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條例(修訂案)》3月31日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進一步明確和規(guī)范了幼兒園、中小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高等學校等各類學校的預防職責,為保護學生人身安全撐起“保護傘”。
條例修訂案明確,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發(fā)生后,任何單位和個人采用以下5種方式表達意見和要求都將視為違法:1.侮辱、威脅、恐嚇、故意傷害教職工、學生或者非法限制教職工、學生人身自由;2.在學校等公共場所停尸;3.圍堵學?;蛘哌M入學校擾亂教育教學活動;4.侵占、毀損學校房屋、設施設備;5.蓄意進行不實宣傳報道或者制造、散布謠言。
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引發(fā)社會治安問題,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當立即組織警力趕赴現場,開展教育疏導,勸阻過激行為,防止事態(tài)擴大;將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參與人員帶離現場調查,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條例還明確了4種情況學??梢悦庳煟?.因學校以外的第三方侵害造成的;2.學生自殺、自傷、走失的;3.因學生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況,學生、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未告知學校且學校無法預見的;4.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意外發(fā)生的。
針對頻頻發(fā)生的校園欺凌現象,條例修訂案明確,中小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校園欺凌預防和處理制度,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及時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對涉嫌違法犯罪的校園欺凌行為,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條例修訂案還規(guī)定,中小學校、幼兒園上下學時段,應當組織門衛(wèi)和保安人員在校門口值守,組織教職工或者成年志愿者維護秩序;對八周歲以下的學生、幼兒,應當建立上下學接送交接制度。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