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浩兵
摘 要:在中學,美術教育屬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美術教育工作,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因此,一定要加強中學美術教學工作,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完善,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針對中學美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深入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策略,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合理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學美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11B-0068-02
要想幫助學生形成學習能力,加強興趣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發(fā)散學生思維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果不能提升學生興趣,那么老師即便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也很難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因此,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投入進行學習,教師首先應該針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審美知識傳授,讓學生逐漸對美術課程產生興趣,在最大限度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全身心投入,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學美術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對藝術作品進行鑒賞的過程中,觀察力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只有通過觀察、思維以及判斷等活動才能將智慧充分體現出來。在人們可以發(fā)揮的各項能力中,觀察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各種信息都需要通過觀察才能獲取,在觀察的基礎上,人們可以對各種事物以及世界進行全面了解,在觀察過程中可以不斷豐富知識,另外,在日常觀察的基礎上,還能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對自身行為起到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于中學生而言,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時期,有著非常強的探索欲望,有探索更多新鮮事物的積極性。
因此,在中學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觀察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學生只有形成一定的欣賞美能力,才能夠對美術產生熱愛。
(二)將美術與生活實現密切連接
藝術來源于生活,并且與生活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連接。因此,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實現美術教育與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合,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美術欣賞也應該與學生生活進行有效結合,在日常生活中對素材進行合理選擇,保證這些素材都是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可以主動投入,中學生在對素材進行欣賞時可以找出感興趣的東西,并進行觀察。所以,為了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必須對他們比較熟悉的素材進行講解,保證美術可以與生活之間進行有效融合。另外,教師在對名畫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深入分析,使選擇的作品可以達到學生的審美要求。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美術教育效果也會實現提升。
(三)創(chuàng)設藝術化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對學生心理方面的變化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自身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個性。要想使學生在最快的時間內投入,就必須促進美術課程教學模式面向藝術化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從而創(chuàng)設藝術化的課堂教學氛圍,保證課堂教學模式的合理性與先進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美術課程的關注程度,還能進一步提升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逐漸改變傳統的思想意識,打破常規(guī)思維方式,從而大膽進行聯想與創(chuàng)意,將創(chuàng)造力與聯想力充分發(fā)揮,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主要課題進行合理導入,然后引入比較專業(yè)的課題,這樣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可以形成比較有效的互動,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探索。
二、中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結合實際情況可以了解到,培養(yǎng)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力,通常都是采用美術教育方法,開展中學美術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實現明顯提升,加深他們對對主要知識的記憶。在中學美術課程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力,教師需要對以下幾點引起高度重視。
(一) 提高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對藝術作品進行鑒賞與感受的過程中,鑒賞能力與感受能力都屬于審美能力。對于教學人員而言,在教學工作中,不應該將教學活動只放在教室內開,也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好的課外環(huán)境,讓學生與大自然進行接觸。
同時,也可以多讓學生參加美術遺產或者是展覽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也能讓學生對藝術進行鑒賞與感受。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選出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將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領略藝術魅力,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二)加強知識學習與訓練
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使用正確的方法對周邊事物特點進行觀察,對事物的形態(tài)、特點、空間以及質感等進行研究,可以培養(yǎng)學生記憶力與觀察力,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在知識學習與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
第一,臨摹。為了保證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可以引導學生去借鑒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然后讓學生根據作品進行描繪,這種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繪畫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寫生,在面對一種事物時,學生應該進行仔細觀察,在觀察過程中對事物的形狀、體積以及空間等進行全面了解。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反復觀察與描繪,可以先從一些比較簡單的輪廓開始,然后對整體進行描繪。
第三,創(chuàng)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臨摹與觀察之后,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基礎,同時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也有了提升,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chuàng)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三)組建興趣小組
在中學美術課程教學中應該組建興趣小組,在經過觀察了解之后,美術興趣小組在互相交流討論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繪畫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另外,學校還可以讓全校師生參觀美術興趣小組的作品,將美術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學生的潛能進行充分挖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興趣與繪畫能力,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實現提升。
綜上所述,在中學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逐漸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充分利用,保證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體現先進性,引導學生對藝術作品進行觀察,不斷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與鑒賞能力,這對于提升中學美術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誠.中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
[2]王婷.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
[3]王轉蓮.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J].學周刊,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