引,通過鼓勵學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來深刻的領會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每一名高中生才能夠在不斷改進與學習中逐漸走出一條適合社會發(fā)展與個人進步的道路。
四、以身作則,避免空洞說教。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頭雁,自然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班主任的言行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一個高中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提高自身素養(yǎng)、做好表率、行為師范是重要前提。在做好德育工作前樹立個人威信是極其重要的。有的教師靠學生“怕”自己樹立威信,有的班主任靠學生的“敬”樹立威信。怕老師的學生往往對該老師的教育理念不屑一顧,敬老師的學生常常愛屋及烏,反而很容易接受這個老師的觀點并對其做法進行效仿。所以,高中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就要積極表率提升個人魅力,從而將德育隱形教導給學生,使其自然接受才是良方。
五、轉變德育教育理念。
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往往由于外界條件和動機不足,只是單純的理念教育,缺乏實踐教育。理論與實踐長期不結合就會使學生產生懷疑的心理,對于德育學習感到學習困難。德育工作收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只有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真正消化德育教育所要傳達的觀點。所以,高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帶領學生進行德育實踐。舉例來講,各地中學可以與當地的福利機構、養(yǎng)老院和圖書館等公共服務機構達成合作,定期組織學生做志愿者活動實現自我價值、開闊視野、接觸社會,也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六、開展課外實踐,深化學生思想道德體會
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學科教學,班主任不可能單憑理論性的知識講解就促使高中生們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但是在以往的德育過程中,高中班主任或者對此沒有一個深刻的認知,或者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卻不加以重視,因此他們所進行的德育工作往往都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鑒于此,平時在對高中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高中班主任就要定期帶領他們開展一些相應的課外實踐活動,以益于學生們深刻體悟思想道德理念的內涵,切實改變自己的實際行動。
結論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效性研究并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每一名班主任都應當以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來展開具體工作,愿每一名班主任都能夠以科學的導向、正確的價值觀來為學生的發(fā)展夯實基礎,站在思想品德、政治素養(yǎng)、心理素養(yǎng)等方面進行全面培養(yǎng)與提升,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德育理念而努力奮斗。相信在這種理念的支撐下,每一名高中班主任都會為社會的道德進步與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安偉. 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探析[J]. 學周刊,2016,32(32):17-18
[2]李姍姍. 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J]. 考試周刊,2017(76):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