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推廣與實施,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已經(jīng)成為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初中語文教師積極探索高效教學課堂構建的意義與特性,總結構建初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堂的有效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結合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堂;優(yōu)化教學設計
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高效型的課程或是高效性教學課堂,指的是教育教學的效率能夠達到相當高的目標而開展的課堂,要求教師在有效課堂上,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達成較高的效率目標和教學效果,從而使其教學產(chǎn)生較大影響力甚至社會效益。
(一)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特征
1.高效率性。高效率性是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最主要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方面,以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預設的課堂教學任務量作為教學的指標和保證。
2.高效益性。高效益性指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內通過高效率的方式獲得最好的教學效益,確保在原有的語文教學量得以完成的基礎上,充分吸收教師的課堂教學重要知識點,如果這些目標都能實現(xiàn),那么開展的高效課堂就具備高效益的特征。
3.高效果性。高效果性是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實施過程中檢驗是否達到預期效果的指標之一,其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能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傳授給學生相應的知識與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生能否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完成提升能力的語文作業(yè),充分吸收知識點。需要教師與學生只有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最終目標。
(二)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意義
首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是教學目標的內在要求。學生主要的學習場所就是課堂,因此教師把握課堂的教學質量非常重要。初中生還沒能形成具備自我特色的高效學習方法,一旦脫離了課堂,學習將會變得盲目。語文科目主要考查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而培養(yǎng)和提高這些能力的環(huán)節(jié)都貫穿在語文課堂中。不可否認,當前還有不少教師存在應用傳統(tǒng)教學觀念開展課堂教學的情況,缺乏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氛圍不活躍。因此,積極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是新形勢下教學的必然選擇。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育思想空前活躍,課堂上引進了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為教學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高效課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就是為提高課堂效率而服務,其創(chuàng)建的基礎必須符合新課改要求,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也只有符合新形勢要求,才能有助于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思路,改進教學方法,讓課堂教與學的過程形成一種充分互動的狀態(tài),全面增強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
(一)科學設計,鼓勵探究
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學生是教學課堂的唯一學習主體,教師則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引導作用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上,要求教師通過科學設計,讓學生真正融入教師營造的教學氛圍和設計的教學內容中,投入學習過程,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親身感受和體驗,經(jīng)過探究思考,才能確保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我探究能力。
比如學習《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在讓學生提前展開預習的基礎上,再為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深化了解,隨后提出引導性的問題:“結合同學們的了解,在蘇州園林中都喜歡哪些設計?喜歡的原因又是什么?”問題提出后,學生會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投入到教師預設的問題中,踴躍回答。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小組組員預設問題,鼓勵交流,讓其主動表達閱讀文本后產(chǎn)生的想法。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從《蘇州園林》對景物的描寫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讓學生探究這些語句表達的優(yōu)美與獨到之處,引導學生學習和仿寫,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描繪事物的方法與能力,并在探討與交流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詞匯,進而確保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質量。
(二)扮演角色,創(chuàng)設情境
情境教學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高效教學手段,其以直觀和高效的優(yōu)勢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人員的認可。初中語文教材中往往包含很多具體的事件和人物,這給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提供了條件。在進行情境設計時,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設與其經(jīng)歷相符的情境,貼近生活化,才能讓學生在扮演角色或直觀感受中更有親切感,產(chǎn)生更高效的融合效果。
比如學習《送友人》一詩,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文本的具體內容安排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李白與友人的兩個角色,讓學生閱讀詩后根據(jù)自身對角色的解讀,表演出人物的個性和遭遇,表演過程中要盡量脫離課本,從細節(jié)上追求學生對李白和友人見面情境下的語氣語調,同時深入體會兩人之間依依不舍的情懷,以再現(xiàn)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友人間的深厚情感,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語文教學課堂的高效性。
(三)問題引導,培養(yǎng)興趣
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習興趣是維持學生學習熱情的動力。學生在整個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需要依靠熱情的激發(fā)和興趣的維持,才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重視興趣對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效率的作用。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課余時間溝通或課堂教學中仔細的觀察來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語文文本的內容范圍內更主動地參與探討,探究問題,逐漸從原有的文本內容中跳脫出來,延伸內容,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比如學習《看云識天氣》一課,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符合初中生興趣愛好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多媒體技術應用中認識不同形式與不同狀態(tài)的云朵,并提問“如何區(qū)別不同狀態(tài)云朵所代表的天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帶著疑問更深入地思考教師引導性的問題和所給出的答案,并有極大的動力閱讀文章,了解內容,很大程度上提高參與語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初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符合新形勢下對教師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質量的要求。教師必須通過優(yōu)化教學設計的方式,積極為學生構建初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堂,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并在問題情境的引導驅使下更主動地探究語文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最終全面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1]史建民.專注課堂設計,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8):85.
[2]田婕.優(yōu)化教學設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才智,2016(10):189.
[3]古春雨.探析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6(30):164-165.
[4]白軍慧.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J].新思路(下旬),2016(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