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和事業(yè)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顯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迫切,所以政府部門已經越來越重視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但經調查研究發(fā)現,我國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當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的降低了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影響了財政“節(jié)流”任務的完成和部門預算制度的實施。本文主要就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做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理念落后
行政事業(yè)單位屬于非盈利性單位,單位領導普遍認為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對單位的發(fā)展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因此對內控工作不十分重視。同時,還有部分領導認為內部控制工作應該由單位的財務部門負責,與其他管理部門并沒有實質性的聯系。在這種落后的片面的內部控制理念的影響下,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尤為突顯,進而影響到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整體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經調查顯示,大多數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在實際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只是單一的借鑒國內外一些先進企業(yè)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并沒有結合行政事業(yè)單位自身的特點,對其量身定制內部控制制度,因此導致諸多制度的適用性較差,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控制作用。同時在某些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中并沒有完善的風險預防制度、溝通協作制度以及溝通交流制度,從而導致各科室之間的交流協作程度較差,無法準確的預防內部控制風險,最終制約了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整體發(fā)展。
(三)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
目前在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缺乏必要的績效考核機制、監(jiān)督審計機制以及激勵獎懲機制,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無法明確自身的職責與義務,工作責任心較低,工作積極性較差,時常會出現越權管理、推諉扯皮等現象,從而導致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過于混亂,很難實現既定的內部控制目標。
二、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
理念是影響行為的關鍵因素,只有在正確理念的引導下,人們才能夠做出正確的行為。因此為了能夠準確有效地解決內部控制問題,提升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的水平,使其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單位內控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從而實現既定內部控制目標。首先,單位內控管理人員必須準確有效地了解內部控制工作對單位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并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積極努力的約束自身的管理行為,嚴禁因為私人利益產生貪污腐敗的行為,同時還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以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單位其他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其能夠積極努力的提升責任感、提高積極性,從而有效地完成既定工作目標。其次,必須要重視單位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將內部控制理念、內部控制內容、內部控制要求以及內部控制的意義,準確有效地傳達給工作人員,使其能夠明確自身的職責與義務,準確的認識到想要有效地完成內部控制工作,各個科室、各個崗位之間必須通力合作,構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huán)境。最后,加大宣傳力度,引起單位工作人員的足夠重視。通過單位內部網絡、LED大屏幕、微信公眾號、內部期刊等多方渠道加大內控建設的宣傳力度,提高對內控建設的重視,從思想意識的源頭解決內控建設問題,培養(yǎng)內部控制建設的文化氛圍,提高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控管理水平。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約束行政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行為的重要元素,只有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下,工作人員才能夠有序的進行內部控制工作,從而實現既定控制目標。所以,內控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工作。首先,必須要結合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工作需求不斷優(yōu)化領導機構,成立單位內控領導小組,單位法人作為內控領導小組的主要負責人,定期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單位的內控工作,同時成立單位內控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對該單位領導的職權范圍進行明確規(guī)定,防止越權管理現象的出現,同時還要加強各個管理部門互相監(jiān)管的力度,以此來構建出,相互制約共同發(fā)展的良好內部控制環(huán)境。其次,根據各個科室的工作性質排查出風險點,建立起完善的風險預防制度,使每位工作人員都能夠嚴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對內部控制工作進行風險預估,并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一些可能造成風險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最后,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建立起完善的溝通協作制度,和與之相匹配的溝通交流制度,提升各個科室之間的交流合作力度,使各個科室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中去,從而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及時性、有效性,為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提供便捷。
(三)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內部控制機制是保證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有序進行的關鍵因素,只有在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下,內部控制問題才能夠有效地得到防控,從而使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內部控制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實現既定目標。因此,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控管理人員必須重視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工作。首先,必須要健全內部監(jiān)督審計機制,組建專業(yè)化的內部監(jiān)督審計團隊,對各個科室的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的監(jiān)督審計,同時還要對六大經濟業(yè)務活動中的關鍵崗位,建立干部交流和定期輪崗制度,不具備輪崗條件的,定期對關鍵崗位采用專項審計等控制措施。其次,必須健全內部考核機制,內部考核部門必須要準確的掌握各科室的實際工作情況,并幫助其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具體的優(yōu)化措施。定期對各科室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以便充分掌握各個科室實際的內部控制情況。最后,必須要健全激勵獎懲機制,依照內部考核部門的考核結果,對各科室的管理人員給予一定的懲罰與獎勵,對于一些具有突出貢獻的管理人員給予肯定,并在此基礎上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對于一些工作不積極,沒有上進心的人員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同時還可以將管理人員的內部控制工作完成情況與其薪資待遇掛鉤,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整體內部控制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政府部門已經極為重視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的發(fā)展情況,并且正在積極倡導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進行內部控制改革,不斷的提升其自身的內部控制水平,使其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但是由于理念落后、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內控管理人員必須要將工作重心放到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上,結合具體問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此來保證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能夠實現既定內部控制目標并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倪小平,湯風琴.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發(fā)展趨勢的探討——基于《2017年度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變化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 (04):95-97.
[2]喬春華.內部控制對象的理論定位——以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為例[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21 (06):19-25.
[3]蔣崴.行政事業(yè)單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誤區(qū)反思[J].財會月刊,2017 (07):48-52.
[4]王文兵,安家鵬,干勝道.多元共治模式倒逼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路徑研究[J].財政監(jiān)督,2017 (05):60-69.
[5]潘琰,毛騰飛.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評價指數構建及實證檢驗[J].中國內部審計,2017 (02):30-35.
[6]湖北省南漳縣財政局課題組,朱志雄,張恒義,施傳元,陳新恒.縣級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研究——基于湖北省南漳縣財政系統的分析[J].財政監(jiān)督,2017 (04):68-75.
[7]山東省高密市財政局.2017年度地區(qū)(部門)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20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