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爾阿米娜·艾尼玩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新疆 喀什 844000)
胎膜早破多見于37周以上孕婦,是產婦分娩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指產婦分娩前胎膜出現(xiàn)破裂情況[1]。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產婦宮內感染、臍帶脫垂、產褥感染等,不利于產婦妊娠及預后。本文旨在探討產科護理干預對產婦胎膜早破的影響,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產婦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收集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產婦資料,所有產婦臨床檢查均符合胎膜早破診斷標準,且產前檢查為發(fā)現(xiàn)妊娠合并癥和并發(fā)癥,所有產婦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31.5±2.9)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5±1.7)周,其中初產婦29例,經產婦21例;觀察組年齡23~42歲,平均年齡(32.5±2.7)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2±1.5)周,其中初產婦27例,經產婦23例;兩組產婦基線資料對比無較大差異,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帶領產婦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并開展健康教育,詳細告知胎膜早破原因、注意事項及其他相關知識點。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產婦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許多產婦出現(xiàn)胎膜早破時,容易產生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特別是初產婦對分娩本身存在恐懼感,加之對胎膜早破相關知識不了解,更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多和產婦溝通交流,告知胎膜早破相關知識、處理方式及預后效果,多列舉以往真實成功案例,對患者心理壓力進行排解,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進入分娩狀態(tài)。②體位護理。護理人員應幫助產婦保持正確的體位,盡量讓產婦保持左側臥姿勢,并在床上適量進行鍛煉,以免出現(xiàn)子宮胎盤供血不足,影響胎兒健康。③飲食護理。在營養(yǎng)均衡前提下,產婦應多攝入粗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禁忌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④感染預防。出現(xiàn)胎膜早破后,應盡快給予產婦抗感染治療,提醒產婦做好外陰清潔工作,勤消毒擦洗,防止病菌入侵,選擇寬松、衛(wèi)生、舒適的衣服和性能較好的護墊,并及時進行更換。⑤健康干預。對產婦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控,加強健康知識教育,詳細告知產婦胎膜早破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緊急處理措施,讓產婦認識到感染預防的重要性,學會觀察和預防方法。
觀察記錄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母乳喂養(yǎng)、宮內感染、新生兒Apgar評分及產后出血情況。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50例)自然分娩42例(84.00%),剖宮產8例(16.00%),母乳喂養(yǎng)46例(92.00%),宮內感染2例(4.00%);對照組(50例)自然分娩26例(52.00%),剖宮產24例(48.00%),母乳喂養(yǎng)30例(60.00%),宮內感染8例(16.00%);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母乳喂養(yǎng)率、宮內感染率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50例)新生兒Apgar評分9.12±0.68分,產后出血量288.14±11.30ml;對照組(50例)新生兒Apgar評分7.24±0.32分,產后出血量369.25±20.67ml;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更高,產后出血量更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人們對醫(yī)療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產科護理,對產婦預后和新生兒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其護理服務要求也更高。胎膜早破是產科中常見情況,其發(fā)病機制復雜,一旦護理不當可能出現(xiàn)宮內感染或早產情況,對母嬰健康即為不利,因此加強胎膜早破產婦十分必要[2]。產科護理干預針對胎膜早破產婦從健康教育、抗感染、體位、心理等多方面著手護理,提高產婦對胎膜早破知識的認知度,結合心理護理對產婦不良情緒進行疏導,使其保持穩(wěn)定情緒進行分娩,再結合抗感染治療降低宮內感染率[3~4]。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實施產科護理干預后,產婦自然分娩、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Apgar評分明顯提升,且宮內感染率和產后出血量減少,進一步證明實施產科護理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產科護理可有效提升胎膜早破產婦生產質量,減少宮內感染發(fā)生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