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呼喚充滿快樂、活力的開放式課堂,必然要打破傳統(tǒng)的機械講解、訓練的模式,要以學生為主導地位,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探索去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文章結合多年工作實踐,談談對打造優(yōu)質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幾點意見,希望得到廣大信息技術教師的指正。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興趣;情境創(chuàng)設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擁有對某項事物的興趣,就會擁有無窮動力,主動克服各種困難,實現(xiàn)對它的追求。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也是如此,最關鍵的就是要培養(yǎng)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積極參與課堂。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呢?
(一)引導學生認識信息技術概念,激發(fā)學習興趣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日益發(fā)展,小學生很早就開始接觸網(wǎng)絡,但這種接觸僅停留在電腦游戲、登錄QQ等比較淺顯的操作上,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內涵。在信息技術課開始時,我會專門挑選一節(jié)課帶領學生了解信息技術所涉及的不同方面,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較全面的了解,認識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
(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
盡管學生對信息技術課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學習熱情,但是僅僅限于怎么看flash動畫或聊天,而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和技能,往往覺得乏味、枯燥,并不樂于學習。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勇于探索實踐新的學習方法,將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易懂,為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打造高效優(yōu)質的信息技術課堂。
(三)游戲是信息技術學習的“金鑰匙”
“游戲是兒童的天使?!贝蠖鄶?shù)小學生喜歡做游戲,游戲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的過程。小學生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電腦正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可以滿足學生的需要。根據(jù)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那么他們就會主動地、深入地、興趣盎然地鉆研領會。
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利用小學生喜歡在windows中畫自己喜歡的圖片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制作圖片,然后進行評比。在一些節(jié)日,比如教師節(jié)、母親節(jié)、春節(jié)、父親節(jié)、勞動節(jié)等,我讓學生自行設計賀卡來進行學習。他們?yōu)榱私o自己的親人和老師一個驚喜,認真繪畫,無形之中信息技術知識與能力得到提升。有的學生能自己摸索各種功能鍵,畫出漂亮的圖片,但是有些學生只能畫出簡單的圖畫,這部分學生就會很羨慕別的同學畫出的美麗賀卡。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力熟悉各種操作,使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能更自如地運用畫圖中的各種功能鍵,基礎差、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也能在這種對比的心理下自覺地提高學習的興趣,進行學習、練習。教師進行適時指導,效果很好。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調查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尤為強烈。從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來看,就是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的。再基于蘇霍姆林斯基的理論,不妨采取探究式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場景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設最佳的學習情境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向學生提供多樣、開放的信息,為學生創(chuàng)設最佳的學習情境,并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廣科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圖畫創(chuàng)作小精靈》這一課時,我就開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網(wǎng)絡對我們生活、工作幫助很大,那我們小學生學習網(wǎng)絡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通過提出問題,引起學生對學習網(wǎng)絡的目的的討論。然后設置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在電腦里有哪些畫圖工具嗎?”“(幻燈片展示幾幅圖片)這些畫是哪個軟件畫出來的?”“對,這些圖畫都是用金山畫王這個軟件畫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金山畫王?!弊詈笸瑢W們得出結論:學習信息技術有助于我們便捷、高效地學習。以此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動力,用營造的氛圍來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信息技術學習效率。
在講授《設置文件夾樣式和屏幕保護程序》一課的時候,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更換文件夾樣式和用自己的名字作為屏幕保護程序,增強學生的電腦管理意識。我在課堂上播放幾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海報?!霸谥拔覀円呀?jīng)學會了變換電腦桌面、鼠標和設置時間,我們的電腦已經(jīng)個性化了,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學習如何變換文件夾樣式和屏幕保護程序,讓我們的電腦更具個性,更有活力?!蓖ㄟ^讓小學生體會變化文件夾樣式和屏幕保護程序的過程,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接著,我說:“在平時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一段時間不用電腦之后,在電腦屏幕上會出現(xiàn)很多變化的圖像,這是計算機的屏幕保護程序,是計算機的自護形式。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變化屏幕保護程序。你們要是努力學習,將來也可以掌握好這些應用技術?!睂W生一下子就來了興致,接下來的學習他們很是認真,學習效果很好。
在學習《文字編輯小高手》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學會將網(wǎng)頁上的文字編輯到Word中,學習搜索引擎使用的方法及收藏夾的使用,可以通過了解名勝古跡,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我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圖片,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接著,我讓學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尋風景信息,將網(wǎng)頁的文字編輯到Word中去。
(二)實現(xiàn)設置任務——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起源于美國,隨后在全國中小學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在我國的教學改革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代教育教學一直在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互相合作與交流的意識,學會分享智慧和學習成果,并要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所以小組合作不失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興趣等多方面特點,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均衡地分配小組成員,在各小組中民主選出組長、記錄員、發(fā)言代表等職務,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但是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學習能力有限,因此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事先設置好學習任務,并在課堂上來回走動,及時給予指導。
在學習廣科版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創(chuàng)作精彩作品》這節(jié)綜合實踐課時,根據(jù)教學目標要讓學生制作一份電子賀卡。我就采取設置任務——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首先對制作的電子賀卡提出具體的要求,然后鼓勵各小組在掌握一些基本網(wǎng)絡技能的基礎上,綜合利用搜索引擎,制作電子賀卡,最后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得最好。
(三)加強直觀操作示范,切實鍛煉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特別是一些技術原理,是用嘴巴說不清楚的,只有通過直觀操作示范的方法,合理地選擇演示機會和步驟,讓學生從那些難以理解、難以記憶的復雜知識獲得感性認識,促使學生更準確、深刻、牢固地掌握信息技術。在這個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開發(fā)學生智慧,有助于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
比如在三年級上冊《走進文件的管理》的學習中,我就采用直觀操作示范方法,教會學生怎么下載和保存文件。比如學生在某個網(wǎng)頁找到了很多自己喜歡的圖片或者別的文件,為了方便以后查看,就要把這些文件下載并保存在電腦上:首先右擊鼠標,然后再點擊“另存為”,最后選擇好保存的位置,文件就被保存下來了。在直觀操作示范下,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掌握信息技術,課堂學習充滿樂趣。
(四)激勵評價是學習信息技術的“法寶”
很多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很是嚴厲,評價單一,甚至沒有任何評價,對于學生的詢問不理不睬,學生即使有問題也不敢詢問,怕挨批,久而久之,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也就淡了。因此,教師應該在班級中常常采用激勵評價,采取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的方式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制作獎、最佳協(xié)作獎,從而充分地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上進心和積極性。對于在課堂上表現(xiàn)優(yōu)秀和平時努力認真的學生要重點進行表揚和獎勵,以此帶動其他學生不斷向其學習,從而達到帶動全班學生進步的目的。
在小學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適應現(xiàn)代社會人才的必然要求。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完美融合,讓學生不僅能夠熟練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更能形成良好的網(wǎng)絡習慣和行為。
[1]王倩.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注意的三個環(huán)節(jié)[J].讀寫算·教研版,2013(12).
[2]呂軍林.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心得體會[J].學周刊·B,2014(03).
[3]孟瑩.小學信息技術校本課程的建設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4]郭芳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模式探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4.
[5]趙丹楊.思維導圖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