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狗年,既然要說狗,就要先弄清楚,“狗”與“犬”到底有什么不同?
現(xiàn)在,“狗”“犬”意思幾乎是相等的,狗就是犬,犬就是狗。要說區(qū)別,也有那么一點(diǎn)。
一、 “犬”文言一點(diǎn),“狗”通俗一點(diǎn)。軍犬不能說軍狗,警犬不能說警狗,犬吠一般不說狗吠,狗叫一般也不說犬叫。
二、 “犬”用于貶義較少,“狗”用于貶義較多。犬馬之勞,不說成狗馬之勞,犬子是自謙,狗子是罵人,狗東西不說犬東西。
總之,二者差別是微小的。但在古代,“狗”“犬”的差別可就大多了。
在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卜辭中,發(fā)現(xiàn)了多個(gè)“犬”字。甲骨文的“犬”極像狗的樣子,是個(gè)象形字。而“狗”字出現(xiàn)于西周早期。西周早期長矛狗鼎上便有“狗”字,“狗”從“犬”,“句”聲,是個(gè)形聲字,篆書的寫法即源于此。
“狗”字最早并沒有現(xiàn)代的意思寬泛,有一種解釋“狗”是幼犬的特指,這與小馬寫成“駒”是一個(gè)道理。后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稱:“狗,犬也。大者為犬,小者為狗?!敝袊钤绲脑~典《爾雅·釋畜》中則釋曰:“未成豪,狗。”大約是,還沒長毛的犬才稱為狗。而早期的“犬”字多指獵犬,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稱:“犬,狗之有縣(懸)蹏(tí)者也?!币馑际牵阕討铱盏墓方小叭?。什么樣的狗才“縣蹏”?獵犬有一種趾不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