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霞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與任務,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本文從小組合作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談起,探討了其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英語教學;小組合作模式;優(yōu)勢;應用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9-029-1
傳統(tǒng)的教學以個人對知識的掌握為中心,不注重對學生團體感的培養(yǎng),不僅減少了增進學生之間感情的機會,也不利于學生與人溝通與交流的能力鍛煉。
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班級教學中以個人成績及評價為中心,以競爭為主的學習交往模式,強調個人在小組活動中應盡己所能,同時又帶動小組整體發(fā)展。筆者下面談談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和應用策略。
一、小組合作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
1.小組合作模式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策略,小組合作模式對于學生而言是有足夠吸引力的。小組合作學習淡化了老師的權威,促使小組成員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表達出來,并且與其他成員交流、討論、學習,使語言、思維和膽量得到鍛煉,進而培養(yǎng)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達到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獨到見解的目的。作為新生代群體,學生們都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挑戰(zhàn)固有思想的欲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抑制了該能力的發(fā)展,將其轉為簡單地接收與記憶,使學生喪失了主動思考的意識。而小組合作模式鼓勵學生們大膽交流,大膽應用,把周圍的人和物都作為實踐的環(huán)境,并作為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的催化劑促進學生思維腦力和記憶的發(fā)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
2.小組合作模式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互幫互助與集體感。小組合作學習是同伴間的互助合作活動。它通過創(chuàng)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形式來改變班級教學結構,其目的就在于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從而達到更高的學習目標。
3.小組合作模式能鍛煉學生的適應能力。小組合作模式需要每個成員在這個小團體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同時聽取他人的建議,進而提高自己和整個小組的水平。這個過程將減少獨生子女的優(yōu)越感,教會學生們去聆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虛心好學的品德。對小組的適應則會逐步過渡到對大集體的適應,甚至對社會的適應。初中生對于集體的意識還不是很強烈,在課堂上以小組的形式教學,可以幫助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對他們以后的成長也是有利的。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同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如何發(fā)揮其優(yōu)勢,是以后的課堂教學要研究的方向。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出建議。
1.教師應采用“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分組原則。在組建小組時,教師應根據(jù)班里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愛好等特征,將學生們合理分配,在每一個小組里,必須有明確的分工,根據(jù)組內學生的差異進行適當?shù)姆峙?,努力實現(xiàn)組內的差異互補,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對于學習積極性低,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也要分配給他們適當?shù)膶W習任務,讓他們可以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自己和集體帶來成功的成就感,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相對活躍的學生,教師應在小組中設定適當?shù)囊?guī)則,避免課堂喧嘩、跑題的現(xiàn)象,使得小組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保證最后的結果是大家互相討論交換思維得出的結論。
2.教師應讓學生通過自主研討得出結論。在小組中,由于每個成員的性格、學習思維不同,但有相近的年齡、水平,因此,在交流和爭論中會激發(fā)創(chuàng)新。然而,在實際應用小組合作模式的過程中,有些教師不能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機會去思考與表達,往往在短時間內就打斷學生們的思考,給出最后的結果,這樣的形式主義教學并不是小組合作模式教學的最初實踐方式。既然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當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給予相應的時間,保證學生充分的小組交流時間,使學生創(chuàng)作性思維的火花不至于被熄滅,思維得以更深入的拓展。因此,如果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合作學習,就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討論,寬裕的時間發(fā)言、補充、辯論,讓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3.教師應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的全過程。教師除了負責傳授知識,幫助建立學習小組,明確學習任務,更要參與其中,關注每個成員的的活動狀況,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鼓勵學生思考,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們遇到的問題,幫助解決指明方向,引導學生學會合作的技能和品質。初中生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討論迷失方向或產生偏差遇到瓶頸,此時,教師就需要更多地投入其中,而不是完全放任學生們自主自由式地討論。另外,在最后總結討論結果的時候,教師對每個小組的成果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們一節(jié)課的努力如果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和指導,那么對學生們以后學習的積極性是不利的。因此,教師需要在結尾部分對每個小組,甚至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做出適當?shù)迷u價,指出其中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肯定他們的努力投入和付出。最后,教師配合著學生們的分析,將本次課的重點內容進行大致地講解,這樣對學生們的記憶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分析表明,小組合作模式在課堂上的應用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還有許多的改善空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而不能一味追求新穎而不顧成效。作為新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的確由原來的“以老師為中心”轉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但其中的比重的把握還是需要仔細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