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獲得知識和信息最直接的途徑是閱讀,語文教學課外拓展和延伸是通過課外閱讀來完成的,語文活動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就屬課外閱讀,可以說它比課內閱讀更加重要,知識面更加廣泛。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閱讀興趣;閱讀方法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都和讀書有著密切的聯系,當我們需要用書的時候我們就后悔自己讀書好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書的數量種類少,二是能領悟的有效信息少。有的孩子只是愛讀課內的書籍,而忽視了課外閱讀,造成了知識面的狹窄,無論在與他人交往中還是在語文寫作上都會出現詞匯量不足的問題。為此,我認為課外閱讀是重中之重,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和精神世界。只有形成足夠多的知識文化積累,才能實現自身整體質的飛躍; 只有實現了一定量的知識儲備,才能在寫作或與人交談中自如地進行自我表達,做到暢所欲言,實現語文的最高價值。
課內閱讀的確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并且能幫助小學 生獲取知識與經驗,但如果沒有課外閱讀的配合與輔助,哪怕課內閱讀的效率再高,語文水平也不會有顯著的提高。因此,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語文教學內容中有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它可以培養(yǎng)一代新人。學生閱讀課外書,比如小說、童話故事、人物傳記、世界名著等,不僅能讓課余生活變得豐富,還能使閱讀習慣變得良好,能夠認識了解世界的豐富多彩,對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起到促進作用。從長遠來考慮,可以說閱讀是指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燈塔。
據調查,城鎮(zhèn)中的大部分小學生家長都支持孩子閱讀,假期花大量的時間陪孩子在各大書店挑選孩子們喜愛的書籍,同時還抽時間與孩子們一起讀書。如今城里的孩子已經普遍養(yǎng)成了愛讀課外書、勤讀課外書、在讀課外書的同時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記下的好習慣, 因此學生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城鎮(zhèn)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得到豐富得益于課外閱讀,同時課外閱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范圍,使習作的基礎更加牢固;同學間的交流配合意識顯著增強,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得到了訓練。
與城鎮(zhèn)小學生相比,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的確稍差一些??扇缃裥W生很少有時間花在課外閱讀上,因為他們的作業(yè)堆積成山,整天寫作業(yè),很少有時間去閱覽課外書籍,導致語言積累少。很多著名作家在總結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總會談到青少年時期酷愛書籍,與書為伍。只有多讀書,愛讀書,才能提高語文閱讀水平。
鄉(xiāng)村孩子的課外閱讀大部分都處于“自流”狀態(tài),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有一些學生沒有書讀,語文閱讀多數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中,許多小學生甚至沒有機會接觸到課本以外的書籍, 沒有機會接受除課堂教師傳授以外的信息。
(一)難求
農村小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差,沒有足夠的金錢購買課外書籍,造成了閱讀量嚴重不足,閱讀面狹窄的局面。
(二)厭讀
農村家長與城市家長受教育程度不一樣,農村家長文化偏低,沒有形成濃厚的讀書環(huán)境,所以農村學生的閱讀習慣不好,學生自覺讀書看書的積極性不高。更嚴重的是不少學生家長崇尚“讀書無用論”。哪怕教師在課堂上強調再多,學生看課外書的積極性也不高,真正能做到閱讀課外書的學生少之又少。
(三)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差,學校也有很大的責任
農村學校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村師資力量不足,農村小學教師隊伍教學能力水平低下。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在開展課外閱讀的活動中,必須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閱讀氛圍。我校圖書室藏書有上萬冊,但我們的學生很少去借書來看,可見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很低。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讀書的氛圍很重要。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呢?第一是把學校圖書室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好,鼓勵學生去圖書室借書來讀。第二就是設班級圖書角。在問卷調查中發(fā)現,有些學生由于家庭經濟問題買不起書,有些學生認為向他人借書不容易。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只要讓孩子明白資源共享的重要性,把自己的現有書籍放于班級書架,并鼓勵同學之間輪流閱讀即可。 還有就是家校配合,孩子在校學課內知識,在家由家長監(jiān)督孩子讀課外書籍。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時候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在開展課外閱讀之前,教師應該通過家訪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糾正家長“讀書無用觀”,讓家長多陪孩子讀書。
(二)激發(fā)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
只有在品讀書籍中感受它帶給自己的快樂,從而明白閱讀的真正意義所在,才能真正很好地發(fā)揮課外閱讀的作用,達到人和書融為一體。
1.推薦有趣的讀物。小學生還處在一個對知識初步感知印象的階段,讀什么樣的書以及如何讀書,對他們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小學生的閱讀現狀調查情況來看,很多小學生讀書僅局限于喜歡的教輔類書、有趣的故事類讀物。因此,我鼓勵學生要多讀書,讀書的種類不能太單一,應該做到博覽群書,做到以熟帶生。
(1)依據教材內容,拓展課外讀物。例如教學課內文章《景陽岡》,教師便引導學生閱讀與之相關的書籍——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再如課內學習了《三顧茅廬》這篇文章,又要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這樣,將課內學習與四大名著結合起來,孩子們對歷史也有興趣,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從而提高了閱讀能力。
(2)推薦讀物要從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入手。大部分孩子喜歡有趣的故事書,那么我們可以推薦《安徒生童話》《三毛流浪記》等故事性的書給他們,讓他們感受書中人物的高尚品質,同時也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著激勵的作用。
2.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可以說是一種無聲的教育,特別是課外閱讀示范。教師教學工作再忙都要抽出時間來多讀書,特別是和孩子們一起讀喜愛之書,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和孩子們一起融入書海之中。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顫姾脛邮呛⒆拥奶煨?,如果依據學生這個特點組織開展一些課外閱讀活動,就可以使活動帶動閱讀,讓學生在游戲中閱讀,增長見識。例如組織“我會說故事”“話劇表演”“我是小小詩人”“主持我能行”等有趣的活動,使孩子們在舞臺中展現自己,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閱讀成果,樹立起自信心,最終培養(yǎng)閱讀興趣。
(三)良好的閱讀習慣
想要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中,并且能在閱讀中用心去發(fā)現,用心去探索,用心去獲取,最有效的途徑是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常的閱讀活動中,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如下閱讀習慣:一是合理安排學生的閱讀時間,堅持每日一讀,做到持之以恒;二是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識別生字,如查閱字典等;同時要養(yǎng)成勤奮好問的習慣;三是勤于做讀書筆記,摘錄好的詞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四是呵護書籍,視書籍為自己的朋友親人。
(四)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方法很重要,我主要培養(yǎng)學生以下方法:一是多元化的方式,有自讀、朗讀、心讀、品讀等, 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選擇閱讀方法; 二是邊讀邊思;三是閱讀中講究合作,閱讀結束后開展交流討論會;四是正確選擇閱讀的書籍,選擇積極向上、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書籍;五是把讀書活動放于日常生活之中,使讀書和生活相結合,多寫日常的隨筆、手抄板報、書信,這樣才能快速提高閱讀能力與質量。
(五)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要注意的事項
1.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要講究創(chuàng)造性與獨特性。作為教師,我們要了解小學生的閱讀方向以及他們現有的經驗,鼓勵學生大膽閱讀,大膽參與各種閱讀活動,使學生在自己的閱讀中感受閱讀帶來的無窮魅力。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張揚個性,促進智力發(fā)展,同時讓學生慢慢感受到課外閱讀獨特的樂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全面提升個人能力。
2.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求不能太苛刻。教師不要一味地加重課外閱讀任務,人為地加重課業(yè)負擔,特別是讀書筆記。當然,讀書筆記是少不了的,讀書筆記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寫、摘、畫、剪、貼,但是千萬不能強調“寫”,挫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3.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課外閱讀能否發(fā)揮最佳成效與教師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指導能力。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思想,并且要大量地讀書,認真探索,不斷提升個人修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師“引導大師”的作用,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促進課外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就當前的情況來說,閱讀面狹窄,知識儲備量不夠是影響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最重要原因。 而農村小學生在這方面的問題更為凸顯,無論是課外閱讀量還是語文能力,農村小學生遠遠比不上城鎮(zhèn)小學生,這種差距懸殊的窘境亟需改變。 無論是社會、學校、家長還是學生的作用都不可忽視,只有通力合作,才能給農村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鼓勵孩子依據自己的需要制定目標選擇讀書并制訂讀書計劃,控制進度,需要教師加強調控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容忽視。只有讓孩子多閱讀,才能實現城鄉(xiāng)教育水平的均衡發(fā)展,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書中的知識猶如茫茫的宇宙,寬廣無窮,書是智慧的代表,是進步的象征,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在書籍的海洋中遨游。
[1]梁玉瓊.關于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相關思考[J].小學教育,2015(28):16.
[2]向陽紅.讓課外閱讀的書香熏染學生的生命[J].新課程(教研),2011(0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