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深化英語課程改革的重大舉措。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在敏銳的語言感知中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并進一步推動學生心智品格的健康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氛圍,為之后的系統(tǒng)性學習提供支持。
小學生 英語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32-0154-01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內容,當“核心素養(yǎng)”成為學校新的育人目標,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英語課堂如何承載這一目標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借助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互聯(lián)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不管身處在任何時代,都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更需要重視對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在這個階段,學生學習的知識最為簡單,但也是學生吸收能力最強的階段。小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當有大量閱讀內容的時候,學生就會形成自己的認知,進一步開拓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前期,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通過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找出和單詞相關的內容,進而進行歸納和總結。在每周的課程上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和英語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最大化程度的了解相關的知識,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
2.立足聽說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由于我們長期處于母語的氛圍當中,相對而言母語的學習就較為簡單,一旦我們接觸的是和母語不相關的語言,就會認為語言很困難,不管是單詞還是拼寫,語法。很多國家都在學習英語,一門語言的學習,關鍵在于聽和說,會表達自己的意思,能夠正常進行交流,這才算是學會一門語言。雖然很多學生為了考試勉強學習,但是并沒有學到有用的知識,只會進一步加速學生學習能力的降低。
小學每周的英語課劃分出了聽力課,學生在課上進行聽力練習,通過放慢的方式重復播放聽力的內容,同時還可以通過學習英文歌曲的方式,播放通俗易懂的英文動畫片,比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英文版的《白雪公主》《灰姑娘》,把完整的故事呈現(xiàn)出來,學生能夠更切身的體會到英文的使用方式,并嘗試表達,從而更輕松的融入到學習當中,每一個學生其自身具備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導致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也各不相同,學習的途徑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只有學生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學習模式,才能夠幫助學生盡快的成長起來,教師此時力所能及的就是通過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和學習的觀察,讓學生盡可能的找到屬于自己的最佳學習模式。
3.注重理解和把握,培養(yǎng)學生英語專業(yè)知識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較大,西方文化知識的學習會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不管學習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建立在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基礎上開展學習,才能夠便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小學生在完成對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后,都會通過集中實踐的方式進一步學習英語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不是讓學生通過反復記憶復雜難懂的單詞學習,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對英語專業(yè)性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對在日常接觸的用品,進行英語標注,學習英語小故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老師也可以設置相關的教學情景,開展英語對話交流活動,觀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在語言的表達交流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快的掌握到所學詞匯,語法運用等,總之就是在一個語言環(huán)境下的學習,更利于學生吸收。
在知識背景下,學生需要學習大量的語法知識,很多英語學習生都會意識到,語法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學習較為困難,其他相關內容都可以通過圖片、文字等方式方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但是語法就較為枯燥,沒有訣竅,是固定內容,但是由于語法對英文學習至關重要,西方人雖然在交流的過程當中并不十分重視語法,但是學好語法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至關重要,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好的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便于學生更迅速的分析文章的結構,減少學生由于不理解單詞而不理解文章的狀況。
4.依托多元策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當前通過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學習效率,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也可以通過下載相關的軟件尋求英語學習方面的幫助。小學階段,需要重視培養(yǎng)每一位學生的綜合能力,拓寬學生思維。比如在講解一篇英文小短文時,老師可以先用中文將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描述一遍,其中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之后,就更易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此時再結合英文進行一對一的講解,學生能夠更容易的理解短文的意思,開拓思維。
綜合能力不是要求學生每一樣都精通,而是要求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不僅僅局限于某一特定內容。學生綜合能力較強,相對而言接受新事務的能力就越強,也更會主動的探索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更高的目標,達到更高的要求。
語言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習成效的關鍵法寶,學生在小學階段自控能力較弱,教師和父母要時刻關注學生并對學生進行督促,學習英語不僅僅是需要掌握大量的詞匯,更是需要在記憶詞匯的過程當中不斷運用詞匯,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和把握詞匯的運用,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扎實提升。
參考文獻
[1]路向飛.打造優(yōu)質教學,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淺析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J].學周刊.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