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誠然,一個人的理想信念以及個性養(yǎng)成都是其長期接受教育和社會實踐的結果,是其內因的發(fā)展和外因的刺激相互作用的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情感的觸動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時候甚至起決定性的作用。文章從情感管理藝術的含義、目標、意義入手,對情感管理藝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全面的探究。
【關鍵詞】情感管理藝術;班主任管理工作;應用策略
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新時期教育工作者不斷追求和努力的目標。但是,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厭學情緒在不斷高漲,教學中對于成績的不懈追求還在繼續(xù),德育工作的不受重視還沒有得到改善,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似乎正在走向一條唯理性主義的道路,而感性主義部分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缺失的狀態(tài)。為了彌補這種缺失,我們提出了情感管理的概念,提倡班主任靈活運用情感管理的藝術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情感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成長和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真正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情感管理藝術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一種管理方法,與其他的管理方法相比,它更加關注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態(tài)度、情感、情緒等,使學生能夠以一種愉悅快樂的狀態(tài)接受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整個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運用情感管理藝術的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對自己的情感進行有效的管理,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調控能力,努力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生活及其周圍一切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健全的人格、充滿活力的個性,真正成為兼具品德、智力、健康、美感和勞動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一)提升班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情感管理藝術是其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管理一個班級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學生因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矛盾或打架斗毆等惡性事件,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學生情感教育的缺失。在同學間相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和教師情感教育的幫助,學生往往很難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節(jié)與疏導,從而出現(xiàn)情緒失控等不良問題,影響班級的團結與和諧,削弱班級凝聚力。對于班主任來說,有效運用情感管理藝術對于增強班級團結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班級建設和班級管理的效率。
(二)保障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則性和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臟。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只能養(yǎng)成偽君子的枯燥無味的語言?!边@足以說明情感在人的一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人格發(fā)展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我們必須對于孩子的情感認知和情感狀況予以高度的關注,并進行正確的引導與教育,使孩子能夠發(fā)掘身邊的美好情感,將這些情感有效轉化為審美能力、思想道德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等,從而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實現(xiàn)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
(三)形成和諧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將情感管理藝術有效滲透到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是學校對班主任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建設的有效途徑。班級的環(huán)境和氛圍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外在基礎,只有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和氛圍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了在班級中形成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班主任必須積極運用情感管理藝術,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感,包括集體榮譽感、義務感、責任感等,使學生對于集體生活和同學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經常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肯定性的評價,教會學生恰當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和體驗,通過游戲等方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初步探索的精神。總之,通過這種情感管理藝術,培養(yǎng)班級美好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個性化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情感管理藝術作為一種感性化和富有人文色彩的班級管理方式,主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和應用要求。
首先,與其他班級管理方式不同,情感管理藝術十分強調班主任的情感投入,要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和激情,用飽滿的情緒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互動和交流,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懷,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其次,在運用情感管理藝術的過程中要注意師生在情感當中的互動和交流。情感管理藝術的應用必須建立在良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之上,學生懼怕教師或者教師厭惡學生,都無法在班級活動中流露真實的情感,使情感管理流于形式和表面,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再次,對于班主任來說,在班級建設和管理的工作中要學會利用情感化的手段,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學生能夠將情感體驗與學習到的知識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促進班級管理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雙重提升。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班主任是各個班級的直接領導者和管理者,是整個班級建設的指揮者,更是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盡管對于廣大班主任來說,他們已經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勞動,但是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還是存在許多的問題難以解決。
首先,“唯分數(shù)論”的教學思想嚴重扭曲了學生對于學習這項活動的正確認識。大部分班主任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需要與其他班級進行各方面的比較,但是在“唯分數(shù)論”的思想觀念下,班主任只是一味地進行成績的攀比,這種行為也傳遞給了學生一種錯誤的學習觀,使學生淪為分數(shù)的奴隸。
其次,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缺乏情感的交流和溝通。很多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都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甚至很多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家庭情況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師生關系比較淡漠疏離。
再次,班主任缺乏足夠的領導力和人格魅力也會導致班級管理工作質量難以有效提升。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和引導者,如果缺乏作為領導者的基本素養(yǎng),就會在學生當中缺乏公信力和威信,學生也不會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和信心。
(一)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自我意識覺醒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常常會萌生很多的情感需求,這些情感需求如果得不到滿足和理解,將會對他們的成長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必須對學生的情感需求有足夠的重視和了解。比如有些學生因為父母離異等問題產生消極負面的情緒,此時班主任就應當扮演心理疏導者的角色,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使學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二)進行富有情感的溝通
在一般的班級管理活動當中,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僅僅停留在學習成績的層面,對于學生的其他方面都不甚了解,這種溝通缺乏一定的情感性,導致溝通效率低下。而在情感管理藝術當中,我們必須積極調動情感在溝通過程中的作用,用親切禮貌的行為、富有鼓勵性的語言以及帶有情感色彩的表達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理解,從而傾吐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使問題的本質得以澄清,使交流互動的效率得以提升,真正增強德育的有效性。
(三)發(fā)揮情感的調節(jié)作用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遇到矛盾和問題,班主任的第一解決辦法不應當是進行批評和斥責,而應該充分發(fā)揮情感在矛盾當中的調節(jié)作用,使學生能夠在情感教育的感化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以學生最常出現(xiàn)的打架為例,我們應當從同學情誼的珍貴和團結的重要性入手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教育,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此外,在平時的課余時間,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學生進行野餐和春游等,使學生在這種集體氛圍中體會團結的力量,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實施多元化的班級建設策略
班主任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班會活動等有意義的班級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升班級建設的效率。比如在平時的班會課上,班主任可以開展親情、友情、愛國等情感主題的班會活動,鼓勵學生全員參與,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以觀看電影、游戲、辯論、演講、情境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完成自我的成長與發(fā)展。
情感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主宰。對于班主任來說,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在深入認識和考慮學生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有效運用情感管理藝術,全面提升班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1]邵金紅.小學低年級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藝術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 2015 (05) :54.
[2]李曉芳.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7(0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