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潮流席卷全國,國家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同時肩負著班主任的職責,在歷史教育教學以及班主任管理方面也曾遇見過不少難題,有過迷惑、探索、付出、成功、曲折,這些經歷給我?guī)硪恍╆P于歷史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思考,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初中歷史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
我國的歷史教育一向受到冷落,被學生們認為枯燥無味,歷史課只是一門副課,沒有必要花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有的歷史教師沒有實時更新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導致歷史這一學科的邊緣化越來越嚴重。而歷史教師在學生眼里是“副科教師”,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代表,若擔任班主任工作,更容易惹人爭議。在初中,班主任工作絕大部分由語文教師、數學教師、英語教師等承擔,因為語文、數學、英語這三科的學科地位更高,也更容易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更能引導全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往好的一面發(fā)展。
有關初中歷史教學的思考
扁鵲治病時,他要問清病癥,才能對癥下藥。首先要看清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課程內容艱澀,與學生有距離感;二是知識點繁雜,不易記憶;三是知識點與現(xiàn)代生活差距過大,學生難以移情入境;四是歷史課堂教學的知識點陳舊,難與現(xiàn)代生活接軌。根據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針對這些問題,歷史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讓歷史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讓歷史知識和歷史教育與時俱進,與年輕人的日常生活緊緊結合在一起,讓他們在現(xiàn)代生活里依然能感受到歷史的氣息,從而明白歷史學習并不是毫無用處的,而是對自己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新課程歷史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增強學生的歷史意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通過認真地思考,我認為這幾點是初中歷史班主任必須做好的幾個方面:一是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價值觀;二是使班級凝聚成一個團結合作的和諧班集體。班主任不能讓歷史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相割裂,而是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尋找合適的途徑與方法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將歷史教學上的一些觀點應用到班級管理當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正班主任工作的不足,還要將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得到的收獲應用到具體的歷史教學中。相信在這樣不斷修正、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思維也會更加開闊,學生的思想也容易得到釋放,這樣的歷史教學與人的目標不再是空洞、無聊的,而會變得更加生動活潑,與學生的心靈產生共鳴。
歷史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
有效的歷史教學有利于班級管理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有其特殊的目的,而這一目的在歷史學科教學中體現(xiàn)為:通過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來展現(xiàn)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基本過程,讓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社會發(fā)展趨勢,如此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對具體歷史人物的討論(例如漢武帝、秦始皇、成吉思汗、毛澤東、鄧小平等領袖人物),以此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這個過程潛移默化地體現(xiàn)了歷史的德育功能。
例如,可要求學生每天在“意志力長跑本”上花3~5分鐘檢點自己的行為,小到上課說話、自習遲到,大到與教師、家長鬧矛盾,通過日記完成自主學習、自主教育,從而實現(xiàn)自知、自勝、自強。學習歷史的最高境界是使學生能自主運用歷史學習方法與思路反省自己的學習生活,這對于班級管理和學生成長意義重大。
良好的班級管理促進歷史的教學
班級的管理與歷史學科的教學不同之處在于,班級的管理更需要全局觀,更需要嚴格管理學生的學習、紀律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但是,我們不必做嚴苛的管理者,而可以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可以“嚴”,但不是嚴厲、嚴酷,管理的嚴格是指在原則和紀律上面。除了嚴以外,還要活,否則會造成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緊張。假如一味想著管理成功,想著學生要取得好成績,想著評職稱成為優(yōu)秀教師,采取行政命令式的方式讓學生去執(zhí)行,得到的可能是學生對你的不理解甚至討厭,只有活才不會造成班級散亂且無法形成凝聚力。
例如,在歷史課堂上鼓勵學生們對一個看法不一的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但是不允許學生在除了討論之外的時間私自講話。在看到某些學生調皮搗蛋時可以與他“約法三章”,一旦他一天不犯錯誤,就給他一個獎勵;或者讓這樣一個總是不遵守紀律的群體形成競爭氛圍,向良好的態(tài)勢發(fā)展。
結語
總的來說,作為一名初中歷史班主任,需要在道路上不斷探索,將歷史教學與班主任工作進行有機結合,以育人立德為最終目標,以學生的利益為中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學生服務,讓家長滿意。