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自陽 朱彩鳳
作者單位: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廣興醫(yī)院腎內科(杭州 310007)
朱彩鳳教授系第六批全國老中醫(y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y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醫(yī)30余載,學驗俱豐,善治慢性腎臟疾病。朱彩鳳教授治療老年慢性腎炎蛋白尿,抓住其“本虛標實,精微耗散”的病機特點,提出“一澀、二消、三補”的治法,簡稱“三步法”,簡便實用、療效好,茲介紹如下。
蛋白質作為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可歸屬于中醫(yī)“精氣”、“精微”等范疇[1]。精微不固,隨溲而下,即為蛋白尿。朱老師根據(jù)對眾多老年慢性腎炎蛋白尿患者證候分析及反復的臨床實踐驗證,認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精微耗散是其主要病機特點。本虛以肺脾腎虧虛為主,標實主要為風濕內擾、痰濁內蘊、腎絡瘀痹。
1.1 本虛證 本虛證多表現(xiàn)為肺、脾、腎虧虛,具體如下:(1)肺氣虛損,宣肅無權,精微不布。水谷精微的運動形式,無非升降出入,必賴肺氣之宣降吐納功能完成,正如《靈樞·營衛(wèi)生會》所言:“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狈螝馓?,
宣降無權致水谷精微輸布異常,悖于常道而行,下泄則為蛋白尿。(2)脾虛失運,脾失升清,反致精氣下泄。脾位于中焦,主運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濁?!鹅`樞·上問》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脾氣虧虛,無力升清,且失統(tǒng)攝血液精微之功,精微下泄于溲中,故見尿蛋白、血尿。(3)腎失封藏,精微不固,隨溲下泄?!端貑枴ち?jié)臟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氣充則精氣內守,腎氣虛則精關不固,蛋白精微失守,漏于尿中,故出現(xiàn)蛋白尿。另外,老年患者病程長,臟器虧虛日久,存在虛極精泄、精微耗散,脈中營陰匱乏的病機特征。朱老師認為在肺脾腎虧虛基礎上,精微耗散、營陰匱乏是老年慢性腎炎蛋白尿患者的共性,因虛致精微不固,精微耗散加重臟器虧虛,造成惡性循環(huán)。
1.2 標實證 標實證多表現(xiàn)為風濕內擾、痰濁內蘊、腎絡瘀痹。(1)風濕擾腎是尿蛋白產生的主要病因,并貫穿疾病的始終。朱老師繼承全國名中醫(yī)王永鈞教授關于“腎風病”的學術思想[2],認為具有“開泄、善行、數(shù)變”和“凝滯、纏綿、難愈”等特性的風濕病邪干擾了藏精、主水、司開闔的腎之氣化,可出現(xiàn)少尿、尿血、泡沫尿、多尿、夜尿、水腫以及面色、脈舌的異常,繼而出現(xiàn)精血不足的虛弱狀態(tài),并呈現(xiàn)出氣機升降出入和運化輸布進一步失于常態(tài),終使?jié)駶狃龆玖魷w內,釀成溺毒。(2)痰濁內蘊是老年腎病患者常見的病機特征,并使病情復雜、難愈。痰邪無處不到、無所不至?!兜は姆ā费裕骸鞍俨《嘤屑嫣嫡?,世所不知也?!崩夏昴I病患者多存在高脂血癥、肥胖、高尿酸等情況,這些均屬傳統(tǒng)痰濁證范疇。痰濁侵犯腎絡,不僅使腎絡瘀滯、壅塞受損,且易致風濕難除,若頑痰形成,則使病情更加復雜、難愈。(3)腎絡瘀痹,痰瘀互結使病情遷延進展,釀生溺毒。朱老師認為老年慢性腎炎往往病史長,且腎活檢多提示有腎小球硬化、球囊黏連、腎間質纖維化、腎血管硬化等病理特點,屬于腎絡瘀痹的微觀辨證。且痰易與瘀相合為患,使病情遷延難愈,痰瘀痹阻腎絡,腎氣化失職,濁毒不化,釀生溺毒出現(xiàn)危癥。老年慢性腎炎患者若腎功能正?;蜉p度損傷,即便有少量蛋白尿、血尿,仍可帶病延年,但若腎功能惡化將會出現(xiàn)水腫、氣促、心悸胸悶、神昏等一系列危癥,朱老師認為標實證是腎功能惡化的主要原因,風濕、痰濁、瘀血是標實證三大證候,若其中兩聯(lián)甚至三聯(lián)證候同時出現(xiàn)提示病情活動甚重,需積極治療。
針對老年患者病機特點,結合多年臨床經驗,朱老師提出“一澀、二消、三補”的“三步法”。臨床上即通過對患者本虛和標實病機的辨證,將澀、消、補三步相應的小處方組合應用。
2.1 “澀”即收澀固精 收澀固精是針對老年慢性腎炎蛋白尿虛極精泄、精微耗散的病機,用收澀截流之法阻止精微漏出?!端貑枴ねㄔu虛實論》云:“精氣奪則虛”,如不及時收澀截流則脈中營陰匱乏,水液失去營氣固護,則水不歸壑,出現(xiàn)浮腫,小便不利等癥。固澀法是朱老師治療老年慢性腎炎和臨床無癥狀尿蛋白的常用方法[3]。朱老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自創(chuàng)“固澀方”,由金櫻子、芡實、益智仁、五味子組成,本方主要以水陸二仙丹益腎滋陰、收斂固攝,配益智仁溫脾暖腎、固氣澀精,五味子斂肺滋腎、澀精止瀉、寧心安神。
2.2 “消”即消除實邪 朱老師針對風濕內擾的病機,自擬“風濕方”,由雷公藤、漢防己、徐長卿組成;針對痰濁內蘊的病機自擬“痰濁方”,由制半夏、蒼術、虎杖組成;針對腎絡瘀痹,制定了“瘀血方”,由積雪草、莪術、桃仁組成。以上三方均是針對標實證病機,臨床上根據(jù)病機特征可聯(lián)合應用。“風濕方”中雷公藤祛風除濕、通絡解毒,但因雷公藤有肝臟損傷、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朱老師臨床應用時較謹慎,通常在患者24h尿蛋白≥1.0g時使用,為服用方便、減少副作用,以雷公藤甙片代替,且老年患者易從小劑量開始(10mg/天);漢防己具有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之功,是《金匱要略》治風濕和風水的主要處方——“防己黃芪湯”的主藥,《別錄》謂漢防己能“療水腫、風腫”;徐長卿具有祛風止痛,活血通絡之功,漢防己配徐長卿是朱老師祛風除濕常用的藥對?!疤禎岱健敝邪胂脑餄窕担侵委熖碉嫷囊?,但性溫易燥;蒼術燥濕健脾化痰;虎杖清熱利濕,化痰祛瘀,其性寒,與半夏相伍,可和半夏燥烈之性。“祛瘀方”中三味藥為“復方積雪草湯”的主要組成藥物,具有活血消癥,解毒消腫之功效。我科多項研究均證實,復方積雪草湯對局灶節(jié)段硬化性腎炎大鼠療效顯著,而腎小球局灶節(jié)段硬化屬于中醫(yī)微癥積的范疇[4-5]。積雪草配莪術是朱老師活血通絡消癥常用的藥對,常相須為伍[6]。
2.3 “補”即補益肺脾腎 在肺脾腎三者中,尤以脾腎為要,故在治療時要補益脾腎,兼顧肺氣。根據(jù)老年腎病患者肺、脾、腎俱虛的特點,朱老師自擬“補益方”,由生黃芪、當歸、仙靈脾、菟絲子、熟地組成。該方以《內外傷辨惑論》“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滋生化之源,當歸養(yǎng)血合營;熟地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仙靈脾配菟絲子溫腎助陽固精;本方陰陽氣血并補、肺脾腎三臟兼顧,使腎氣充而精微固,脾氣旺而升清有力,肺氣足而精微輸布不悖常道。
韓某,男,73歲,2018年7月7日初診,患者反復腰酸伴泡沫尿4年余,4年前感腰酸乏力,并發(fā)現(xiàn)尿中泡沫增多,無浮腫,查尿蛋白(+),紅細胞(++),血肌酐134umol/L,未重視。近期尿蛋白增多,伴困乏,腰酸痛,查尿蛋白(++),紅細胞(+),24h尿蛋白定量0.81g,血肌酐165umol/L,血脂正常,B超提示雙腎縮小。有高血壓病史3年,服用氯沙坦鉀片治療,血壓控制可,無糖尿病、乙肝等病史。中醫(yī)癥見:困乏體倦,腰酸,時有便溏,尿中泡沫多,平素怕冷,動則汗出,舌暗少苔,脈細澀。中醫(yī)辨證:“腎風,氣虛風濕兼瘀血”。治則:益氣固精,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擬方:黃芪 30g,仙靈脾 15g,熟地 20g,菟絲子 15g,當歸12g,金櫻子、芡實、益智仁、五味子各10g,漢防己15g,徐長卿 10g,積雪草 30g,莪術 10g,防風 6g。14劑,水煎溫服,每天1劑。二診(7月21日):服藥2周后,患者感四肢溫,無汗出,腰酸腰痛好轉,勞累后尿中仍有泡沫,仍有疲勞,復查尿蛋白(+),紅細胞(++)。上方去防風加仙鶴草30g,茜草炭10g,14劑。三診(8月4日):尿中泡沫減少,困乏疲倦等癥好轉,二便調,尿蛋白(+),紅細胞(+)。仍以上方為基礎加減治療,2個月時查24h尿蛋白定量0.38g/24h,尿蛋白(-)~(±),紅細胞(-)~(+),血肌酐 138umol/L。
按語:本虛標實,精微耗散是老年慢性腎炎患者共有的病機特點。該患者本虛證:患者體倦、乏力、便溏、動則汗出等肺脾腎氣虛表現(xiàn),故以“補益方合固澀方”加防風以補腎健脾、益氣固澀。標實證:患者24h尿蛋白定量0.81g,伴有泡沫尿,新近的困乏,符合風濕內擾證的特征,故予風濕方以消風除濕;患者有腰痛、舌暗、脈澀,且血肌酐緩慢升高(朱老師認為血肌酐緩慢升高,提示腎病理有腎小球硬化及腎間質纖維化情況,這些均屬瘀血證的微觀辨證,需考慮瘀血證的存在),提示有腎絡瘀痹證,故予“瘀血方”活血通絡,因患者大便稀,故未用桃仁。二診時,患者尿蛋白減少,但仍有尿紅細胞,予仙鶴草、茜草炭收斂止血。后經2個月的治療,患者諸證安穩(wěn),尿蛋白、尿紅細胞好轉,腎功能穩(wěn)定。朱老師治療老年慢性腎炎蛋白尿謹守病機,辨證施治,指出其病因多為正虛、風濕、痰濁、瘀血,治療時以補本、消源、澀精為要,主張肺脾腎兼顧、標本兼治、澀消活用的治療原則,應用“三步法”治療,化繁為簡、臨床療效好,可供參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