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飛 康泉
為了讓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取得較好的成效,教學中可以巧設情境,利用活動、游戲、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習慣。
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作用越來越顯現(xiàn),在小學階段,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非常重要,甚至會對今后的人生產(chǎn)生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一、把活動融入生活
課程標準中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币虼耍谶M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一定要將課本知識和兒童所能接觸和體驗的社會生活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而不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shù)赖轮R,因為單純的道德知識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支撐,會和生活經(jīng)驗嚴重脫節(jié),這樣的課堂教學有時候不僅不能達成教學目標,還會因為理論空洞,枯燥無味而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從而讓學生討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使學生的道德教育失去教育的基地。
在教學第8課《大自然,謝謝你》這一課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回憶在大自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大自然給予了人類哪些東西,一年級的孩子雖然接受水平和知識經(jīng)驗有限,但是通過活動,讓他們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定會令他們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課堂上他們一定會因為言之有物而暢所欲言,課堂教學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只有讓他們深入到社會生活當中,真切的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現(xiàn)狀,才能對環(huán)境污染、環(huán)境整治有真切的認識;才能讓孩子了解環(huán)境保護的迫切性。
二、用游戲激發(fā)學習動機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一些老師習慣借助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播放圖片、視頻等進行教學,認為這樣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建直觀的教學情境,但很多視頻和圖片并不是來源于我們學生自己的學校生活,與學生生活有差距,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認同感和參與度;而且這樣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時間久了,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的集中,但是他們對游戲有著強烈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游戲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引導學生在游戲中迅速進入到教學情境中來,使得學生能因為高昂的興趣激發(fā)自己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在教學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5課《健康游戲我常玩》的時候,我首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游戲是什么,然后小組討論一下這些游戲具體是怎么玩的,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游戲過程中還要注意什么,再向全班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游戲的玩法。?在交流的過程當中,同學之間因為充分的交流加深感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遵守游戲中的規(guī)則。但是如果只是紙上談兵,學生不能參與到真實的游戲當中,是不能達成教學預設的目標的。因為教室里受場地的限制,所以我引導學生玩“蒙眼畫臉”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每小組6人,先在一張白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在蒙眼后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在白紙上的適當位置處添畫,小組共同完成臉譜。所畫眉毛、鼻子、眼睛、耳朵、嘴巴,每人畫一處。2分鐘內(nèi)完成圖畫,再將畫紙貼到黑板上,讓學生從中挑選出他們自己的作品,選對的獲勝。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有少部分的學生出現(xiàn)忽視規(guī)則或合作意識不強的情況,所以針對這樣的問題,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則和合作在游戲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讓學生能下決心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運用這種游戲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地實現(xiàn)學習目標,還避免了學生對枯燥的說教或理論產(chǎn)生反感,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三、用童話故事拉近距離
低年級學生因為年齡小,有著他們獨特的心理特點,就是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缺乏自覺性,需要教師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在教學進程中隨時提醒學生的注意。直觀教具、具體生動的形象、視頻動漫等更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而繪本、童話等以其大膽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造型,充滿趣味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列寧曾說過,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美妙的童話的。那么如何把孩子們喜愛的童話故事運用到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呢?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11課《別傷著自己》,這一課是想告訴在我們的身邊可能有哪些危險,遇到危險了應該怎么辦?開始上課時,我就為孩子們講了《小熊受傷了》的故事。
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都被這個故事吸引住了,然后我相機提問:“小朋友們,在家里可能發(fā)生什么樣的危險?危險是怎么發(fā)生的?如果自己受傷了,應該怎么辦呢?”我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然后小組內(nèi)總結(jié)。因為之前已經(jīng)聽過故事了,所以學生會按照童話故事的思路進行討論,在總結(jié)的時候大多數(shù)孩子能夠?qū)⒂懻摰膯栴}說清楚;教師再結(jié)合課本,對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進行補充和評價,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童話的魅力就在于通過簡單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懂得所要明白的道理,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做人的道理在生動的童話故事里,在不知不覺中浸潤童心。就這樣,童話不但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也拉近了課本和生活的距離,也讓學生輕松明白道理。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而又有趣的德育課程的課堂教學情境,用活潑有趣的方式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愉快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
【作者單位:淮安市銀川路實驗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