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先進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信息技術以其非凡的功能,融入了課堂實踐中。在聲樂、器樂、東方、西方、古典、現(xiàn)代音樂等方面,都已其生動的文、生、茂、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較多的知識。 就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輔助音樂教學,我的實踐與思考就以下幾點和同人進行探討。
中學音樂教學 信息技術 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32-0101-01
1.利用多媒體演示功能來輔助音樂教學
(1)聲畫并用、啟發(fā)想象
音樂藝術不是直觀的綜合藝術。音樂中的形象‘圖景、人物是通過學習者的想象,聯(lián)想在“聞樂而思”的過程中得以再現(xiàn)的。 信息技術應用于音樂教學和音樂欣賞中。能促進學生形成聯(lián)想,產(chǎn)生心里活動,進一步感受和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利用多媒體激發(fā)聯(lián)盟,把感知的“視像”表達出來。例如;《二泉映月》就可采取多媒體課件中采用生畫結(jié)合和動畫演示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初賞時,以純音樂的形式,沒有任何畫面,讓學生有最初的感性認識。復賞時,播放電腦剪輯關于音樂現(xiàn)場演奏的錄像,片段。在分析作品的同時,學生有了感情的體驗。
(2)巧用動畫 淡化難點
針對初一學生在欣賞較為大型深奧的音樂作品時,他們對這類作品的興趣不大,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平時注意收集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特別是中學音樂教材上有的)為背景音樂的動畫片,并從收集動畫片中選擇音樂作品,描繪重點和難點部分,充分利用試聽技術,聲像一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淡化了樂曲的難點,使學生直觀、具體的理解音樂作品。
(3)聲像結(jié)合 激發(fā)情感
器樂欣賞課中,學生通過錄音聽辨各種樂器的音色,至于樂器的外形及演奏方法則不易感知。即使能通過借助或操作過程,介紹歌曲家的演唱,也是只能聞其聲而不知其貌,特別是演唱的過程。這樣勢必造成對樂器或演唱者缺乏全面了解,也更談不上感染性和激發(fā)情感了。況且,在教學中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民族樂器搬進課堂,老師演奏多種樂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通過借助多媒體視聽設備,就能很容易實現(xiàn)這個目的。
2.運用電腦軟件來輔助音樂欣賞教學
(1)運用TT音樂軟件來輔助音樂欣賞教學。由于作曲TT打譜軟件擁有2000首不同時期,風格各異的音樂作品,學生通過它,學習欣賞歌曲。所以,在教學時,可通過TT音樂軟件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通過TT音樂軟件,了解到更多的音樂作品。
(2)運用cakealk9.0來輔助音樂欣賞教學。眾所周知,此軟件是目前最流行的電腦制作軟件,它不僅可以進行MTDT音樂制作和編輯,而且還有較強的音頻處理能力。隨著多媒體電腦的迅猛發(fā)展和普及,他在音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創(chuàng)編一些很有特點的旋律,教師可將這些旋律提煉一下,做出一個音樂主題,設置好拍子和速度,在cakealk9.0的音軌窗上,用鼠標一個音一個音的點出來,然后加以發(fā)展變化,就可做成一首 簡單、短小的歌曲了。聽一下,認為不錯,再配以簡單的伴奏和弦,一首簡單的電腦音樂產(chǎn)生了。學生就覺得非常有意思,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
3.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音樂教學
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信息技術為一種現(xiàn)代媒體,具有信息豐 富,聯(lián)系快捷等特點。大量快捷的資料查詢,使學生不在因“粥少僧多”而畏步不前,為學生提供了方便。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大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并向?qū)W生提供音樂網(wǎng)站,鼓勵他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豐富的信息資源庫中選擇信息,利用信息,獲取知識。例如:欣賞古琴曲《流水》,在上課之前,我鼓勵學生自由組合,在各個相關音樂網(wǎng)站上查找有關”古琴”的知識,學生不僅查找到了古琴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彈撥樂器,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周代,還知道了千百年來古琴留下的無數(shù)動人的傳說,神農(nóng)氏造琴,蔡文姬辯琴。古琴是如此深邃的體現(xiàn)著中國人的審美情趣,以至于人們至今還把它和棋、書、畫并列,作為中 國傳統(tǒng)的象征,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去 感受會音樂的內(nèi)涵,這是最健康的教育狀態(tài)。為此,在欣賞古曲《流水》時,讓每個小組的學生用幻燈片的形式向其他學生介紹我國民族樂器中的彈撥樂器——古琴的歷史、流派、琴譜等有關資料,還可,以古琴演奏的古曲作為背景音樂,把視、聽有機的結(jié)和起來,使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有價值并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既然,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音樂變得空前開放,我們就可以在音樂教學中把學生帶進計算機教室,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于音樂課教學當中,通過欣賞舞蹈、學習歌曲、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簡介及音樂家的故事,從許多圖片中更準確、更深刻的了解作品的內(nèi)涵,這樣,即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又擴大了音樂課堂教學的容量,使各種音樂體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實踐證明:音樂課運用信息技術,能達到聲文融匯,聲畫并用,聲像結(jié)合,化靜為動,聲情并茂的效果,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開拓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合和發(fā)散思維,把抽象的音樂形象化,從而在美的境界中凈化心靈,達到課堂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